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美國了!華為先下手為強,芯片生產逐步轉單中芯國際

2020年後市場頻繁傳出美國可能會對中國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實施更多的阻礙的消息,所以華為現在要加速從臺積電轉單到中芯國際,來降低供應鏈遭到美方切斷的風險。


不用等美國了!華為先下手為強,芯片生產逐步轉單中芯國際

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


從2019年底開始,華為旗下的芯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就陸續把一些訂單可能已轉到中國境內的廠商了,要應對美國可能會採取的更多限制。我們先來看美國的限制條件“如果有用到美國的技術或設備的公司,想要供貨給華為,必須要取得美國的許可”,所以這可能也會變成臺積電再繼續供貨給華為的絆腳石。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中芯國際還是臺積電都沒有做出回應。但是據公開數據顯示:華為佔臺積電整體營收的13%~15%左右。實際要做轉移的訂單比例,大概在1%~3%左右。

對此,華為發言人表示:“訂單轉移是業界常見的事情,選擇半導體制造商時更加註重產能、技術以及交貨速度等等”。有半導體研究分析師認為,如果要看技術,看可靠性穩定性的話,臺積電才是全球第一個做5nm芯片的公司,中芯國際暫時是落後臺積電的態勢。

而另一方面的基頻芯片,在2019年的收益大概有209億美元的規模,尤其是5G的基頻芯片佔整體的收益比重是相當高,有比較高的獲利空間。

根據最新公佈出來的基頻芯片市場佔有率顯示:高通以41%穩居第1名;位居第二名的華為海思佔到了16%的比重,這是一個超前追趕的動作;第3名是14%的英特爾。


不用等美國了!華為先下手為強,芯片生產逐步轉單中芯國際

2019基頻芯片市佔率分佈


事實上在2018年的時候,第1名是高通,第2名是三星LSI,第3名是聯發科,所以華為海思現在是把三星和聯發科的半導體公司完全甩在後頭。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中國在發展半導體產業決心。

在5g基站方面也是如此,現在中國要大力發展的是5G通信基站。本來中國建造的基站設備主要也是來自臺積電的5nm工藝,但是現在也都在向國內半導體廠商轉移,預計最快在今年第三季度可以生產。


不用等美國了!華為先下手為強,芯片生產逐步轉單中芯國際

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


總體來看,華為的這次產業轉移最終受益的可能是中國半導體制造商,中芯國際或將成為最大贏家。美國的限制措施從側面壓制了臺積電,為中芯國際的發展贏取了寶貴時間。同時,如果能順利熬過今年,想必臺積電的5nm工藝所用的美國技術可能會繼續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