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筆記法:5個問題,助你向身邊優秀的人“偷師”

專注於職場·自我提升·心理思維

五星筆記法:5個問題,助你向身邊優秀的人“偷師”

1、記筆記,簡單方法卻有巨大威力

有人說,世上最簡單的學習方法,就是向自己身邊的人學習。

職場中,一部分人對自己身邊的優秀同事視而不見,自然錯過了許多進步的機會。

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想要進步,與這些優秀的同事朝夕相處,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試想,在明明知道對方優秀的前提下,卻無法學習到對方的精髓,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沮喪的現象啊。

我們不禁深思:為什麼會如此呢?

成甲在他的著作《好好思考》中提到,

造成這個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別人工作中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往往是以隱性知識的方式呈現的。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隱性知識,來幫助我們進步。

隱性知識,是邁克爾·波蘭尼提出的概念。他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

一種是顯性知識,即能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等符號形式加以表述的;另一種是未被表述的隱性知識,如我們在做事情中積累的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

若我們想在職場中快速進步,有一個重要的步驟——便是把隱性知識轉化成可以學習的顯性知識。

那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今天給你介紹一個很簡單但常常被忽略的好方法——記筆記。

五星筆記法:5個問題,助你向身邊優秀的人“偷師”

2、為什麼記筆記,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進步?

有人看到這裡,估計心裡會嘀咕:記筆記?這個方法沒這麼厲害吧?

我所熟知的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名下已經有好幾家公司,盈利狀況非常不錯。

記得有一次請教他——“如何讓員工都快速進步?”

他對我說,“我對每一個員工有一個硬性要求:主動在各個團隊開會時做筆記。”

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他說,雖然工作中人們的經驗和智慧並沒有寫成文字,但並不代表這些知識沒有展現。雖然我們並不能像閱讀一樣輕鬆把別人的智慧“讀”出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相當於“智慧格式轉換”的工作,也就能把優秀同事的智慧轉化成文字,反覆閱讀,達到進步的效果。

五星筆記法:5個問題,助你向身邊優秀的人“偷師”

獵豹創始人傅盛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提到,在公司做會議紀要對他的快速成長幫助很大。

當年,傅盛還在周鴻禕的公司上班,有一次,被安排去做周鴻禕開會的會議紀要。周鴻禕開會開了兩個多小時,但他的思維非常跳躍,一下子跳到這裡一下子跳到那裡,這對做會議紀要的傅盛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結果,當天傅盛整理會議紀要忙到凌晨。

為什麼花這麼久?因為傅盛沒有像別人一樣簡單羅列領導開會時講的內容,而是對著看似很鬆散的會議紀要思考:周總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他為什麼從這個話題轉到這個話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他真正想表達的又是什麼?……在這種反覆推敲和打磨的過程中,傅盛逐步梳理出了周鴻禕沒有直接說出來的邏輯。

事後,周鴻禕看過傅盛的會議紀要後,當即就安排以後的會議紀要都由傅盛承包,而正是這一單,讓傅盛在公司快速地成長。

傅盛在多年後回憶:

寫會議紀要這件事不僅是為上級服務,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整理、提煉、反思、深入思考別人的思考方式和決策的方式,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職場人總會認為,做會議紀要是個體力活,吃力不討好。但其實做會議紀要是一個智力工作,關鍵是在人們說出觀點後,對背後的邏輯關係進行二次加工,理解不同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個非常鍛鍊人的工作。

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掌握這樣的方式,在工作中有啟發的地方,都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深入思考,加工整理,那麼,我們能夠挖掘出很多過去沒有注意到的思維方式和技巧,從而快速進步。

因此,做筆記這個方法蘊含著非常大的能量。如果我們能用正確的方式做筆記,不僅記錄重點,更注重背後的邏輯思考,我們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進步。

五星筆記法:5個問題,助你向身邊優秀的人“偷師”

3、怎麼正確記筆記,挖掘隱性知識?

作為一個學習達人,成甲研究了許多記筆記的方式。

他發現了一個記筆記的誤區:許多人記筆記僅僅記下重點的句子和觀點,強化記憶。

其實不然,記筆記的目的不是記錄下別人的想法或觀點,而是要借鑑別人的思想,改進我們的知識體系,尋找解決問題更有效的策略。

為此,他設計了一個全新的做筆記方法:五星筆記法。

按照成甲的定義,

“五星筆記法,就是在每次做筆記之前,先畫出一個五角星,每個角代表一個問題,一共五個問題,做筆記的過程就是回答這五個問題的過程。”

這五個問題分別是:

01、為什麼這個內容值得討論?

在我們參加一些會議或者活動時,一般它們的議題我們是提前知道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是主講人,我會如何討論這個主題?

等到活動真正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快感受到大家思路之間的區別。

02、記錄對方講解的邏輯

推理邏輯往往比具體結論更加重要。

做筆記的時候,不僅留心他說了什麼,更要關注他講述的邏輯,根據關鍵詞,推測對方的思考過程。

03、這次討論中,我有什麼疑問和啟發?

對方講的內容,我有哪些地方有疑問嗎?他的想法,是否有侷限性呢?

有哪些觀點給自己很大的啟發?

我是否想到了哪些相關的案例和經驗?

04、對方給予我的啟發點,可以提煉成哪些有效策略?

順著啟發點繼續追問:這個方法是解決什麼問題的?這個策略為什麼有效?這個策略的來源和依據是什麼?

我們要儘可能把獲得的新啟發點與自己過去學習過的其他原理聯繫起來,用新原理解釋舊原理,這樣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這個啟發。

05、這次討論中的啟發,哪些能夠立刻變成下一步的行動?如何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裡?

啟發不能僅僅停留在想法中,還要變成自己日程表中的行動計劃,改變自己的生活。

五星筆記法:5個問題,助你向身邊優秀的人“偷師”

我們用一個日常例子來解釋具體怎麼使用:

記得有一次,公司同組成員開會,解決一下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著重解決小A同事的問題:工作量太大,不知道如何安排,總想面面俱到,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主管提出,每個職位都有最關鍵的工作,公司不是讓你完美地處理每項工作,而是要保證最關鍵的工作不出差錯。

那我們怎麼做筆記呢?

(1)這個會議解決什麼問題?

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2)主管解決問題的邏輯是什麼?

通過現象看本質,工作效率太低, 小A的問題是分不清主次。

分清作為自己的崗位職責,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什麼問題?

(3)給我什麼啟發?

自己有時也會犯小A的問題,對自己的能力有不正確的預估,總覺得自己可以完成非常多的工作。常常想要兼顧所有工作,導致自己身心俱疲。

(4)主管的做法,可以提煉出什麼有效策略?

二八法則,即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如何尋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率的20%工作,盡全力完成這部分內容,而不是面面俱到。

(5)這個啟發,如何用在自己生活裡?

梳理每日的工作內容,找出對公司價值最大的部分,優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其實五星筆記法的核心並不難,難的是大量練習後的掌握。

當我們養成了運用筆記來思考他人背後的邏輯,學習不同人的邏輯思維,將所謂的隱性知識轉化成我們可以直接運用的思維模型,這樣的話,便可大大提高我們的職場競爭力。


若本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關注我,持續更新!


作者介紹:小天的書屋,專注於職場,致力於提升思維,願閱盡天下好書,執筆走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