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秦始皇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引起了眾怒呢?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嗎?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秦始皇

1 焚書坑儒

這是兩件事情,大家不要混為一談。這件事情對現代的人影響非常大,在初中的歷史課本里也是記載了這件事。這是“秦始皇是暴君”的理念要從孩子抓起的節奏嗎?

焚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什麼意思呢?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那具體燒的哪些書呢?


用普通話講,燒的是不屬於國家博物館的私藏儒家的經典書籍,並不是全部的儒家典籍。


《尚書》,為什麼放在第一位呢?咱來看看《尚書》記載的都是什麼。《尚書》記載的是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秦始皇是何人?那可是當時的天選之子,自己的功勞比三皇還要高,德行比五帝還要強。那還留著這種書幹什麼?趕緊燒了,那一套觀念沒用,自己的比他們的強多了。

《詩經》,因為詩經中多讚頌歷代君王。這可就不得了了,怎麼滴?還想造反啊,還想給六國先王歌功頌德啊?不可能,你們以後想看都不要看了,燒了清淨。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③ 別的書,跟秦始皇對著幹的。

那許多書籍是在什麼情況下燒燬的呢?不好意思,劉大魁作《焚書辨》,裡面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一句,宣稱書是項羽焚燒的。但是漢朝無人就此指責項羽“焚書”,儘管他是劉邦的敵人。


坑儒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聞(侯生、盧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秦始皇在攫取到巨大權力和享受到榮華富貴之後,十分怕死。在統一中國之後,他異想天開地要尋求長生不死藥。方士侯生、盧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應為秦始皇找到這種藥。按照秦律謊言不能兌現,或者所獻之藥無效驗者,要處以死刑。侯生、盧生倆人也知道弄不到長生不死藥,不但跑了,而且誹謗秦始皇天性剛戾自用,專任獄吏 ,事情無論大小,都由他一人決斷,貪於權勢 等等。秦始皇聽後,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亂黔首的罪名,下令進行追查,並親自圈定460餘人活埋於咸陽。這即是所謂的“坑儒”事件。


那來總結一下“坑儒又是坑的什麼儒呢?


從上面記載的來看:坑儒事件的起因,即是因為被秦始皇委派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兩個方士,候生、盧生逃跑。秦始皇震怒,旋即下令坑殺大量方士。

2 修長城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古老的秦長城


為什麼修長城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把中原打下來了,還當了皇帝,但是北部的匈奴等部落還是經常來騷擾,搶奪中原人民的財產,傷害性命。怎麼辦呢?維修、連接秦趙燕等戰國長城。


為了修長城,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這簡直就是在勞民傷財啊。


還有一個“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各地徵集數十萬民夫,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牆連通、修繕合一,修築萬里長城。有個叫萬喜良的書生公子,因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牆逃進孟家院子,正好被遊園的孟姜女發現,萬喜良連忙起身作揖哀告。孟老漢見萬喜良一表人才,又知書達禮,於是提出把孟姜女許配給他。

良辰吉日時,正當二人即將拜堂成親,不料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萬喜良抓了去做民夫。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轉眼已是一載,萬喜良一去後杳無音信,眼看天寒地凍,孟姜女萬分不放心,夜趕寒衣,辭別二老,風餐露宿、飢寒交迫,一路打探著萬里跋涉尋到長城腳底,卻聽得修長城的民夫說丈夫早已累死,屍體不知埋於何處。孟姜女頓時痛哭失聲,只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風悲號,海水蕩波,長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來。孟姜女為了辨認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萬喜良的骨頭之上時,血珠凝住不動。


當然,這只是傳說,並不是發生在秦朝,但也說明秦朝修長城的勞累和艱難。

那修完的長城有什麼用呢?


在當時的秦朝,長城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中原人民從事農桑活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寫的:“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部分人在當時的環境下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應該緬懷那些仁人志士,是它們的犧牲和奮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修長城的百姓灑熱血,才有了中原百姓的穩定生活;昭君出塞,邊關和平50年;解放軍戰士出發北大荒,才有了今天的“北大倉”。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都有許多英雄衝在先鋒。正如這場疫情,一線人員奔赴武漢,為我們的生命著想。為她們致敬!!!


不要在一方面說秦始皇是暴君,怎麼怎麼滴,殺人啊什麼的;另一方面呢,又去爬長城,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話。人,還是真實一點的好。

秦始皇真的做了殘暴的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