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

為什麼中華民族被稱為“炎黃子孫”? 我國的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更加精確地來說,是起源於黃河的各條支流,以及支流上再分出去的支流所流經的地方。在兩條河水相交的地方,往往會形成一個沖積出來的三角地帶,這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適宜人類的繁衍生息。

中華民族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

很久遠很久遠以前,那時文字還沒有產生,在黃河的一條支流渭河流域就分出了兩條支流。這兩條河,分別養育了姬姓和姜姓這兩個部族的人民,於是他們就分別用“姬”和“姜”命名這兩條河流。寒來暑往,春去秋回,也不知過了多少世代,姜姓部族中,出現了一位非常有才華與本領的人,他發明了好幾種可以用於耕種的農具,又親自把家鄉周圍的各種花草都嚐了一遍,看看它們哪些是能作為食物吃的,哪些是能當藥材治療族人疾病的。當然,其中有些植物難免有毒,他就靠嚼茶樹的葉子來解毒。他還教會人們用自己已有的東西去和別人交換,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其他東西,這樣他便成為後來商業貿易的鼻祖。這個傑出的人,被人們稱為“神農氏”,是姜姓部族的首領。在他的帶領下,姜姓部族欣欣向榮,而且與周圍一些部族建立了聯盟的關係,他被各部族共同尊奉為大首領。後來人們又把神農氏稱為“炎帝”,是說他的功績像炎炎的火光一樣,照亮了這片大地,給棲息在這裡的人們帶來了光明與溫暖。在後來的中國歷史朝代中,漢代被稱為“炎漢”,南宋建立後的第一個年號也叫做“建炎”,可見炎帝名號影響之深遠。

在距離姜姓部族不遠的地方,姬姓部族同樣在默默地發展壯大,他們也誕生了一位天生具有不同於常人的獨特稟賦的孩子,叫做“軒轅”。這個孩子剛剛出生不久,竟然就會說話了,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懂事,稍稍長大些,又非常聰敏好學。這個時候,炎帝神農氏早已去世,其部族首領也傳了幾代人,他們雖然繼承了“神農氏”的稱號,但已經沒有了祖先的美好德行,開始對自己統治下的人民暴虐相待,而且欺負結盟的其他部族,人們漸漸不堪忍受。這時已經成年的軒轅站了出來,組織起自己的族人與其他兄弟部族,一起反抗炎帝后人的部族。他們雙方在阪泉之野進行了交戰,大戰了三次才分出勝負,軒轅所領導的一方取得了最終勝利。之後,軒轅自己的部族、周邊的兄弟部族,以及戰敗的神農氏部族,都推舉軒轅為大首領。

中華民族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

於是,在軒轅的領導、教化下,這些族人過上了富足有序的生活。軒轅,又被人們稱作“黃帝”—根據後代的說法,黃色在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中屬土,位置居於中央,象徵著天下歸心,大家圍繞在以軒轅為中心的周圍,服從他的統治與領導。

古時人們喜歡穿黃色的衣服:隋唐時期,黃色曾經一度非常流行,唐高祖李淵開國後,便下令只許皇帝穿著黃色;宋太祖趙匡胤奪權登基叫做“黃袍加身”……這些可能都和“黃帝”所產生的象徵意義不無關聯。

這樣,在中華大地文明曙光初現之時,炎帝與黃帝所領導的各部族,在共生共長、交戰與交融的過程中,共同成為我們今天所能追溯到的最古老的祖先。所以,中華民族被稱為“炎黃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