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疫情防控策略的底層邏輯

這兩週來,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非常迅速。截止到3月30日,確診人數超過16萬例,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一,死亡病例超過3000人。

在這種嚴峻形勢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的防疫策略卻讓人有些疑惑。就在幾天前,他明確表示,希望美國企業可以在4月12日復活節到來的時候復工。按照他的設想,復活節來臨的時候,教堂重新開放,人們重回工作崗位,商業重新運轉。

這句話一出,立即遭到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批評,他警告說,貿然復工可能引發災難。美國商會也呼籲,要聽從醫學專業人士的建議,不要貿然復工。

按理來說,美國疫情這麼嚴重,控制疫情傳播才是當下第一要務,可特朗普為什麼這麼著急重啟經濟呢?我在最新一期《彭博商業週刊》上讀到一篇文章,很有啟發。文章分析說,對特朗普來說,這場疫情實在來得太不巧了,因為今年是大選年。研究發現,選民會根據大選年當年的經濟狀況來判斷現任總統的表現。而最關鍵的時期,就是未來的幾個月。

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抓住了特朗普疫情防控策略的底層邏輯。

我就來跟你分享一下這篇文章的精華內容。

你如果對美國大選稍有關注就會發現,現任總統要謀求連任的話,通常都能成功。

畢竟和競爭對手相比,現任總統有政績擺在檯面上,只要任期內不出現重大經濟衰退和政策失誤,連任成功率一般都很高。從二十世紀初到特朗普之前,美國總統一共有19位,其中成功連任的達到了14位,只有5位沒能連任。

但是,現任總統的優勢當中也存在著變數,那就是大選年當年的經濟狀況。研究發現,選民投票的時候,看的並不是現任總統整個任期內的經濟表現,而是隻看大選年的經濟表現。

埃默裡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阿布拉莫維茨(Alan Abramowitz)是美國公認的預測大選結果的高手,他就透露說,在他的預測模型中,大選年的經濟指標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而在眾多經濟指標中,人均可支配收入這一項尤為關鍵。範德堡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研究統計發現,在大選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變化與執政黨的選舉結果之間有很強的關聯。尤其第二季度的數據,幾乎直接決定了選民對經濟狀況的總體印象。

那如果這個階段的經濟數據不好,會怎麼樣呢?一個典型的“翻車”案例,就是美國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剛才我們說到,從二十世紀初到特朗普之前美國的19位前總統之中,有5位沒能連任,吉米·卡特就是其中之一。他於1977年到1981年出任美國總統,只幹了一屆。

其實,卡特在任期間,美國的經濟發展總體還不錯,居民人均收入上漲了6.9%。但是很不巧,前三年都挺好,偏趕上卡特執政的最後一年經濟狀況很糟糕,人均收入不升反降。結果,卡特競選連任失敗。

另一位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和卡特形成了鮮明反差。克林頓第一個任期的前三年,人均收入增長一直很溫吞,可在關鍵的第四年卻迎來一波強勁增長。結果,克林頓在競選連任中輕鬆獲勝。

如果看總盤,克林頓的第一任期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幅度只有6.2%,還不如卡特。但顯然,選民很“短視”,他們不看總盤,只看眼前。

從這個視角來看,你就明白為什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最糟糕的時間點了。特朗普執政的前三年,美國經濟表現一直不錯,甚至在疫情之前還迎來了一波小高潮: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美股連創新高,有62%的美國民眾對當前的經濟狀況感到滿意——這可是近十年來的最好評級。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又成功化解了彈劾危機,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

