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業市場的新變化:機遇、挑戰及對策

中國就業市場的新變化:機遇、挑戰及對策

4月6日,人大國發院國家高端智庫“名家講壇”(第7期)以“中國就業市場的新變化:機遇、挑戰及對策”為主題進行線上直播,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專聘研究員曾湘泉主講。

曾湘泉,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大華講席教授”;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2000-2014);兼任國際僱傭與勞動關係協會(ILERA)執委、德國勞動研究所(IZA)研究員、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教育分會會長、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工資福利專委會會長、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等。

以下為此次直播核心觀點及文字實錄:

核心觀點

1. 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勞動參與率,即勞動供給下降,就業總量首次下降。

2. 平臺型就業不同於傳統就業,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增加了就業靈活性和自主性。

3. 各類群體就業結構性矛盾持續存在,就業率高,但就業質量不高仍很突出。

4. 就業市場應對策略包括:

(一)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為穩就業創造條件;

(二)對AI新技術持積極和謹慎態度;

(三)強化信息流動,提升就業市場匹配效率;

(四)深化教育培訓改革,重視軟技能培養等。

講話實錄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們對中國就業市場研究的一些心得和體會。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就業市場新變化:機遇、挑戰及對策”,希望對大家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係千家萬戶,對政府、企業,特別是對勞動者個人都十分重要。近年來,海內外資本市場朋友也在密切關注中國就業市場。投資者在關注股市變化時,同樣會關注與之密切相關的國際市場和國內就業市場指標的表現。

總體而言,中國就業情況是很不錯的。過去十多年,中國在就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舉世公認。2012年,我曾接受國際勞工組織日內瓦總部的邀請,介紹我們對中國就業研究的一些成果,包括中國在就業方面的一些成功的做法。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佈的世界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國際世界競爭力評價中位列第十八位,其中有三項指標中國名列全球第一。就業是其中一個指標,除了就業,還有國內經濟和勞動力市場。

如今,就業市場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這幾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就業市場相應出現一些新情況。2020年1月份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就業市場產生了很大的負面衝擊和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5.3%上升到2月份的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從5.2%上升到5.7%。去年,全國調查失業率整體控制在5.5%之內,顯然,今年失業率明顯開始上升。

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定期發佈《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這個報告是按季度發佈的。目前,2020年一季度報告仍未發佈,但是初步分析結果顯示,2020年一季度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1.43,無論環比或同比,都有了明顯下降。特別是分月來看,CIER指數由1月份的2.47降到了3月份的1.02,這是近年來從未出現的情況。

顯然,短期來看,失業率有所上升,景氣程度下降,就業市場壓力增大。儘管短期內受到外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綜合來看,也要認識到這種衝擊和影響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二者依然並存。

我個人認為,當前和今後分析中國的就業市場,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勞動力供給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12年到2018年末,7年間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了2600餘萬人。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顯示了計劃生育政策對就業市場影響的滯後效應。

同時,勞動參與率也發生一些變化。

就業、失業、退出勞動力市場,是經濟學分析勞動力市場的三個主要指標。勞動參與率是就業者和失業者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它反映了法定勞動年齡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狀況。其中,16歲到24歲年齡段,被稱之為青年勞動力,這個年齡段參與率一直在下降,下降原因與勞動者受教育年限延長有關。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在增大,相應推遲了青年勞動年齡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55歲以上勞動力被稱為老年勞動力,因為這個年齡段接近退休,參與率比較低。特別是,過去十多年來,養老金水平不斷上升,也對中國老年勞動參與率的下降構成影響。

目前,25歲到54歲這個年齡段的參與率是比較穩定的。

總體情況來看,勞動參與率下降表明進入勞動力市場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使得市場勞動供給下降。

不僅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勞動參與率下降,全社會的就業總量也發生變化。中國就業總量增速從2010年的4.1%下降到2016年的2.5%。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就業總量下降,這是自1962年以來,也即56年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

中國勞動力市場關注點也在變化。人口老齡化,勞動供給下降使得中國就業市場壓力緩解,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和需要面對的一些新問題,即從過去關注就業,現在要開始更多關注養老問題。

