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身處千里之外,為訴訟焦慮萬分,法官線上調解,促使雙方“隔空”握手

近日,石家莊市裕華區法院“雲”調解一起原告在湖北孝感的案件,順利解決了疫情地區群眾的訴訟請求。

“疫情發生後,隔離期間天天悶在家裡,老想著我的案子,心裡特別煩。沒想到石家莊市裕華區法院法官主動聯繫我,把我這個案子調解了。”近日,一位身在湖北孝感的當事人張某感激地說。

原告身處千里之外,為訴訟焦慮萬分,法官線上調解,促使雙方“隔空”握手

該案是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涉及總工程款60餘萬元,經原告張某多次討要,被告楊某支付了部分工程款。截止訴訟時,有分歧的工程款為5萬元,但因雙方往來賬目不規範,沒有進行對賬,加之時間跨度較大,對於尚欠工程款數額產生嚴重分歧,雙方矛盾激烈。3月18日,原告張某通過“移動微法院”的小程序在網上立案,將糾紛訴至裕華法院。

該案的承辦法官王展召在充分了解案情基礎上,主動聯繫張某,得知其急於解決糾紛,儘快拿到欠款,但苦於身在湖北孝感,往來不便,內心很是焦慮。王展召多次通過電話與雙方當事人溝通調解,但雙方分歧較大,調解工作一時未取得有效進展。

難見面,但事不難辦。在徵得雙方同意後,王展召及時安排雙方進行“無接觸”網上調解。調解中,藉助互聯網庭審平臺,化天涯為咫尺,雙方當事人不僅能“隔空對話”詳細表達訴求,還能借助平臺進行網上質證。在聽取各方意見後,王展召發現當事人之間並無其他矛盾,僅對原告已領取工程款存在爭議。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通過互聯網,一筆一筆詳細核對,理清了賬目並就支付餘款的數額及期限達成一致意見。另外由於原告因疫情,較長時間無收入,在王展召的倡議下,被告在尚欠工程款的基礎上同意額外支付6000元作為對原告的利息補償。至此該案圓滿解決,為身在千里之外的原告張某了卻了一樁心事,保證疫情防控和審判工作兩不誤。

疫情防控既是“戰場”,也是“考場”,石家莊市裕華區法院人積極探索“雲審判”新模式,充分運用遠程庭審平臺,為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來自“雲端”的司法溫暖,全力打通疫情防控期間開庭辦案的最後一公里。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人民法院 作者:朱婧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