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当代最传奇的街头涂鸦艺术家Banksy为今年圣诞而做的最新作品,摆放在伯利恒一家酒店内。这家酒店建在巴以隔离墙旁,名叫The Walled Off,似可译为“墙裂酒店”,由Banksy投资,两年前开业。

作品展现耶稣在马槽诞生的场景,背景却不是小旅馆,而是将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和以色列分割开的围墙,墙上有一个炸裂的孔洞,形状犹如耶稣降生时出现的伯利恒之星

今天圣诞节,我们谈一谈耶稣的生辰。关于耶稣诞生的画实在太多,几乎每个西方画家都画过,但本文最后有两张中国风的耶稣降生图,令人叫绝,可别走了宝。



所谓圣诞,翻译成“耶诞”更准确。

不过,耶稣真的是这一天降生的么?

如今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基本上达成共识:耶稣是像佛陀一样,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真实人物——

至于他是道成肉身拯救世人,还是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这要视你的立场而定。

有两个非基督教作者在书中记述过耶稣的事迹,一个是犹太学者约瑟夫斯的《犹太人的古代史》,另一个是罗马学者塔西佗的《编年史》。因此,有一位名叫耶稣的犹太青年在罗马总督彼拉多统治耶路撒冷时被钉上十字架,这一事实是基本可靠的。

今日学界基本公认的另一个点是:耶稣并非生于公元元年

这套推断有两种路径。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一是圣经中关于基督诞生的记录。

马太福音说:“希律王执政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根据历史文献,向罗马帝国臣服的犹太统治者希律王死于公元前4年或者前1年。

马太福音还记载,三位东方占星家来耶路撒冷朝拜未来的犹太王,希律王对自家王位看得紧,在没有从占星家口中套出耶稣身份后,下令杀死境内所有两岁及以下的小孩。这说明,希律王得到的信息是,这个孩子出生不超过2年。

因此,耶稣的出生年也就应该在公元前6年到前3年之间


另一种路径是根据基督传教的记录倒推。

路加福音说基督开始传教时大约30岁。基督在施洗约翰为他洗礼后才开始传道,而路加福音记录约翰是在罗马皇帝提比略统治的第十五个年头开始施洗,这一年份是公元28-29年。

倒推回去,基督出生年份不应该晚于公元前1年。

倒推法的另一项证据来自约翰福音,在逾越节前耶稣将圣殿内做买卖的人赶出,与耶稣争吵的犹太人说:“这殿建了四十六年,你三天之内就能把它建造起来吗?”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洁净圣殿。这张格列柯的画并没有表现出他典型的风格。

学者根据圣殿历次建造或扩建的记录推断,洁净圣殿事件发生于公元27-29年之间。

倒推耶稣生日,同样不晚于公元前1年。


耶稣的生年被证伪一番后,不免有人提出另一个问题:

耶稣真的是12月25日生的么?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一天原本是波斯和罗马宗教的节日,以其作为耶诞无非是基督教会对皈依而来的信徒习惯的妥协。当然,这是一种解释,不算是反驳。

还是回到圣经中找论据更好。

路加福音中写到,伯利恒郊外,一群牧羊人在夜间看守羊群,有天使降临传达基督降生的喜讯,让他们去马槽里找。12月天气已经太冷,牧羊人和羊群都不会在野外过夜。

圣经评论家亚当·克拉克(Adam Clarke)称,犹太人习惯于从春季到十月初将绵羊送往牧场。冬季开始,羊群会从田野中返回。由于牧羊人仍在伯利恒周围的田野里放羊,可以得出结论,天使们不迟于十月宣布了耶稣诞生的消息。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牧人崇拜基督,作者Gerard van Honthorst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牧人崇拜基督,作者格列柯。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牧人崇拜基督,作者拉图尔。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牧人崇拜基督,作者勒布朗。

另一个论据则更准确地指明了天象。启示录中写道:“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华冠;她怀着孕;产难发作、要生产正苦痛的时候就喊叫着。……那妇人产生了一个男儿、就是将来要用铁杖管辖列国的。”

学者Joseph Dumond根据占星术推断,“十二颗星的华冠”说的是,处女星座有12颗星闪亮,“身披日头,脚踏月亮”说的是从落日到落月之间的这段时间。根据天文学软件提供的数据,在公元前后一段时间内,只有公元前3年9月11日下午6:15到7:45之间有此天象,他认为这就是基督的诞生时辰。


把历史与星象结合,这并非多么新鲜的想法。

圣经记载,当三位东方占星家来朝拜基督时,一颗伯利恒之星为他们指路。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三贤来朝,请看天上的星星,作者:Albrecht Altdorfer, 1530年。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三贤来朝,夹在一大群乡民中。作者:Dirck Barendsz,1565年。

这颗星又是什么?历来争讼不断,有彗星说、超新星说、偕日升说、双掩星说和行星合说。

而超新星说还催生出一篇极为震撼的小说——阿瑟•克拉克的《星》。

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在星际时代仍然保有基督教信仰,在距离梵蒂冈300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片星云,那是一颗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残骸。星云中有一颗行星,上面的智能生命已经能在行星之间自由旅行,但还未能学会跨越恒星之间的鸿沟。在预知超新星爆发前,无法逃离的他们留下了文明的纪念碑。

主人公计算出超新星爆发的庞大烈焰的闪光到达地球的年份,正是伯利恒之星闪耀时。

“我仿佛见到那颗星低垂在东方的天际,像遥远的灯塔般闪着光辉,在拂晓中引领旭日登场。”

“但是,神啊,你有亿万颗星辰可供驱遣,何以竟偏偏选上这一颗?为何把整个世界的人献给大火,只为了照亮伯利恒的黎明?


基督降生的画太多,放不胜放,最后两张中国风收尾。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耶稣不生于圣诞节,而是公元前3年9月11日?

▲作者:陈路加,原名陈煦,梅州人。陈路加为其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