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如果說,陳思誠以“唐人街探案”系列的電影,成功讓自己導演的標籤被觀眾所記住,那麼,他所監製的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電影《誤殺》,則讓觀眾對於他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被權勢壓迫,無奈只能自保

男主角李維傑人在泰國,是一個很平凡的男人,家庭成員有妻子阿玉,大女兒平平和小女兒安安,他工作是網絡供應商,雖然掙不到太多錢,還有點膽小怕事,但是個顧家的好丈夫,生性善良且樂於助人,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定時會去向僧徒佈施,和街坊相處得也很融洽,鎮上的人都認為他是個大好人,生活並不富裕的他愛好就是看電影,看過了上千部電影。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大女兒平平成績優異,也到了叛逆期的年紀,逐漸有點看不起自己的這個平平無奇的父親,還嘲笑他是葛朗臺。這次學校舉辦了夏令營活動,三天的夏令營活動費就要6000元,對於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而言著實有些捉襟見肘,不過李維傑為了平平還是把這筆錢交了。

但在夏令營時,平平竟被警察局局長的兒子素察在果汁裡下藥並強暴還被拍了視頻。這一天,李維傑去到另一個城市出差,晚上在那看拳擊比賽,比賽進行到白熱化的同時,素察來到李家後院倉庫拿著視頻威脅平平被媽媽阿玉發現,媽媽得知女兒被侮辱,心如刀絞,三人發生了激烈的搏鬥,就在老拳王被打倒吞舌時,素察也因吞舌而沒了呼吸,阿玉探了素察的鼻息發現沒氣了,便認定他已經死了決定把屍體運出去。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這時,李維傑看完比賽給家裡打電話,可母女二人在忙著處理屍體,根本來不及接電話。接著,阿玉把屍體抬到獨輪車上運出去的時候卡到了一根水管,素察因為顛簸倒了下來,這時的他其實已經恢復了呼吸卻仍未甦醒,阿玉趕緊把車扶起並把他放進了棺材裡,這一切都被小女兒安安看到了。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李維傑因為家裡沒接電話而在酒店裡睡不著,放心不下的他,打了輛車趕回了家,便看到了因為害怕而瑟瑟發抖蜷縮在房間裡的阿玉和平平。李維傑開始瞭解事情的發生經過,然後自己前往埋屍地點,聽到了在撓棺材板的聲音才發現原來素察沒死。

他抽著煙開始思索該不該把素察救出來,即使救出來了,他這人的秉性並不會就此收手,還會告訴他的父母,他父母權勢滔天不會放過他們一家,李維傑把菸頭一丟,決定不救了,素察就被這樣被活埋而死,可這些,阿玉和平平都是不知情的,母女甚至不知道素察沒死。

為了保護家人, 奮力反擊

李維傑並沒有選擇報警,因為他知道死的是素察,警察局局長的兒子,當地警察的腐敗和一手遮天他是親眼目睹過的,他們如果自首,那麼結局絕不會僅僅是坐牢,也許他的女兒,甚至全家都會喪命。

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李維傑選擇用電影裡學到的知識幫助家人脫罪,與素察的母親,當地惡名昭著的警察局局長——拉韞鬥智鬥勇,將許多電影裡的犯案情節套用,製造了一系列毫無破綻的證據, 偷換了時間概念,讓所有人都在不經意間為他們做了不在場證明。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但瞞天過海的蒙太奇作戰成功後,安安也學會了。 安安在考試中其實只考了70分,為了得到想要的小提琴將成績塗改成100分,李維傑怎麼可能看不出拙劣的塗改液痕跡,但他一言不發轉身出門買了琴。

這次案件引起了全市的轟動,李維傑因為平時和善的形象獲得了群眾們的支持與信任,在事情發酵後群眾開始襲警,打砸搶燒,拉韞夫婦失去了所有的名利地位,憤怒的市民朝他們家砸窗戶時拉韞只能躲在丈夫懷中瑟瑟發抖。李維傑站在天台上,遠處的硝煙表示那裡還在發生暴亂,他想起自己小時候父母因暴亂而死而讓自己從小成了孤兒,他深知暴亂的危害卻自己引起了暴亂,而他的鄰居也在暴亂中受傷了。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影片結尾處,拉韞夫婦下臺並在他面前真心懺悔,雖然公眾所知的並不是真相,但畢竟是他們的兒子先傷害了李維傑一家,素察的死亡一直讓李維傑內心備受煎熬,在為僧人二次佈施時,僧人拒絕了他的佈施暗示了他有罪,內心也更加複雜。

暴亂之後警民關係有所改善,最終選擇去自首,“子不教父之過”,為了教育他的兩個孩子,他必須以身作則,雖然最後阿玉與平平也自首了,但因為李維傑移動了素察的屍體,母女兩人連屍體在哪都不知道所以警察只相信了李維傑的話。

《誤殺》中李維傑的選擇讓人明白,救贖比仇恨更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而在影片中經常出現的金色建築物“佛統塔”的來歷也與電影情節緊緊相扣,公元九世紀上葉,一位王儲生下了一個兒子卻被預期其成年後會殺父奪位,王儲立即下令要將他殺死,然而王妃於心不忍,便將兒子託付給城外的老婦撫養。

成年後被送給一位城主做養子,兒子長大後率兵討伐殺死了王儲,當兒子得知王儲是自己生父時痛苦不已,一怒之下又殺死了收留了他的老婦。他十分悔恨,為了贖罪,他聽了僧人的話,修建了這座鴿子飛不到頂的佛塔——佛統塔。

李維傑一家所犯下的過錯,和兒子一樣,是因為對方先企圖毒害自己,為了自保才不得已進行反抗,但同時在一切結束後選擇贖罪。比起單純的以暴制暴,李維傑選擇在佛統塔的鐘聲下懺悔,救贖,比仇恨更值得令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