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並明確指出, 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破解“三農”問題、加速推動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重大戰略舉措, 被莊嚴寫入黨章, 為我國做好新時代背景下的“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看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這一宏觀的政策背景,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國家層面針對三農問題出臺的發展戰略指導文件,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各級政府也在積極響應,截止2019年下半年,大部分村一級單位的已經開始了村一級的鄉村振興規劃。從表面看來,鄉村振興戰略還是按正常計劃往前推進,而且部分地方已經提前完成任務,似乎成效不錯。但是,如果深入的瞭解各地實施後的具體情況,發現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自己從事鄉村工作以來,參與過很多涉及三農的項目,見過很多的相關地方政府領導,也都與他們交談過,對於鄉村振興戰略他們都能夠對外說出頭頭是道的大道理,二十字方針到是都能倒背如流。可是在項目落地的時候還是存在了很多的問題。無一例外,各地方領導對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質內涵理解還是不夠透徹,一說到鄉村振興規劃首先想到的都是做旅遊,沒有特色資源的去花鉅額資金人為製作景點,有點資源的胡亂開發,土、壕、闊是很多村一級政府開發項目的顯著特徵。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鄉村不僅是一個生產糧食的地方,還是一個離大自然最近,可以康養休憩的地方,這正是鄉村旅遊“熱浪滾滾”的原因所在。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農村都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現在市場上都打著鄉村情懷來發展鄉村旅遊,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國農村最多隻有不足5%的農村具有賺取城市人“鄉愁”錢的可能。試想如果全國每個縣每個村都發展旅遊,誰去旅遊呢?如果每個景點都一模一樣,誰願意去看呢?發展旅遊首先要求要有當地的特色,最少在一個區域內的獨有的,這樣才有吸引力,而且特色必須是大家公認的,不是說你當地人自我覺得如何如何特別,而在外人眼裡並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情。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事實上,發展鄉村旅遊的最佳區域是都市圈環城休閒帶,即圍繞都市圈1-2小時車程內的鄉村。對於大多數遠離大中城市的農村,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如果沒有國家級或者省級旅遊風景區的依託,依靠重新的打造發展旅遊業的話,前景並不是樂觀,這些地方如果將旅遊業當作一項產業來抓,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的。當然,瘋狂砸錢也並非一點好處都沒有,遊客不來當地老百姓節假日走走也好,只是白菜花了牛肉價,而且顧此必然失彼,結果是納稅人當了冤大頭,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一想,只有5%可以發展鄉村旅遊。另外95%的村莊怎麼辦?出路在哪裡?細細理解鄉村振興裡面的20字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從字面意思以及排列順序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鄉村振興的根基是要產業的興旺,而產業是不僅僅是包括農業等第一產業,還包括第二加工業、第三產業旅遊服務業等,是三產融合的。產業興旺了,生活有保障了,這時候人們才會去考慮我們的村莊風貌、生態環境。而物質形態產業發展了、環境提升了,就會提升我們的精神文明,傳統優良鄉風,傳統美德。當我們的物質、生態、精神達到一定要求後,最終才能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這個目標,切勿本末倒置,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發展。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其實不難發現,我們有很多種路可以走,並不一定是要走旅遊這一條路。發展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當地特色、開發當地的優勢產品,發展旅遊僅僅是來服務於你的產業,最終的目的是使你的產業變得更強,知名度更高。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對當地進行深入的瞭解、分析。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大部分資源稟賦差的鄉村正在慢慢消失,未來鄉村發展越來越精準化,現代化、城鄉發展越來越融合,這是一個有機的循環整體,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思維。

鄉村振興——是否只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條路?

未來鄉村不僅僅是農村人的鄉村,也是城市裡的鄉村,我們既是規則的制定者,也是參與者。我們應該為鄉村振興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只要人人參與了,相信鄉村振興這一偉大目標在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很快實現。

作者 | 志飛

圖片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