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從劉邦建立的漢朝就能夠看得出來,漢朝的建立是有一幫平頭百姓舉行的農民起義推翻的秦朝暴政,建立起來的一箇中央集權制王朝,因為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所建立起來的中央王朝,再加上秦朝時期貴族統治的暴政教訓,因此漢朝的統治者並沒有把中央集權全部交給貴族統治,而且是任用布衣將相。

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漢朝初期的政治格局

雖然從春秋時期開始任用布衣將相的案例就已經有了,不過在那個時候只是很有能力和很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得到君王的賞識,到朝廷當中做謀士,或者被某一帝王直接拜為宰相,就比如百里奚、管仲等人。等到秦王朝真正的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開始,布衣將相的任用範圍開始再一次變小,或許他們認為這些平頭百姓沒有資格同他們共同治理天下吧。直到漢朝的時候這樣的格局又一次得到改變,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第一,劉邦等人所建立的中央王朝統治,在當時是缺乏合理性的,並未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因為劉邦這個人出身本身就很低微,後來的時候只不過是搶先一步入關,然後利用計謀幹掉項羽,所以才能夠稱皇帝。所以劉邦不能像秦始皇和秦二世一樣,能夠光明正大的繼承皇位,進行國家的統治。

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因此他想要找更多的人去支持他的時候,就必須要尋求更多的藉口和理由,而且還要去籠絡人心。而籠絡人心最好的辦法就是任用這些布衣之相,這樣的話,可以讓天下人看到他劉邦的仁慈和仁義,從而從內心上逐步的開始支持他的政權統治;另外一方面通過任用布衣之相,也可以讓天下有識之士來輔佐他,進一步完成漢朝的中央集權建設。

第二,漢朝時期的君臣關係非常注重利益。在漢朝初期的時候推行的是郡國並行制,劉邦為那些幫助自己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分封了自己的地盤,給予了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當時考慮的角度可能沒有那麼多。不過從後來的皇帝的統治過程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哪怕是這些被分封的諸侯王,其實也只不過是統治者手中的棋子而已。

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在漢武帝時期的時候,為了能夠中央集權達到巔峰狀態,漢武帝開始接受主婦演的建議,推行推恩令,不管以前的諸侯王有多大的功勞,都將他們手中的封地和實力進一步削弱,這樣的話就導致當時的布衣將相和君主之間的矛盾加劇,雙方之間都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去開展工作,這也為漢朝後期時期形成諸侯爭奪漢家天下埋下了隱患。

漢朝時期的呂氏政治

呂氏家族在漢朝時期是貴族,也是外戚。因此在劉家天下得到統一以後,他們家族也得到了迅速的崛起,而且伴隨著家族勢力的壯大之後,呂氏外戚基本上都被封為了王姓諸侯,得到了當時朝廷的認可。不過這也打破了劉邦建立漢朝時候定下的規矩,再加上呂太后攝政之後,這樣的格局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雖然後來呂太后確定的皇位人選是劉家人,不過都沒有人能夠像劉邦和漢武大帝一樣,真正的擁有皇家權威,而只不過是當時呂氏家族加強政治統治的工具。而且在這一時期的皇帝,不但貪圖享樂,而且還沉迷好色,對於天下的建設來說,基本都是掌握在呂氏家族手中的。

不過從這樣的格局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呂氏家族的存在,一方面維護了劉家天下的存在形式,另外一方面也幫助劉家去制衡了那些被封為諸侯王的貴族,基本上維持了朝廷內部統治集團的平衡,這對於當時的朝代來說也算是一個積極作用吧。

呂氏家族:從制衡劉氏諸侯到危害劉氏江山

統治者的威脅

從漢惠帝時期開始,呂氏家族就逐步掌握國家政權和最高統治權力,這有利於他們在政治上形成更大的勢力範圍;他們還不斷的通過聯姻等手段去尋求其他大臣的幫助,這樣的話,呂氏家族的實力就開始迅速膨脹壯大。等到漢惠帝死了之後,呂氏家族確立了一個和劉家沒有多大關係的人做皇帝,並且開始分封外戚做諸侯,掌握國家軍政大權,就打破了劉邦立下的規矩,呂氏家族和劉家天下的統治者爭奪進入了更深程度。

在這一過程當中,呂氏家族不僅僅只滿足於干涉劉家統治者的統治,他們從內心上希望他們能夠取代劉家,成為真正的中央集權統治的,也因為這樣的心裡不斷的發動了戰爭,引發了諸呂之亂,危及劉家統治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