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星巴克掏錢讓你上大學,你願意去星巴克工作嗎?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成千上萬的人得到以較低的價格甚至免費的機會去上大學。這些機會並不是源於政府的新政策,也不是因為學費的突然下降。

如果星巴克掏錢讓你上大學,你願意去星巴克工作嗎?

這些機會來自於企業,是麥當勞、迪士尼等主要僱主啟動或擴大的項目,允許他們的一些員工進入特定的大學,利用公司的錢參加特定的課程。 沃爾瑪本月宣佈,將把教育援助計劃擴大到高中生。 通過這個項目,在沃爾瑪工作的青少年可以獲得靈活的時間安排,免費的考試預習項目和高達7小時的免費大學學分。

公司還為這套課程增加了14個學位,員工申請這個項目後每天花1美元完成學習。公司還為完成了學士學位但是沒有任何學分豁免的員工提供了獎金。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教育政策研究系主任 Kevin Kinser 說:"對於這些大公司來說,提供高等教育福利、學費福利、學位項目等諸如此類的東西來幫助學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這也代表了人們對上大學的焦慮,尤其是對低收入人群而言,這些公司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就業。"

事實上,近年來,人們為了獲得體面的生活,學生們忍受著不斷上漲的大學費用、日益增加的債務,這又進一步促進了大學文憑需求的增長。這些都推動了上文公司項目的興起。 但是新的程序代表了一種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特權的最新迭代。但是這些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福利出現了新的趨勢。

多年以來,學費報銷項目在一些大公司中比較常見。 但是這些項目主要是為已經付了學費的員工做報銷使用,所以這類項目參與率相對較低,通常都是面向希望提高自己技能的白領,也包括研究生學位進修。

新的助學金計劃面向的群體就不同了:沒有大學學位的低收入工作者。這類人群的結構也有明顯的不同。通過這些新項目,公司通常通過雙方的協議直接向學校支付員工的學費。有時,這些課程是由第三方提供的,並由第三方負責處理支付學費,員工則直接學習課程和獲得學位。

勞資雙方通過溝通達成協議,員工的全部學費都由企業承擔。 在更為傳統的學費報銷項目裡,公司的資金起到了一種憑證作用,可以部分抵消但不完全抵消成本。 不過新項目的限制則在於,要獲得這種福利,員工必須上特定的學校,有時還只能獲得特定的證書。

那麼,這些項目大量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對學生、大學和公司都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一步步拆開來看。

  • 公司需要從緊俏的勞動力市場中脫穎而出

這些項目的第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例是星巴克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2014年開始的合作。 這個項目剛開始的時候,星巴克的員工每週要學習20個小時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線課程,費用全免,完成兩年學習後可以拿到學位。2015年,星巴克把這個項目擴大到了4年的課程,當然它也就需要承擔4年的費用。

如果星巴克掏錢讓你上大學,你願意去星巴克工作嗎?

該公司負責社會影響傳播的高級經理諾埃爾 · 諾沃(Noelle Novoa)說,這個項目的想法源於與公司員工的交談,他們瞭解到很多人都渴望完成大學學業,但是負擔不起。 她說,星巴克的管理人員意識到他們可以提供幫助。

學費覆蓋範圍也符合星巴克向咖啡師提供慷慨的醫療保險和其他福利的歷史,這一舉措幫助他們吸引和留住了人才。 但是到了2014年,當公司宣佈這個計劃時,奧巴馬醫改已經使得醫療保險成為更多員工的標準配置。 2015年,星巴克當時的首席執行官霍華德 · 舒爾茨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說,在福利待遇方面,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項目幫助星巴克保持了領先地位。

諾沃說:"這真的可以算是多年來到我們能夠提供的最具創新性的福利。"她說,現在,超過12000名星巴克員工參加了這個項目,近3000人已經畢業。

  • 當公司支付他們的教育費用時,員工們傾向於留下來

今天,這種競爭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人力資源中心主任皮特·卡佩利(Peter Cappelli)說:"由於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企業正試圖找出一個明智的方法來吸引員工,尤其是留住員工。"。 卡佩裡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項目往往在留住員工方面發揮明顯的作用。 他發現,提供學費補助可以讓公司僱傭優質、高效的員工,讓花銷物有所值。