可誰也沒想到,新冠病毒在短短几周內就徹底扭轉了特朗普的“大好局面”。美股首先出現暴跌,甚至罕見地連續熔斷,可特朗普的應對卻顯得很草率。他先是試圖淡化疫情威脅,聲稱“完全控制住了局面”,後來,他又把新冠病毒稱作“中國病毒”,想要轉移視線。這些言論直接誤導了公眾對疫情嚴重程度的認知,降低了各界的反應速度。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遲遲難以批量生產可靠的病毒檢測設備,也沒有采取限制大規模聚集的措施。這些都加劇了病毒傳播的範圍和速度,對美國經濟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對於特朗普初期應對疫情的策略,《彭博商業週刊》的評價很有意思,它說:特朗普錯就錯在,把公共衛生事件當成了公共關係事件來處理,認為只要不影響美國人的信心就好,這是他的疏忽。

如今看情勢不對,特朗普緊急做出了調整,宣佈美國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不過為時已晚,美國經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我看高盛近期做出的預測說,美國第二季度的GDP將下降5%。而摩根大通更悲觀,他們的預測是下降14%。

接下來,每一位美國民眾都會切身感受到經濟衰退帶來的痛苦。限制病毒傳播需要更強力的隔離措施,學校、商場、餐廳、酒吧都要被迫關門或縮短營業時間。與此同時,美國棒球聯盟、NBA、職業足球聯盟紛紛停辦了賽事,百老匯和迪士尼也關閉了,航空公司削減了航班,酒店預訂大幅取消。對普通民眾來說,這些變化一定會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但這還是次要的,更要命的問題是收入下降和失業。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曾表示,如果政府不想想辦法,美國失業率可能會飆升到20%。你說,特朗普能不著急嗎?

這麼看來,特朗普接下來疫情防控的核心目標,一定是“救經濟”。美聯儲3月份兩次緊急降息,利率幾乎為零,還推出了7000億美元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3月27日,美國眾議院更是表決通過了驚人的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

如果你仔細看這份經濟刺激法案,會發現其中好幾項都是直接跟居民收入掛鉤的。比如,法案中至少2500億美元將用於擴大失業保險,一些往常沒有資格的人,比如臨時工、休假的僱員和自由職業者也能獲得救濟。同時,還有3500億美元用來給小企業貸款,讓它們能給員工發得出工資。

但最吸引眼球的措施,是直接發錢。刺激法案中有2500億美元是要用來給民眾發支票。年收入最高7.5萬美元以下的個人,將收到1200美元支票,家庭最高收入15萬美元以下,可以收到2400美元支票,多一個兒童還會多500美元。

相信你看出來了,美國政府這是在盡全力保障居民收入。只不過,這些措施能不能改善美國人對經濟的總體印象,影響他們對執政者的評價,那就不好說了。

好了,總結一下,特朗普疫情防控策略的底層邏輯,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拯救經濟。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大選年的經濟狀況,尤其是第二季度的表現,很可能會影響總統連任的成功率。說到這你也就明白,為什麼此前,特朗普急迫地想在4月中旬的復活節復工了。

雖說現如今美國政治兩極化嚴重,選民似乎很難跨越黨派的界限。但是,大規模經濟衰退卻有足以壓倒黨派本能的力量,因為這是一件可以真正穿透人們意識的事情。它帶來的痛苦和糾結,會真實地呈現在每個人的生活裡。

不過,一個讓人稍感寬慰的消息是,就在3月29日,特朗普的防疫態度突然發生了大轉彎。在發佈會上,他引用美國防疫專家的預估,稱即便美國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死亡人數仍然有可能達到20萬人。如果什麼都不做,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驚人的220萬。考慮到疫情的猛烈,特朗普宣佈美國的社交隔離政策將延續到4月30日。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一個原因可能是疫情也終於穿透了特朗普的生活。他的朋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陷入昏迷,他從小長大的紐約皇后區醫院,門口排滿了運送死者的冷藏卡車。在發佈會上,特朗普沉重地說,“我從來沒有在我的國家見過這樣的事”。

特朗普的這段發言,讓我想到那句最近我們經常說的話:“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也許,轉機恰恰是蘊藏於這句話當中——因為,當每個人都因此警惕的時候,這場戰役才可能獲勝。

得到的這篇文章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