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

在詩人筆下,它是草色淺淡、嫩柳搖曳,也是春雨霏霏、桃紅柳綠。既是蘇軾筆下“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也是杜甫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還是王維所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而在甲骨文中,“春”字字形從“木”,代表草木春時生長: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甲骨文中的“春”

仔細看,它左側中間像不像草木破土而出的樣子?

土上臃腫部分像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物生長。

所以,春天——是溫暖,鳥語花香;也是生長,耕耘播種。

這樣生機勃勃的季節,又怎能不愛?

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春天的觀察不僅寫進了詩裡,還入畫。

不信?那一起放大古畫看看。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暮春。

草木日漸濃郁,日光開始變暖。

1000年前,一偶,一位外出遊玩的旅人看到這樣一幅圖景:

一小童騎著頭牛,手中還在逗玩著一隻鳥。

有時手中也會是一根笛子。

恰好,再來一場雨。

下雨這天可能恰逢節氣——清明,於是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總之,這個時節牧童們定格在了詩畫中。

比如這幅《牧牛圖》(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牧牛圖》南宋 毛益(傳) 故宮博物院藏

《牧牛圖》是南宋畫家毛益(傳)所畫

毛益,花鳥畫家毛松之子

他曾是南宋皇家畫院待詔

尤其擅畫翎毛、花鳥

他筆下的禽鳥常有飛鳴之勢

細看這幅畫,幽靜的山谷間輕嵐浮動

綠蔭搖曳

一個頑皮的牧童

騎坐於牛背上逗鳥為樂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大牛沉著悠閒,穩健安詳

小牛昂頭追趕

急切而天真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嬉戲的牧童

悠閒的牛兒

跳躍的小鳥

這是也許是千年前的春日勞作之樂吧

同樣,也是在南宋

畫家李迪的《春郊牧羊圖》

也表達了份安樂: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春郊牧羊圖》南宋 李迪(款)大都會博物館藏

春天,郊外

草木青蔥,一群羊或白或花

或臥或立,或吃或看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有母子舔犢情深

有結伴奔跑嬉戲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地上綠草茵茵

右側斜坡亦野草茂盛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左側樹木矗立

樹杈上,牧童正舉著棍子勾上方小鳥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撲面而來的春意

悠然安樂的生活

這是作者傳遞給我們的

但細想你會發現,不管毛益還是李迪

他們都生活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南宋

北上無望,中原已不在

偏安一處的臨安城終究不會長久

也許最大的渴望才是最真實反映

不過,同樣是春天,南宋畫家馬遠

描繪了一幅春遊圖卷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南宋,馬遠《山徑春行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遠處山峰隱現

一人獨行於山徑中

一手捋著鬍鬚,一手移動衣袖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他面向遠方,似沉醉於此景中

頭頂柳枝飄動,兩旁桃花盛開

鳥兒雀躍嬉戲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身後侍童手捧古琴

顯然是要趁著春日彈奏一曲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春天,或許對於文人來說

觸景生情時彈上一曲

才是玩得快活又浪漫的事兒

當然,除了彈琴作詩也很有市場:

清代,呂煥成《春夜宴桃李園圖》(旅順博物館藏)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清代,呂煥成《春夜宴桃李園圖》(旅順博物館藏)

呂煥成雖是清代畫家

但他的《春夜宴桃李園圖》卻給我們描繪了

唐代詩人李白在春夜宴作詩場景

遠看,遠處桃園佈置幽雅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桃樹夭夭,灼灼其華

湖石玲瓏,遠山壯美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近處,一人在僕人的引領下步入宴會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中央,大桌上杯盤佳餚

畫卷中八人圍桌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後而四位,一侍從舉燭照明

三人低著頭,似要展開手中詩卷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一個舉杯,一個倒酒,似乎正要飲酒

左邊的一位,臉朝下望

似在看其飲酒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詩人們深深地沉醉在春、酒、詩的懷抱中

古人秉燭夜遊的高雅聚會極為常見

所以,李白才說:開瓊筵以坐花,飛流觴而醉月

不過,若論高雅

春天聚會,怎少得了永和九年

王羲之在會稽蘭亭組織的“高峰論壇”

這種風雅

因一幅字被不同時空複製

元 趙孟頫《蘭亭修禊圖卷》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清 樊圻《蘭亭修禊圖卷》克利夫蘭博物館藏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明代,祝允明書、文徵(徵)明圖《蘭亭序卷全卷》(遼寧省博物館藏)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不過,想一想

能被不停複製也是有原因的——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永和九年,上巳,蘭亭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們聚一起

崇山峻嶺,春景無限,還有淙淙清流

他們玩著“曲水流觴”的風雅游戲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撥動琴絃

飲酒,品茗

談詩詞,論名畫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時下,春風拂面,綠樹成蔭

風,輕柔的吹,酒杯在水裡飄蕩

永和九年的春天

也許,對王羲之而言

這時節與知己好友相聚才是最美的兒

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美好的事物終歸短暫

次年,上巳

王羲之重返蘭亭

六天後,舍宅為寺,辭官歸隱

從此,蘭亭的山水在春天多了一個傳奇

遼寧博物館藏《蘭亭序卷全卷》

文徵明補圖繪王羲之蘭亭修契故事

文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

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

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明 戴進《春遊晚歸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如果說《蘭亭序卷全卷》講述了

永和九年春天的那場醉

戴進的這幅《春遊晚歸圖》則描述了晚歸畫卷

一片暮靄蒼茫桃花盛開的江南

一位文士遊春歸來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春景闌珊,昏黃夕陽下

持傘的童子

提著燈籠來應門的僕人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河堤上荷鋤返家的農夫

遠方農舍餵食家禽的農婦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畫中人物生動有趣

春天,有播種勞作的樂趣

亦有賞景遊歸的盎然

藏在古畫裡的春天

在逛博物館時,你發現了嗎

古人的春天 NB 在哪兒?放大古畫,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