的確,諾沃說學費補助對吸引新員工很有幫助。大約60% 的新員工表示,他們有興趣仔細瞭解這個項目的信息,17% 的求職者表示,這個福利是他們申請來星巴克的主要原因。

卡佩利的研究發現,學費補助不僅是一個很好的招聘工具,還有助於留住員工。 研究發現,為了完成學業,員工們在利用這一福利的同時也會在學校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在工作的同時還要讀大學會拉長學業完成的過程。

"你也能猜到槓精們會說'他們拿到學位以後肯定就跑了'。可是那又怎麼樣呢?"卡佩利說道。

  • 公司在聲譽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對於大多數美國人和政策制定者來說,大學的學費和學生貸款是他們最關

心的問題。 這意味著,"就公關而言,能夠為此做些什麼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卡佩利說。

一些員工確實從這些項目中受益。 卡佩利提到,但是這項福利在哪裡可以使用,員工可以學習什麼,以及員工在工作的同時完成學業挑戰性有多高,凡此種種意味著公司可能掌握了整個數據,並且知道提供這項福利不會花費過高。

"這個項目花費的實際情況比聽起來要好得多,"他說。 "儘管如此,它仍然非常有有意義。"

提供這些項目的公司認為,這些項目是對員工有價值的投資。 迪斯尼去年啟動了它的 Aspire 項目("立志"項目),五年內初始投資1.5億美元,並計劃每年增加2500萬美元。 迪士尼的 CEO 鮑勃 · 伊格爾在三月份告訴股東,成千上萬的員工正在通過這個項目上課學習。他表示,"如果我們能讓100% 符合條件的劇組成員充分利用這一機會,那麼沒有什麼比這更讓我高興的了。"

如果星巴克掏錢讓你上大學,你願意去星巴克工作嗎?

迪士尼CEO 鮑勃 · 伊格爾

諾沃說,星巴克致力於在2025年前幫助至少2.5萬名員工完成學業,公司估計這至少需要2.5億美元。

沃爾瑪發言人米歇爾 · 馬拉肖克(Michelle Malashock)表示,公司目前還不願意分享在這個項目上花費的金額,但她形容這是一項"重大投資"。

"還有很多更便宜的方式登上頭條,"她說。 到目前為止,大約7800名沃爾瑪員工已經被錄取,其中大約5000人正在為獲得大學學位而努力。 該公司還計劃將學費福利擴大到包括職業培訓和衛生事業的學位課程等。米歇爾表示,"我們將繼續投入,直到我們真正感覺到每個人都有選擇"。

  • 不斷提高技能的需要

如今,考慮到全球化、技術變革和其他力量,很少有員工能夠在職業生涯中長期生存而不增加新技能,無論是完整的學位還是某種認證。

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 UpSkill America(注:upskill暫沒有滿意的翻譯,複雜的解釋是“通過培訓等方式學習其它的工作技能”,這種角度來切入的話,可以譯作“美國未來職業教育”) 的主管傑米 · 福爾(Jaime Fall)說,企業對這一趨勢把握的更好,以此來尋求滿足企業需求所需的技能,他們願意為滿足這些需求而培養員工。該研究所是一家企業資助的非營利組織,旨在為員工提供培訓和晉升機會。

馬拉肖克說,推出沃爾瑪教育福利計劃的部分動機是幫助員工繼續提高技能,以便為自己在公司的長期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上個月,沃爾瑪選擇在項目中增加14種的技術課程。這麼做的一部分原因是,像許多零售商一樣,沃爾瑪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個技術公司,馬拉肖克表示。

她還指出:"我們知道員工隊伍正在發生變化,我們相信,我們的員工希望能夠與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Instride的首席執行官Vivek Sharma表示,理想情況下,學費福利計劃的設計可以解決僱傭關係中的技能差距以及公司可能面臨的其他挑戰。Instride公司今年創立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旨在幫助僱主設計和管理這些項目。

他說:"重點不是從大學有什麼入手,而是從公司面臨的實際問題入手,並將其轉化為大學如何幫助僱主、僱員和社區。"

  • 網絡教育的興起

在過去15年左右的時間裡,在線教育的發展使得公司更容易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員工提供大規模的在線教育。 公司通常與至少一個提供在線項目的機構合作,來獲得在線教育的好處。