平臺型就業的發展

近年來,有關新技術革命的討論非常熱烈。2016年,我應邀參加法國經濟學傢俱樂部年會,應邀出席的200多嘉賓中,有經濟學家、企業家,甚至還有一些國家元首,參會人數達到3000多人。會議主題就是討論新技術革命,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勞動世界的影響,大多數人都很擔心新技術革命對就業的負面影響。

傳統就業本質是“僱傭”,就業是指被僱傭的人,失業是指沒有被僱傭的人。傳統就業,是一個企業(僱主)跟一個勞動者(僱員)簽署一個合同,單個企業面對市場。

現在,平臺型就業,是很多人跟這個平臺建立業務聯繫,通過平臺面對市場,它突破了空間和時間限制,增加了就業靈活性、自主性,突破了傳統僱傭關係的束縛。

最典型的平臺就是互聯網電商平臺,比如說阿里巴巴,阿里自身員工在11萬左右,但平臺間接創造的就業超過千萬,非常龐大。

近年來發展很快的數字文化平臺,就業總量也值得關注。比如直播平臺有三類,一類是泛娛樂;另外一類是遊戲;最後是電商。

這些平臺是如何創造就業機會的?

以直播平臺為例,首先是需要大量的主播,包括遊戲主播、泛娛樂主播、電商主播等。其次,平臺自身需要相關的資源支持,比如遊戲開發、產品運營、內容審核、行政支持等。再次,平臺型派生出遊戲版權、電競賽事版權等相關事務,直播當中還有MCN組織,同時上下游會關聯配件生產商、雲服務廠商、互聯網服務中心。最後,平臺型又衍生出來展示公司、內容審核外包公司、廣告公司等。

當然,數字文化性質的平臺型就業不光只有直播。

閱文集團是一個數字文學平臺,該公司員工僅1300人。但是,該平臺作家多達810萬。所以,平臺型就業,是發展非常快的領域。大部分平臺都是這樣,自身員工人數不多,卻間接創造了大量就業。

平臺就業有雙重影響。新技術革命帶來業務規模擴大,互補效應使得就業機會增多,當然,也帶來對傳統就業替代/衝擊。例如,受到電商平臺影響,很多實體店可能倒閉了。實體店關門直接帶給了就業一些負面影響。但總體來講,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大背景下,平臺型就業對創業和就業規模擴大起了很大作用。

新技術革命平臺型就業也面臨挑戰。

一方面,平臺型就業引發就業極化。美國的已有研究發現,因受到新技術革命、互聯網的影響,就業呈現極化現象。如果將職位按照能力劃分成低級、中級、高級的話,比較低端的職位和高端的職位在不斷增加,而中間的職位正在減少,甚至在消失。數據呈現U形線,就是就業極化的表現。同時,還帶來的是收入極化,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還有,就是就業質量。這一問題在互聯網行業還是蠻突出的,特別表現在社會保障和勞動關係方面。如果按照業務合同處理勞動關係的話,平臺型就業中有大量的人是沒有社保的,缺乏社會保護這對於就業質量的提升也是一個挑戰。

就業結構性矛盾持續(存在)

在近一二十年,結構性矛盾是中國就業市場特別突出的一個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就業市場群體中,大的群體是農民工和應屆大學生。農民工市場數量龐大,城鎮就業人口總量4億多,農民工佔2.8億人。這個數據是2018年統計的,其中初中學歷及以下佔72.6%、高中學歷佔17%、大專及以上佔10.3%。顯然,農民工群體的學歷結構、知識結構是比較低的。

按照國家統計局2018年公佈的數據來看,接受過農業或者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只佔32.9%,其中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30.6%,所以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數量短缺和結構性失衡問題。

此外,應屆畢業大學生也是比較典型的就業群體。中國在2000年後實行高校擴招,2000年之前基本是每年100萬左右的招生規模,而2019年中國的大學生規模已達到800多萬,加上,留學生群體大體在50萬左右,所以,中國應屆畢業大學生規模非常龐大。

