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巾幗扶貧 志在韓莊

扶貧路上有晴也有雨。從2016年4月至今,方山縣北武當鎮副鎮長王瑞紅與韓莊村貧困戶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其間所經歷的點點滴滴,讓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

2016年4月,方山縣召開了脫貧攻堅動員大會,在大會精神的感召下,年輕有為、英姿颯爽的女鎮長王瑞紅熱血沸騰,想在任職期間紮根山區,書寫扶貧工作的光輝篇章,為自己的基層任職交上圓滿的答案。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從方山縣城到韓莊村需要坐一小時的公交車。第一天報到,他了解到,韓莊村416戶當中,貧困戶269戶,是典型的貧困村。當地流行一句話:呂梁脫貧看方山,方山脫貧看北武當,北武當脫貧看韓莊。儘管事先她有心理準備,但幾天下來,面對每天坐車往返交通不便陌生艱苦的環境,以及扶貧難度大等實際情況,讓她自信心受到打擊,甚至閃出打退堂鼓的念頭。

夜深人靜時,王瑞紅難以入睡。走訪時村民期盼的眼神,盛情難卻的黃豆錢錢小米飯,外加山藥連小菜,像過電影似的,一遍又一遍浮現在她的腦海裡,思前想後,她堅定了信心,決定帶上被褥行李住在村裡。

剛開始,王瑞紅感到最難的地方在於自己沒有農村工作經驗,在宣傳扶貧政策上“照本宣科”貧困戶們大多不願聽,遇到實際問題,自己又解釋不到位。後來通過勤走訪,多串門的形式,與貧困戶打成一片處成朋友,掌握了貧困戶所思所想。然後,將扶貧政策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戶宣傳講解,還幫助貧困戶跑腿,將扶貧政策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同時,她鼓勵貧困戶不能靠等,激勵貧困戶振作精神,勤勞致富。

扶貧工作只有精準施策,才能啃下脫貧這塊硬骨頭。三年多來,王瑞紅與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一起走訪調研,一同商討脫貧致富項目,並邀請農業技術人員出謀劃策引進了蘆筍100畝、核桃2000畝、養牛650頭以及光伏發電,電子商務等扶貧項目。隨著一個個扶貧項目落地見效,一個個貧困戶脫貧摘帽,王瑞紅由衷地高興。

每逢春耕夏種,王瑞紅會根據貧困戶實際需求,為他們送上農具、種子、化肥、地膜等農用物資解貧困戶的燃眉之急,每逢節日,王瑞紅會上門走訪慰問貧困戶,送上一份關愛和溫暖。

漫漫扶貧路,有苦有累也有甜。如今,韓莊村269戶貧困戶全部成功脫貧整村摘帽,全村道路實現硬化,夜幕降臨全村路燈和院燈大放光明,便民小超市、衛生室、黨員活動室、文化廣場、文化牆、農家書屋等設施齊全。

“扶貧之路任重而道遠,腳下沾有多少土,心中就有多少情。為了讓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更好,我將初心不改,步履不停,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王瑞紅深情地說。

方山新聞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