Edplus 首席設計官肖恩 · 霍布森(Sean Hobson)表示,在2014年啟動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星巴克的合作項目後,該校內部的一家為學校設計在線課程和學位項目的機構 EdPlus,能夠以此為模式,與其他公司合作提供類似的項目。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是在線高等教育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不過過去幾年,其他一些大學也已經在努力提高他們在這個領域的實力了。

例如,沃爾瑪最近將“普渡環球”(Purdue Global)列入了員工可以獲得學位的學校名單。“普渡環球”是普渡大學的全在線子機構,成立於“普渡大學”兼併了盈利性大學“卡普蘭大學”之後。

  • 大學急需學生

過去幾年的人口趨勢已經導致了高中畢業生數量的下降,這意味著大學可供錄取的學生越來越少。一些大學出現了入學難題,在此情況下,大學正在努力平衡預算。

左傾團體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高級研究員戴維 · 貝熱龍(David Bergeron)說,在這種環境下,與一家至少能保證帶來穩定生源的公司合作,對大學來說很有吸引力。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金瑟指出:"這些項目的設立就是為了創造收入,不管我們稱之為利潤還是超額收入,本質上都是一回事。"

  • 這類項目很可能還會增加

基礎設施正在圍繞這些項目進行建設,這表明它們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旨在幫助促進企業和大學之間夥伴關係的公司也紛紛成立。 一家總部位於丹佛的 Guild Education公司,成立於2015年,與沃爾瑪(Walmart)等公司開展合作,業務主要是簡化學生使用的系統,提供日常支持服務,以及公司支付學費的流程。

今年早些時候,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一家擁有全球影響力投資基金開展合作,成立了Sharma公司,推出了一款叫InStride的產品。 霍布森說,InStride誕生於星巴克開創的 EdPlus(“教育+”) 模式。

隨著僱主和大學之間的這種夥伴關係不斷髮展,即使它們不取代傳統的高等教育,也可能在僱主所在行業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大學在校生過去的主要年齡段是18到24歲,近幾年成年及在職學生日益增加,而這些學生正是這些項目的目標群體。

另外,考慮到美國大學的學費高昂,如果沒有僱主的幫助,許多美國人可能永遠無法接受高等教育。

"這是一扇對許多人關閉的大門,我認為他們必須尋找其他途徑。"福爾這樣說道, "由於僱主願意買單,這肯定會吸引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進入勞動市場。"

  • 員工 / 潛在的學生應該注意什麼

根據 Bergeron 的說法,考慮使用這一福利的員工應該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 你的僱主推薦你學的專業或項目對你的職業發展是否有益?這一課程的完成比率與你職業上的成功有何關聯嗎?

如果在工作和學校之間追求平衡的話,這些學生就可能很難及時完成課程。 此外,對於在傳統環境下參加高等教育都苦苦掙扎的學生來說,通過在線課程(其中許多是合作伙伴提供的課程)來成功完成學業就更具有挑戰性了。

在某些情況下,僱主承認這些挑戰。 諾瓦說,在提供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星巴克注意到大約五分之一的員工因為有過學術經歷,而不能進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習。所以他們在2017年啟動了一個名為“入學途徑”的項目,為那些不符合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入學標準的員工提供機會,讓他們另外獲得免費參加10門課程的機會。

諾瓦說,通過與一所特定的大學合作,使得星巴克可以調整自己的基金,開設包括"入學途徑"等項目,來滿足參與項目的學生的需求,雖然他們可能只是兼職員工。 她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指導顧問、導師和輔導員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馬拉肖克表示,對於沃爾瑪而言,與行業協會合作的部分原因在於,該組織已經協助篩選了大學合作伙伴,可以確保他們在成人和在職學生方面取得成功。 此外,行業協會還提供個人輔導和其他資源,這些也其組織的一部分。

但即便有如此多的支持,Bergeron還是建議潛在的學生權衡一下,如果他們通過其他途徑獲得學位,他們的學位是否會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經濟回報。

他強調:"要認真考慮這是否適合你,或者你是否應該選擇全日制註冊的學位,並且儘快拿到這個學位。"

《MarketWatch》網站6月13日刊登了Jillian Berman的文章《為什麼企業要為員工支付大學教育費用?》文:Jillian Berman譯: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