然而,缺乏工作能力是這一群體的突出矛盾。中國就業研究所在2010年做過一項調查,大學生就業難原因有很多,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是就業能力缺乏。麥克思(一家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諮詢公司)2019年的一項調查(利用美國勞工部技能指標五大類35項指標對本科和高職畢業工作能力和崗位要求能力進行評價)顯示,2011年至2018年這七年間,本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滿足度(畢業時掌握的能力與崗位要求達到的能力之差)從82%提高到84%,但變化不大。

結構問題突出表現是就業率高與就業質量低。比如,應屆畢業大學生的年均工資收入在增加,然而把其年均工資收入與社會平均工資相比較的話,(大學生年均收入)從2003年到2011年是在持續下降,2012年之後才基本穩定下來。

根據北大教育學院的一項調查數據發現,應屆大學生靈活就業的比重過大。2003年的數據顯示,自由職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的比重只有4%,到2017年這三項指標加起來大概接近19%。

首先要肯定的是,這個靈活就業中有好的一面。比如說,(值得鼓勵的是)自主創業是有創業成功的。還有一部分人選擇自由職業,不一定是因為生活困難,而是有意識去選擇(自由職業)。我在廣東YY訪談過一個人,大學畢業以後做公務員,然後下海做直播,完全出於自己的興趣,本人有才藝,希望實現自己價值。但是,要承認,在直播群體裡,也的確存在很多人在傳統就業市場找工作遇到困難的情況,所以(不得不)靈活就業。

還有一個數據顯示,待就業人數比例從2003年的35.7%降到(2017年)9.68%,實際上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許多人進入了靈活就業領域。

另外,(就業結構性矛盾也體現在)區域的不平衡。目前,中國就業市場景氣程度地區之間、人群之間,還有行業之間有明顯不同。就地區而言,主要是東部(地區)就業好一些,中西部稍微弱一點,比較差的是東北(地區),東北2019年第四季度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都是小於1的。

就業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

這幾年來,中國就業市場的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大。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國的就業市場遇到了三大風暴。第一個風暴是環保風暴。“十三五”強調綠色(產業),所以很多地方政府一刀切關停了一大批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這對就業市場產生一些不利影響。

環保也影響到了豬肉價格,因為很多地方不讓農民個人養豬了。我有一次在北京坐出租車,出租車司機告訴我,他是北京郊區的,他養豬從來沒掙過錢,但是他那一年掙錢了,因為政府把他們家的豬全部都收購了,他掙了90萬,他們村有的人掙了2000萬。豬肉為什麼漲價?不養豬的話,豬肉供給減少,肯定就會漲價。

因此,一些環保措施也影響了我們就業。中美貿易摩擦也是風暴之一,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關稅提高肯定對就業不利。另外就是社保風暴,機構改革後社保要從人社徵收交給稅務,企業擔心稅基變化對此反應非常強烈,有的裁員,有的要關門。

三大風暴也有機遇。比如說環保行業,過去幾年國內外一直強調綠色就業,這顯然是發展綠色就業的好機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發現,以前中國經濟大量依賴外需,雖然現在外需比例降到20%以下,但我們並沒有下定決心從外需轉內需。實際上,中國這樣經濟體量如此龐大的國家,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靠內需。所以,貿易戰提出了這個問題,我們要下決心來擴大內需。同樣,社保問題也需要我們下決心長期堅持減稅降費,我們過去一年間名義減稅降費的力度已經很大。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衝擊是一個新的蠻大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分析顯示,(地方)停工停產增多、用工減少、就業人數下降、失業率上升。疫情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比較大,主要包括傳統的酒店、餐飲、旅遊業。按照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農民工因靈活就業比重大,所以受影響明顯。還有,體制外的人受影響也蠻大,他們很多都屬於小時工,如果沒活幹就沒有收入。

此外,結構矛盾在疫情期間也有顯現。武漢封城、其他城市實行管制,人員無法流動,造成有的活沒人幹、有的人沒活幹,所以就出現了新情況——員工分享或員工借調。這是一種新的靈活就業形態。外需影響也在逐步加大,最近國際疫情問題非常突出,國際疫情對國內是有影響的,我們的外貿訂單會受到影響。

