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省教育廳等七部門公佈《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

解讀!省教育廳等七部門公佈《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日前,省教育廳等七部門印發了《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立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進行了系統的設計和全面的部署,是關於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意義十分重大,影響非常深遠。

解读!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

01 《實施意見》出臺背景是什麼?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辦好普通高中教育,對於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強高等教育發展後勁和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圍繞立德樹人設計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並強調要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這為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快速發展,普及水平顯著提高,截至2019年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5%,比2012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普通初中畢業生升普通高中升學率達到60.16%,比2012年提高了9.11個百分點。普通高中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已經進入到以內涵發展、提高質量為重點的發展新階段。但是,當前普通高中教育還存在著素質教育實施不全面、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唯分數唯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等突出問題,亟需通過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以破解和應對。

當前,普通高中教育正處於普及攻堅、新課程改革、高考綜合改革三項重大改革同步推進的關鍵時期。普及攻堅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普及水平,實現有質量的普及;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提出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高考綜合改革提出要探索“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模式,對普通高中學生選課走班、教學組織、綜合素質評價等提出了新要求。這些新任務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當前面臨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確保各項改革能夠有效銜接、協同推進。

12 這次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這次改革的目標十分明確,《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深入推進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和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基本建立起科學的教育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師資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03 這次改革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針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高考綜合改革帶來的新挑戰,《實施意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實際,適應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構建全面培養體系,突出德育時代性、強化綜合素質培養、拓寬綜合實踐渠道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二是優化課程實施,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完善學校課程管理,落實好國家課程方案。三是創新教學組織管理,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優化教學管理,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要,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加強學生髮展指導,注重指導實效和健全指導機制,著力提高學生在選修課程、選考科目、報考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的自主選擇能力。五是完善考試和招生制度,規範學業水平考試、深化考試命題改革和穩步推進高校招生改革,發揮考試招生的育人導向功能。六是強化師資和條件保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善學校校舍條件和完善經費投入機制,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條件。

04 在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實施意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突出德育時代性”擺在了構建全面培養體系的首要位置,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進一步完善德育體系,具體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突出思想性,要求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思想情懷;二是體現針對性,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具有甘肅特色的華夏文明、中醫藥文化、紅色文化、絲路文化、敦煌文化、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個人品德和社會公德;三是增強操作性,明確了落實舉措,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突出思想政治課關鍵地位,充分發揮各學科德育功能,積極開展黨團組織活動和主題教育、儀式教育、實踐教育等活動。

05 《實施意見》在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舉措?

《實施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是健全新課程實施機制。研究制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方案,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全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積極申報國家級新課程培訓基地學校,選派優秀校長、教師掛職交流和跟崗學習;探索建立省內外對口幫扶機制,整體提高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水平。

二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從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改進實驗教學和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等方面,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認真開展好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積極推廣應用優秀教學成果,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是規範課程教學管理。從加強課程實施監管、嚴格學分認定管理和強化教學常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強化了市、縣監管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確保學校合理安排三年各學科課程,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和理化生實驗等課程,並嚴格執行教學計劃。

06 《實施意見》如何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的最大特點是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選擇性,這符合因材施教原則,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同時,這也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組織方式,推進選課走班。由於我省普通高中教育發展區域、城鄉和校際差距較大,一些學校還存在校舍設施資源不足、師資緊張和教學組織管理不健全等問題,為此,《實施意見》提出,制定甘肅省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制訂選課走班指南,開發課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統。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大對班級編排、學生管理、教師調配、教學設施配置等方面的統籌力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資源使用效率,逐步形成行政班和教學班並行、科學規範、高效有序的教學組織運行機制。

07 在加強學生髮展指導方面有什麼具體措施?

從高中學生的特點看,這個年齡段正處在從未成年走向成年、初步選擇未來發展方向的特殊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來看,學生在學習和考試方面面臨更多的選擇,都迫切需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對此,《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制定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髮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開展學生髮展指導教師培訓,增強教師指導學生髮展的專業能力。普通高中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通過學科教學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對學生進行指導。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高校應以多種方式向高中學校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諮詢和幫助。

08 《實施意見》對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有什麼新的要求?

綜合素質評價是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為進一步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確保評價客觀真實和公平有效,《實施意見》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出臺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強化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導向作用。強化對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方面的評價,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統一評價檔案樣式,確保評價結果公平、公正、真實、可信、可用。

09 《實施意見》對完善考試和招生制度有什麼具體要求?

《實施意見》分別對加強和改進考試、命題與招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是規範學業水平考試。出臺《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對合格性考試的內容、時間安排和高一年級參加考試的科目數量等提出規範性要求,特別強調省級統一組織實施的合格性考試應安排在學期末,高一年級學生參加合格性考試的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科。另外,高校招生錄取所需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實行選擇性考試,考試內容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由省級統一組織實施。

二是深化考試命題改革。明確提出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後不再製定考試大綱。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和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命題要以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促進教考有效銜接。同時,還從優化考試內容、創新試題形式、科學設置試題難度和加強命題能力建設等方面對改進命題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三是穩步推進高校招生改革。制定甘肅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健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機制,逐步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錄取學生的傾向,引導高中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發展素質教育。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並充分考慮城鄉差異和不同群體學生特點,研究制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佈。

10 《實施意見》對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提出了哪些重要措施?

當前,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對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條件保障建設。《實施意見》主要從師資、校舍和經費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工作措施,推動全面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大編制統籌調配力度,根據城鄉統一的編制標準核定普通高中教職工編制,為學校及時補充配齊教師,特別是短缺學科教師,爭取於2020年底前完成普通高中教職工編制核定,適應選課走班教學需要。同時,考慮實施選課走班和綜合素質評價後教師工作量增加實際情況,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予以適當傾斜,並指導學校完善分配辦法。創新教師培訓方式,重點提升教師新課程實施、學生髮展指導和走班教學管理能力。

二是改善學校校舍條件。要求各地按照國家普通高中學校建設標準和裝備配備標準,加大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改善力度,加快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完善學校建設規劃,擴大教育資源,優化校舍功能。繼續實施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計劃實施力度,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省教育廳在彙總各地報送規劃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甘肅省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計劃到2020年底,全省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之後不再新增超大班額;到2021年底,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控制在3%以內;到2022年底,全省基本消除大班額,逐步減少超大規模學學校,基本適應新課程改革、高考綜合改革和選課走班教學需要。

三是完善經費投入機制。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於完善省屬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的通知》,全面落實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應於2020年達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個別確有困難的地區最遲延至2022年前。高於1000元的,不得降低現行標準。建立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科學核定普通高中辦學成本,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完善成本分擔機制,按照非義務教育階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擔教育成本的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學校學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11 如何保證《實施意見》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為保障改革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實施意見》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市、縣舉辦普通高中教育的責任。要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師資和校舍資源不足問題,採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要加強普通高中學校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

二是明確部門分工。《實施意見》根據各項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機構編制、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和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的相應職責,並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推動落實好各項改革措施。

三是強化考核督導。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要把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作為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對校舍資源建設、師資隊伍保障、化解大班額、經費使用管理等方面進行重點督導。要把督導檢查結果作為評價政府履職行為的重要依據,對發現的問題要強化問責、限期整改。

四是營造良好環境。要求各地統一思想,加強統籌,形成合力,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及時解讀相關政策,深入宣傳正確教育觀念和各地典型經驗,嚴禁炒作升學率和高考狀元,積極營造有利於推進改革的良好氛圍。

主編:梁翔

解读!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