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樓市重啟剛需搖號,再現“3個人搶1套房”的盛況!

2020年4月19日上午11點,因新冠病毒疫情停擺3個月零3天之後,武漢樓市重啟剛需搖號。

自媒體“張濤地產觀”親臨武漢市中星公證處,見證了疫情之後的第一場剛需搖號。

武漢融創城C4-08號樓通過搖號隨機抽取80%即77套房源,供231個剛需無房家庭按照搖號順序優先選房,再現“3個人搶1套房”的盛況!

位於江夏區大橋新區辦事處柏木嶺村的融創城,在疫情之後,房價上漲758元/平方米,均價達到13000元/平方米,可依然無法阻擋熱情的剛需購房者。

對於武漢樓市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積極信號。


武漢樓市重啟剛需搖號,再現“3個人搶1套房”的盛況!

武漢市中星公證處搖號現場

一、事件分析

濤哥對這個信號進行如下分析:

1、人口淨流入的區域才能擁有“不降反漲”的底氣

近年來,江夏區承擔了光谷的部分產業外溢,就業崗位在逐年增加,吸引了周邊大量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是一個人口淨流入區域,上升勢頭明顯。

濤哥在搖號現場採訪後得知,此次武漢融創城的購房者大部分都是30歲以下的年青人。這個區域對於“新武漢人”而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正是因為擁有龐大的人口淨流入,武漢融創城才有“不打折”的底氣,房價反而上漲758元/平方米。

2、均價1.3W左右的項目受到疫情的衝擊極小

對於武漢的購房者而言,13000元/平方米的價格抗性不大。

隨著騰訊等知名企業的入駐,將為江夏區帶來一大批薪酬較高的工作崗位,年青人對留在當地長期發展有信心。

3、交通便利的樓盤更受歡迎

武漢融創城外擁有雙向十車道,而且地鐵8號線的軍運村站就在項目門口。

據武漢融創城的工作人員介紹,在黃家湖區域,融創城的交通極為便利,更受歡迎。

4、相信孫宏斌的投資眼光

在武漢解除封城之後,孫宏斌第一時間來漢,宣佈加大對武漢的投資力度。

據瞭解,融創目前在武漢的在售與待售項目一共有20多個,“重倉大武漢”不是虛言。

事實證明,孫宏斌的投資眼光確實有獨到之處。


二、樓市前瞻

那麼,融創城在疫情之後再現“3個人搶1套房”的盛況,是否預示武漢樓市將迅速走出疫情的陰影,恢復“中國樓市流量第一城”的風采?

據濤哥瞭解,自從4月8日武漢市重新開放售樓部之後,各大樓盤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狀。

就在前天,同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兩個項目負責人分別給濤哥打電話。

第一位項目負責人顯得信心十足,他說:雖然自己的樓盤的價格超過了17000元/平方米,但是疫情之後,售樓部裡的來訪客戶絡繹不絕,因此“不需要武漢出臺任何救市政策!”

第二位項目負責人就差沒哭出來,她告訴濤哥,自從售樓部開放之後,一個上門的客戶都沒有。她迫切地追問:“武漢市什麼能夠出救市政策?”

濤哥無奈,只能把她同事的話轉告給她,讓她一陣無語。

隨著武漢市600多個售樓部的逐一復工,濤哥預測:

武漢樓市“冷熱不均”的情況將存在一段時間。

1、首先從價格來看

均價1.3萬元/平方米左右的樓盤受疫情的衝擊不大,均價2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項目可能需要考慮優惠促銷。

2、其次從區域來看

人口淨流入大、產業豐富、配套較為成熟的區域,如光谷、江夏、後湖、常青、白沙洲、陽邏等,不愁沒有需求,受疫情的衝擊不大。

人口淨流入小、缺乏產業、配套稀少的區域,受疫情的衝擊較大。

3、最後從項目品牌來看

擁有大品牌的房企,尤其是像融創這樣在武漢投資開發了不止一個的大品牌房企,更容易獲得購房者的信賴。


三、總結

4月15日,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佈了《2020年1-3月武漢市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

從官方數據中,我們看到,今年一季度,武漢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11725套,銷售面積136.3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2.13%。

面對這個數據,一些業內人士發出疑問:2020年,武漢樓市還能連續第10次躋身全國商品住房成交前三甲嗎?

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的研究總監李國政先生認為,從過去3年的成交數據來看,武漢樓市每年第一季度的成交量僅佔全年成交量的15%左右,最多20%。

因此,只要人口大量淨流入、GDP迅猛增長的這兩個“基本面”沒有改變,即便武漢樓市因為疫情而錯過了“小陽春”,依然有希望恢復“中國樓市流量第一城”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