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經歷,越會敬重生命“湖南醫生徐敏口述武漢戰”疫"始末

華聲在線4月9日訊(記者 鄧拓平)離開武漢,回到長沙,對徐敏來說已經是9天以前的事。今日,面對記者採訪,他對在武漢的每一個細節仍然記憶猶新。徐敏在武漢抗“疫”一線度過了53天,他對自己與同事交出的答卷感到滿意,他說自己也在快四十歲的年齡再次獲得了成長。

懷揣醫者初心上前線,最初心裡有恐懼感

徐敏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1月23日,湘雅二醫院成立抗擊新冠肺炎預備隊,徐敏馬上報了名。“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的醫師,我很希望奔赴抗‘疫’前線,發揮作用,更好地救助患者。”徐敏說。

徐敏在完成工作後留影。

2月7日,徐敏值夜班,剛剛為一名新入科的病人留置好深靜脈導管,他接到通知,第二天出發,前往武漢支援。徐敏被編入湘雅二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但真到了這一刻,心裡卻有了恐懼感。”徐敏坦誠道,“當時面臨的,是一種新型病毒,我們對其知之甚少,而且沒有特效藥。這種未知讓我恐懼,我不敢想被感染的後果。登上前往武漢的列車後,恐懼情緒幾乎佔滿了腦海。”徐敏說。

初到武漢,呈現在徐敏眼前的是空蕩和寂靜,“而在我印象中,武漢應該是熱鬧繁華的,這讓我內心感到更加沉重。而且工作的重症病房是骨科病房臨時改造的,不能滿足傳染病房的要求,那段時間身體出一點小異樣,一次咳嗽,或者拉肚子了,都讓我非常緊張。”徐敏說。在接受採訪時,徐敏提及自己的恐懼毫不避諱,因為把醫生的職業剝離後,自己也是普通人,“那時感覺到,抗‘疫’戰線的所有人,都是在拼命。”

帶著不安的情緒,徐敏與同事抵達武漢,進入同濟醫院中法院區B8西區展開支援工作。

心態逐漸坦然,付出後收穫滿意答卷

在徐敏的記憶中,最初的半個月是非常難熬的,除了恐懼心理,高強度的工作等待著他去完成。“第一天的培訓一結束,我們所有人員便進入病房,馬上就收入50個重症患者,我要與同事逐一整理患者資料,對每名患者的病史、用藥史、影像學資料進行分析,為每位患者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徐敏說。

徐敏明白,要完成好工作,一要調整好心態,二要做到忙而不亂。徐敏與同事到達武漢的時候,醫療物資已經有了保障,他經常和同事說,已經全副武裝了,還能被感染,那可能是“命不好”。“我是唯物主義者,這麼唯心主義的話,還是第一次說。但話說開了,心裡反而坦然了,這也就讓我逐漸在工作中放下負擔。”徐敏說。

家人的支持也讓徐敏獲得力量。“父母親年紀很大了,身體也不好,但他們主動承擔起照顧女兒的任務。妻子是醫院泌尿外科的主管護師,疫情期間,她堅持在醫院上班,工作辛苦,每天還需要藥物緩解強直性脊柱炎及腰椎間盤突出症。但是每次與她視頻的時候,她從未抱怨。家人的支持,激勵著我在武漢全力工作。”徐敏說。

支援武漢期間,徐敏參與制定了醫療隊工作手冊,制定重型病人的救治流程,加入了ECMO治療小組,為醫療隊制定ECMO操作的使用物品清單、操作流程及管理流程,主動承擔總住院的職責,規範病歷書寫,每次查房會跟患者交談,並進行心理輔導……不斷努力後,成果是喜人的。

“支援期間,救治一名患者讓我印象很深刻。進來時,患者氣管已經切開,還有腦外傷,大家都很緊張。醫療隊醫護聯合查房,隨後在隔離區一起閱讀患者的頭部、肺部影像資料以及病史、用藥史等,討論治療方案。最終,患者四肢肌力從來時的1-2級恢復至3-4級,之前是經鼻胃管進食,慢慢恢復到經口進食,並拔除金屬氣管切開管。”徐敏說。

3月28日,一對確診新冠肺炎的夫妻從武漢同濟醫院中法院區B8西病房順利出院,至此,同濟醫院中法院區B8西區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也標誌著徐敏和他的同事圓滿完成救治任務。50天的奮戰,他們共收治76名重症或危重症患者,轉出4人,出院72人,治癒率達94.7%,實現病區患者零死亡、隊員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頭,實現重症患者救治“三零一高”的目標。

經歷後收穫成長,想給家人更多陪伴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了完成好本職工作,徐敏偶爾會客串記者的角色。“我給在新聞單位工作的朋友投過好幾篇稿子,當我站在一個‘旁觀’的視角,看到了更多的東西。”徐敏說。

“可能很多人通過看新聞,都會說醫生護士的努力貢獻很大。其實,每一位社區工作人員,每一位執勤民警,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轉運病患和醫護人員的司機,酒店的工作人員……如今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他們的付出一點也不比我們少,比如一個社區的工作人員要負責幾十個人的健康狀況信息核查,一名司機被感染風險並不比我們小。”徐敏說。

“旁觀”這一切,徐敏意識到,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換來了一場勝利。他也重新認識了一個國家團結、強大的重要性,4月4日國家公祭日的默哀,沉重中夾雜著惋惜的氣氛,更讓他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徐敏說,這是他在疫情期間獲得的成長,不止於在醫療領域積攢了新的經驗。

2月8日,出發前的徐敏抱著自己的女兒,與她告別。以上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重症科醫生,徐敏要經常面對死亡,但他沒有因為習慣而“看淡生死”。“越是經歷,越會敬重生命,越會為逝去的人感到惋惜。”徐敏說,回到長沙後,他依然時刻關注疫情發展,他祈禱疫情早日結束,一切回到正軌。

徐敏也打算以後要給家人更多的陪伴。“53天,從來沒離家這麼久。一次視頻聊天,我從女兒的眼神裡看出她很想我,雖然沒有說出來。對於父母,我以前很少對他們袒露心聲,這次回家,我會改變與他們的相處方式。”徐敏說。距離結束隔離期還有5天,徐敏已經盤算好,回家後要更多地陪伴妻子和女兒,也要更多地與父母聊天交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