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獅打造食品貿易港 僑鄉“古早味”拼單出口

中新社石獅4月19日電 (記者 孫虹)“從事食品行業二十幾年,在出口方面比較受困擾,尤其是海外華人華僑回來帶特產,如果量大就很麻煩。”伍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維民1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藉助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的“東風”,可以輕鬆實現小批量食品快速出口,有助於石獅、泉州乃至全國的食品“走出去”。

走進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一間間商鋪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自今年3月底正式啟動招商以來,這裡已有100多個商戶、50家龍頭食品企業簽約入駐。深耕食品行業多年,石獅市金光食品原料公司總經理吳志強對此頗為期待。“這裡的區位優勢、政策紅利、安商服務措施等,都非常吸引我們。”

作為中國三大重點食品生產基地之一,包括石獅在內的泉州是海外華僑華人地區的重要食品供貨基地,食品行業年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產品在東南亞國家和中東地區深受歡迎,不少華僑華人採購商經營當地食品商超和餐飲場所,對各類休閒食品需求種類繁雜、數量龐大。

“有著僑鄉‘古早味’的伴手禮屬於地方特產,體量較小,保質期短。”石獅市伴手禮協會會長洪一搏表示,如果能實現伴手禮少量多批快速出口,有助於保持食品的新鮮度,更好地打開海外市場。

2019年9月,海關總署食品局正式批覆在泉州石獅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基礎上,增加出口預包裝食品試點,石獅由此成為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

根據試點方案,入駐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的商戶及貿易主體可享受海關總署批准的以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預包裝食品,具有免徵增值稅、簡化歸類等便利化通關;在食品城採購的散貨拼櫃可集中報檢,海關依據商品報檢單快速放行,提高通關時效。

“企業通過食品城的平臺出口,可以實現小批量、多批次採購,拼單成功後再委託第三方檢測,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出口門檻也降低了。”石獅市商務局局長林金場告訴記者,通過“小訂單、小包裹、碎片化、定製化、去中間商化”來華快速採購多種食品直接出口,現已成為僑商的主要進貨方式,出口預包裝食品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

石獅市副市長邱永豐表示,目前,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重點面向國際貿易型、生產型食品進出口企業和休閒食品、海洋食品生產、婚慶食品、伴手禮、食品輔料等領域開展集中招商,扶持壯大新型食品產業帶,引導更多企業藉助“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