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

【1】

最近重溫了一下《媽媽是超人3》,開頭看到這樣一個情節:

鄧莎在跟兒子一起數數,鄧莎說,申浩都能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了。

兒子聽後立刻不甘示弱的念起數字來:我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正在這時,媽媽鄧莎突然問了一句,2加2等於幾?

被問的措手不及的兒子蒙道:30嗎?!

鄧莎被孩子的回答逗笑了,此時煩心的外婆無意中來了一句:“太笨了,我的天。”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這句話無異於神補刀,立刻讓開心的孩子陷入了傷心的狀態。好在鄧莎反應快,安慰兒子道:“不笨不笨,我們沒學是吧,沒有人教我們,我們怎麼會呢?”

孩子聽後立刻跑到媽媽的懷裡,親了親媽媽。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看到這裡,我突然想起鄰居家的孩子學說話晚,鄰居大媽出門總是當著孩子面對外人說,她家的孫子笨,現在才只會叫個爸爸媽媽。

然後這麼久了,這個孩子真的只會叫爸爸媽媽,不過還有兩個字是孩子常說的:我笨。

這個孩子從小因為奶奶無意的話,給自己貼上了笨的標籤,那他以後的路還能走多遠呢?大人的言語對孩子影響非常大,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就會給孩子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心理暗示,一旦孩子認定了,好的也會變成壞的,壞的也有可能變成好的。

【2】

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出生在紐約聲名狼籍的貧民窟,周圍環境非常的不好,這就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集聚地。

在這裡出生的孩子,逃學,打架都是常事。長大後很少人會有正經工作。小男孩受到了不好的影響,自然也不例外。

但就在1961年,皮爾保羅被聘為諾必塔小學的董事兼校長,為了引導他們,校長給他們這群迷信的孩子看手相。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一次,小男孩跳窗戶時,被校長皮爾保羅發現了,但是校長並沒有責罰他,反而說:“我看到你這個修長的小指,就覺得你將來肯定能當紐約州州長。”

小男孩記下來這句話,並選擇了相信它。以後的每天,小男孩都拿一個州長的身份去要求自己,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州長。

事實上,51歲那年,他真的當上了州長。他就是美國紐約歷史上第一任黑人州長——羅傑•羅爾斯。

皮爾•保羅校長一次善意的引導,給了羅傑•羅爾斯無限的希望,這對於還是小男孩的羅傑•羅爾斯一次積極正向的心理暗示。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它告訴羅傑•羅爾斯,你未來會是一名州長,哪怕出生在聲名狼籍的貧民窟也阻礙不了你。他信了,所以他最後成功了。

戴爾.卡內基說道: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並且深信自己一定能達到夢想,你就真的能夠步入坦途,而別人也會更需要你。

只有給到了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相信自己,深信不疑,他就會努力朝著那個方向拼命靠攏,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

【3】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哪吒因為是魔丸轉世,讓陳塘關的百姓都懼怕他,並在私下裡稱哪吒是妖怪。

哪吒因此也受了無盡的委屈,他被迫關在家裡不許出門,偶爾出門一次,還會被人排擠嘲弄。

李靖夫婦想讓哪吒開心快樂,也希望哪吒能斬妖除魔,不被魔丸所控走上正途。但,受盡委屈的哪吒怎肯罷休,拒絕練武保護百姓。

無奈之下,李靖夫婦竟是對哪吒撒了一個彌天大謊,告訴哪吒,稱他是靈珠轉世。因為哪吒天生神力,所以人們都懼怕他。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哪吒信了,他相信自己是靈珠轉世,才會努力修煉,也為了幫助百姓斬妖除魔。在師傅的帶領下,習得技藝。

多虧了李靖夫婦的正向引導和積極的心理暗示,讓魔丸轉世的哪吒承擔起了本該是靈珠轉世的三太子承擔的責任。

這就像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教授一次到一所普通的中學做教育實驗,他從18個班裡隨機抽選了一些學生,並告訴老師,這些學生的潛力巨大。

幾個月過去後,羅森塔爾教授再次回來,那些他曾經抽選的學生真的成為了班級的佼佼者。

原因就在聽完教授話的老師,會無意中的增加與這些學生的互動,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而得到積極暗示的學生就會努力向這個放向靠攏,最終創造奇蹟。這就是有名的期望效應。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真的很強大,它能使積極的人變消極,也能讓消極的人創造出一個奇蹟。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心理暗示的作用,不要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一次無意中的消極暗示,可能會直接毀掉一個天才。

請多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有時孩子只是看起來不行,只要有一點陽光他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4】

如何避免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呢?

首先,教育孩子時家長要冷靜,不要說一些帶有標籤性的語言,給孩子造成心裡創傷。比如:“你真笨”“你不行”“你還不如誰誰家孩子厲害”。如果真的說了,要及時道歉,安撫孩子。

一次同事的孩子數學考試,考的不及格,同事一怒之下說了孩子:你真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

孩子聽後哭著跑進了屋裡,同事意識到自己言辭不當,立刻找孩子解釋:

“孩子,這不是你的錯,是媽媽自己心情不好說錯了話,你一點也不笨,你只是有些粗心了對不對?只要我們找出問題,下次我們一定能考好的。”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孩子雖然還在哭,但明顯好多了。父母的言語是傷孩子的利器,雖然同事及時彌補,但給孩子也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唐·艾裡姆

所以,父母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不能因為一時嘴快,而帶給孩子無法抹平的傷害。

如果父母生氣控制不住情緒,一定要先深呼吸,離開事發現場冷靜幾分鐘,或去洗一把冷水臉,給自己滅滅火,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後,再去面對孩子。

其次,給孩子貼標籤,不如換個角度給孩子建設性的意見與鼓勵。

記得三塊巧克力的故事嗎?一個孩子在家玩耍,不小心把花瓶碰倒在地上,更糟糕的是這個貴重的花瓶被碰掉了一個角。

害怕媽媽責罵他,他就用膠帶把缺口粘了起來,並把破口的那一面朝向裡。

媽媽回家後,問起了花瓶的事情,孩子撒謊道是小貓碰壞的。媽媽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晚上的時候,媽媽把孩子叫到書房說道:

“我要獎勵你一塊巧克力,因為你的想象力豐富,創造了一個開窗戶的貓。媽媽覺得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偵探小說家。”

緊接著,媽媽又拿出一塊巧克力說道:“我還要在獎勵你一顆巧克力,因為你動手能力很強,粘的花瓶不仔細真看不出來。”

最後,媽媽又拿出一塊巧克力說道:“媽媽要跟你說聲對不起,因為媽媽明知道家裡有一個活潑的孩子,還把花瓶放在那麼容易碰到的地方。”

“你真笨”“蠢死了”多少天才毀在了父母的不經意

就這樣,三塊巧克力讓媽媽輕鬆解決了花瓶的問題,還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潛力。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裡姆

正確的教子方法很重要,打擊孩子不如鼓勵孩子,鼓勵孩子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然後努力變得更好。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向標,是孩子人生的領路人,父母的話決定著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希望父母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充滿自信,描繪出屬於自己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