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葛洪留下來的醫學遺產,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

我們常在影視劇裡看到有人突然昏死過去了,會採用“掐人中”的方式,來使人醒過來了。那麼這種急救的方式最早出自哪裡呢?

東晉葛洪留下來的醫學遺產,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

答案是源於一本叫做《肘後備急方》的古醫書裡面。

這是一本奇書,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也是最早的大眾醫書。著名醫學家屠呦呦也在這本書裡面受到啟發,從青蒿里面提取青蒿素,為抗虐病藥物研發作出了突出貢獻,屠呦呦也因此被授予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這裡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本奇書的成書經過。

東晉葛洪留下來的醫學遺產,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

《肘後備急方》的作者是東晉時期的道士、煉丹家、醫學家葛洪,出生在一個沒落的世族家庭,葛洪雖然從小熟讀儒家經典,但對儒家“學而優則仕”那一套不感興趣,反而對修仙與煉丹方面非常有興致。為了專心煉丹他是一路南下,最終在廣東羅浮山潛居研究,寫了不少書。《晉書·葛洪傳》介紹:“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於班馬。”

列舉起來有:《抱朴子·內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碑頌詩賦》百卷,《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神仙傳》十卷,《隱逸傳》十卷;又抄五經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雜奇要三百一十卷,另外還有《金匱藥方》百卷,《肘後備急方》四卷。只是可惜大多丟失了,沒有流傳下來。流傳下來的最主要是《抱朴子》、《肘後備急方》。

東晉葛洪留下來的醫學遺產,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

葛洪的妻子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針灸學家,經常給當地老百姓看病,被後人稱為“鮑仙姑”。受到妻子的影響,葛洪在鑽研煉丹之術的同時,還收羅當時的醫書,編成了一百卷的《金匱藥方》,但是考慮到這部書專業性太強,內容太多,於是又從中精選了一些簡便易行的醫技和驗方,編成了一本冊子,叫做《肘後備急方》。

東晉葛洪留下來的醫學遺產,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

古人常在肘部衣袖裡面設計一個袋子,平時可以藏一些物品,“肘後”二字,也就意味著這本書可以隨身攜帶以備救急之用。《肘後備急方》裡面介紹的藥材都是普通易得,一些藥可以在山野中採到,需要購買的也價格便宜,同時書中還介紹了普通人可學會的針灸方法。

所以說,這本冊子主要是面向黎民百姓,充分考慮到老百姓的接受能力,所以又有中國最早的急救手冊、最早普及的大眾醫書之稱。這是東晉葛洪留下來的珍貴醫學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