疫情對應屆畢業大學生就業也有明顯影響。在與智聯一起開展的一項網上聯合調查顯示,超半數高校畢業生認為,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其中51%的受訪人認為就業非常難、41.2%的受訪人認為有難度但是可以接受。

不確定因素,確實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疫情方面帶來的影響。但是,有挑戰也要看到機遇。

首先,不應人為誇大外部衝擊的影響。從機遇來講,要設法將外需轉內需。除了新基建外,國家要更加重視教育、衛生,公共福利方面的投入。加強人力資本投資,對未來就業質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應下決心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這個問題已非常迫切。

其次,數字經濟發展也帶來了機遇。這次疫情發生以後,遠程辦公一夜之間就發展起來了。其實,遠程辦公、在家辦公並不是新的事物。觀察2020年一季度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一季度最好的就業行業是互聯網教育和培訓。

再次,此次疫情對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一些挑戰,也帶來了一些提升的機會。要看到對政府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推動。比如,過去失業登記僅限於本地戶籍人口,領取失業保險的人員比例很低。登記失業人數900多萬,真正能領取登記失業保險金的僅有200多萬人。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資格問題、平臺發展等。最近,政府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在手機、網絡上開展了失業金申領渠道,並且考慮調整口徑,從過去依據登記失業過渡到依據調查失業。還有,在疫情期間,網絡招聘也做得不錯,政府和企業深度開展合作。

就業市場的應對策略

我們從勞動力供給變化、平臺就業變化、結構性矛盾,講到不確定因素,針對上述變化,講一下未來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一、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為穩就業創造條件。

就業,本質是一個經濟問題。我們不能脫離宏觀經濟來談就業,所以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保持增長,對就業是非常重要的。“六穩”中的“穩就業”是放在第一位的,雖然它放在第一位,但是後面的五穩對它非常重要,比如說“穩外貿”,“穩投資”等等。這是相互聯繫的,不能脫離後面的五穩單獨講“穩就業”。

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體現穩就業是首位?比如,投資就要將“穩就業”納入投資項目的評價,無論是新基建還是老基建,首先要評估究竟一個投資項目能夠帶來多少就業?

穩就業要長期的話,需要更加重視人力資本投資。我們國家人力資本的狀況不能只看廣州、上海、北京這些發達城市。中國有大量落後的地區,學前教育、健康投資、醫療衛生設施是非常落後的,這方面應該加大投資。學前教育對人的認知技能非常重要,語言在10歲基本就定型了。

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和經濟增長需要調整收入分配政策。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窮人邊際消費傾向高,富人邊際儲蓄傾向高。因此,我們要資助低收入群體,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解決內需問題。同時,完善國家收入分配信息系統,搞清楚發給誰是很重要的。

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把減稅降費長期化,而不能僅僅作為短期應急的事情。此外,還要研究提升勞動參與率的政策,如何實行彈性的退休制度?怎樣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二、對人工智能新技術持積極和謹慎的態度。

我們要擁抱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為特徵的新技術革命,它對就業市場是一個利好。中國現在勞動供給下降,剛好可以利用新技術革命緩解勞動供給短缺,這是一件好事情。

要注意的是,新技術革命短期內還沒有對就業市場構成大的負面衝擊,長期來看,對就業市場是一個很大挑戰,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工智能與就業的關係。比如,有的地方政府獎勵企業機器代替勞動力,這樣人為干預市場的政策並不好。我們應該激勵人工智能替代艱苦和危險職業的使用,對就業質量提升和就業市場進步都是好的事情。

平臺型就業靈活而潛力巨大。例如現有的幾家大的電商平臺、網約車平臺等,還有未受到疫情影響、發展迅速的直播平臺等,它們對就業貢獻很大。但是,我們應該關注這些行業的就業質量,包括法律地位和社會保障問題,並制定相關的就業激勵政策。

三、強化信息流動,提升就業市場效率。

我們看到1月份6.2%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應該說,這其實當中大部分的失業是源於自然失業。一個求職者進入市場找工作,或者一個企業在市場招人的過程中,存在一個相互搜尋的過程,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這被稱為摩擦性失業。然而,怎樣降低摩擦性失業呢?

