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012年了,Intel還在用14nm

2015年一季度,英特爾發佈了架構為Broadwell首批14nm製程工藝處理器。在此之前,英特爾是遵循摩爾定律的,每代產品都在摩爾定律線上,按計劃2015年就能進入10nm時代。不過從首批14nm製程工藝處理器開始,接下來的第六代到第九代處理器都是用14nm工藝。都9012年了,Intel還在用14nm。

都9012年了,Intel還在用14nm

都9012年了,Intel還在用14nm

什麼是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英特爾的10nm工藝遙遙無期,而在14nm上一直優化,每代產品性能只提升一點點,被人們吐槽為"牙膏廠"。 2016年第一代銳龍發佈,其處理器的性能已經趕上Intel了,4核4線程的銳龍r3已經和酷睿i5一樣的性能了,價格卻是i5的一半,此時Intel正處於第七代kaby lake上,Intel不得不在第八代酷睿上升級,擠了一大截牙膏。i7從四核八線程的升級到六核十二線程,i5也從4核4線程升級到6核6線程,i3從雙核四線程升級到四核四線程。不得不說競爭最終受益的才是消費者。

都9012年了,Intel還在用14nm

現在AMD即將發佈第三代銳龍處理器,7nmZEN2框架,Intel會怎麼應對這樣的衝擊?據報道Intel的10nm將再次跳票,至少到2021年才有10nm處理器。intel總是說10nm比其他10nm強的多,都能比得上7nm,但關鍵是臺積電7nm都已經量產了,臺積電的7nm產品已經大半年了產品大面積上市,intel牛B的10nm還在PPT,桌面及服務器端高性能產品更是拖到2021年,那時已經不是10nm和7nm比了,人家早就5nm甚至更低,2021年10nm剛上線就已經被淘汰,Intel該何去何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