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水滴籌、輕鬆籌引央媒質疑,公益與商業要涇渭分明?

這幾日,人民日報、光明網、檢察日報、錢江晚報等中央和地方權威媒體對水滴籌線下籌款失範現象發聲,希望平臺要正視亂象問題,守護好公眾信任和愛心,讓真正困難群眾得到幫助,做好公益與商業的平衡。

其實,每當類似的事件出來,都會引發公眾討論。11月27日,螞蟻金服旗下“相互寶”成員破億,也引發媒體質疑該模式是公益還是商業。


相互寶、水滴籌、輕鬆籌引央媒質疑,公益與商業要涇渭分明?

更早的是,輕鬆籌也因收取2%的平臺服務費,而引發公眾廣泛質疑,最終在輿論的壓力下,輕鬆籌對個人大病求助實行0手續費。

公益與商業一定要涇渭分明?

圍繞此次事件,有一種聲音指責“籌款平臺利用公益賺錢”,認為籌款平臺不該以籌款業務獲客,轉化後為保險業務牟利。

這種聲音就認為,公益與商業是涇渭分明的,公益的歸公益,商業的歸商業,二者是割裂對立的。這確實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媒體的觀點和網友的聲音。

不過,對於真正從事公益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公益與商業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甚至兩者會相向而行,合二為一。

在知名主持人白巖松看來,公益與商業是融合的,未來經濟都是“善”的,“善”“公益”將成為未來的商業模式,商業與公益不僅不會背道而馳,反而會“相向而行”“合二為一”。


相互寶、水滴籌、輕鬆籌引央媒質疑,公益與商業要涇渭分明?

他還認為,當下公益研究要跳出壁壘,不僅要研究公益,也要研究商業。他提出四點思考,提醒人們要轉變觀念:第一,但凡好企業都是公益的;第二,新商業模式正在呈現越來越強的公益屬性;第三,現在大規模的公益活動,都具有極強的商業模式,未來大健康產業、文化產業將誕生大的商業組織;第四,未來所有的公益都要呈現越來越強的商業性。

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談道,在一個商業社會,無論幹什麼,要完全脫離商業是不可能的,關鍵要看目的是什麼。公益和商業的關係是目的和手段的關係,可以用商業的手段去實現公益的目的。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在其《公益向右商業向左》一書中表示,公益與商業的邊界漸趨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會殊途而歸。當兩者交集於社會企業時,公益和商業已經渾然一體,成為一邊賺錢一邊為社會謀福利的新模式。

沒有商業支持,公益豈能長遠?

回到水滴籌醫院“掃樓”事件中來,很多人認為,水滴公司首先是一個創業公司,需要盈利,公益行為也需要商業力量的支撐,必須需求其他盈利途徑,才能保證水滴籌健康持續的運營下去。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由籌款業務向保險業務的轉化這種發展模式無可厚非,何況這也是保險保障教育場景下的合規動作。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談及公益與商業關係也表示,“我們要可持續地做公益,如果只有公益就不可持續;只有商業,公司發展就會偏離初衷,同樣地不可持續。”

光明網評論員也認同,公益事業的確會產生巨大的成本,互聯網眾籌行業至今也沒有比較良好的盈利路徑,而且作為一家公司,水滴籌還面臨著同行的競爭。在此前提下,擴大市場份額,用規模效應來緩解經營壓力,不是什麼不正義的事情。如果它能夠覆蓋更多的困難群體,本身也是一件益事。


相互寶、水滴籌、輕鬆籌引央媒質疑,公益與商業要涇渭分明?

錢江晚報撰文《掃樓募捐,水滴籌如何守住公益本位》認為,商業手段是激發慈善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互聯網技術越來越先進,也為傳統公益慈善轉型提供了廣闊前景,應當允許和鼓勵互聯網公司、商業組織積極摸索和嘗試新的公益慈善模式。只是在商業手段和公益慈善之間,應當建立一道防火牆,不能讓商業化直接介入公益活動,確保公益慈善不走形、不變味。

紅網在《水滴籌模式再遭質疑:公益與商業如何“攜手言歡”》評論中稱,在現實生活中,公益模式似乎一旦與商業盈利掛鉤,難免會引發爭議。我們也應該反思,是否對於公益的思維觀念過於狹隘,認為公益就只能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公益與商業能否攜起手來,更好地為處於困難中的人提供幫助。對於合理盈利的公益企業,我們也應轉變觀念,不必過分苛責,以更開放的心態和理性的思考去審視公益與商業的合作,社會各方聚合力,營建良好的公益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