很大程度上,需要發達的市場信息流動,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就業市場信息平臺。

我們可以看到,國外都發布職位空缺數,我們沒有職位空缺數的發佈。職位空缺數都是由互聯網民營企業或者外資企業發佈,而政府則沒有。我們的職位分類目前也非常滯後,像美國的DOT(職業大辭典)、職業展望,都對未來職位變化進行科學預測,而我們幾乎都是空白。

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某些職位是不是消失了、增加了或者增加多少?這對中國就業市場中的就業指導、對個人自身未來職業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就業的標準也是有侷限性的。調查前一週,工作一小時以上就統計為就業。如若這樣,中國的就業率是非常高的、失業率則是非常低的。實際上,這也顯示了引入工時及工資概念的重要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就業質量指標的內容。

十八大、十九大都強調要推動實施更高質量的就業。更高質量就業,首先需要搭建有效的就業信息發佈平臺,加強就業信息的充分和及時流動。包括各高校的入學規模、畢業生規模等。例如,大學新生的學校、學院、專業,不同專業的學生畢業數量等。教育部並沒有發佈這個數據,然而發佈這些數據,對各高校開辦專業、大學生選專業、職業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困難群體的就業服務,要提供專業化的職業指導,幫助學生從學校到就業的成功轉變。個人需要強化工作搜尋,降低薪酬預期,建立正確的職業成功觀。

最近我們與智聯聯合開展大學生求職經歷調查顯示,今年45%已獲得Offer的應屆畢業大學生中,56.0%的人有相關實習經歷。這些人求職目標明確,社會實踐豐富。而沒有得到Offer的55%的是什麼人呢?自身定位不準確、未達到招聘要求、簡歷投遞太少等等。這說明了職業指導是很重要的。結合前面講的內容,可以看到職業指導多麼重要。因此,我們再一次呼籲,國務院學位辦增設職業指導的專業碩士學位,提升就業。

四、深化教育培訓改革、重視軟技能培養。

現在,找工作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找好工作不太容易,找好工作缺什麼呢?很大程度上,是就業能力,就是工作的價值創造能力。價值創造能力與高校、人才培養單位有關係。高校是否把人才培養作為首要的工作?即使把人才培養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工作,我們人才培養的標準、特別是人才培養的能力標準是什麼?說實話,也不清楚!

過去講德智體,從小學就開始說,到中學、大學、研究生,一直在說,問題是德智體是抽象的東西,應該具體化。例如,國外大學有八項能力的具體要求,其中有六項是軟技能,有兩項是硬技能,包括閱讀、寫作、計算、聽說這些基本技能,以及專業知識和技能。人才培養的具體標準我們並未建立起來。

要推動課堂改革,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我個人發現,中國的大學課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演員和觀眾的關係,然而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不應該是演員和觀眾的關係,而應該是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關係。

應該轉變教育理念。知識是要靠學習,而能力不僅僅要靠學習,更重要靠實踐。也就是我講的3P理論,即Practice、Practice and Practice。我們要重視硬技能的訓練,同樣要重視軟技能,這些都非常重要。

我們研究把軟技能分成三層,第一個層是應用層,第二個層是修煉層,第三個層是天賦層。應用層是溝通技能、人際能力、分析能力、組織能力、團隊能力和創業能力等,這些是可以進行培訓的。修煉層是責任心、成就動機、服務意識、自信力、承受壓力能力、全局意識和道德等。修煉層不是短時間通過培訓就能夠形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學校、社會,特別是家庭對人的影響形成的。天賦層,指天生賦予的能力。天賦層沒有好壞之分,但有匹配效果之不同。在服務業逐漸上升為主體,即第三產業為主體的大背景下,軟技能顯得特別重要。在一項大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工作中最大的問題是缺少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國家高端智庫“名家講壇”文字實錄由戰略合作媒體新京報智庫提供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