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元年,哪些創業將迎第一波紅利?

驅塊屏 | 5G商用元年,哪些創業將迎第一波紅利?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人們的生活已經從2G“短信和彩信的時代”轉變為3G首次開放“移動寬帶”,然後開始習慣4G的移動高清視頻和網絡遊戲。可以說,中國近20年來最大的創業浪潮與移動通信系統的產生密切相關:從即時通訊軟件(QQ)、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到美國的群評、滴滴出行等基於地理位置的本地生活應用,從視頻網站(You Aiteng)到快手、抖音和其他短視頻應用程序

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5g營業執照正式頒發時,2019年被廣泛稱為“5G商用元年”。對於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5g能否像之前3G和4G一樣引領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創新的大好時機在哪裡,自然成為當前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通過採訪通信行業的專業人士和投資者,結合5g研究的相關專著,我們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5G來臨究竟對日常生活意味著什麼?

第二,在5G從起點向全覆蓋發展的進程中,哪些創業將會迎來第一波紅利?

5G究竟意味著什麼?

G是generation“代”的縮寫。從1g到2G,移動通信系統是從模擬電路到數字電路的轉變,芯片更小,信息處理能力提高;基於CDMA技術的3G實現了從語音通信到數據通信的跨越,首次引入了“移動寬帶的概念”,因此,手機不再用於打電話,而3G很快就轉移到4G,同時,它利用互聯網和電信網絡技術,擁有高速穩定的移動寬帶體驗。

簡而言之,1g是語音通話,2G是基於1g+電子郵件和網頁,3G是基於2G+平臺和服務,4G是基於3G+大容量內容

5g需要在“更快通信”的基礎上進一步演進,使通信達到高可靠性、低延遲的目標,同時承載大量終端。這將帶來一系列變化:

首先是5g基站建設密集。5g核心是解決多終端與基站通信造成的擁塞問題。最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案是增加基站建設密度。如果4G是一公里內建設的基站,負責一公里內手機與基站的通信,那麼5g單基站的覆蓋範圍就超過100米,從5g商用開始,可見的變化是:基站將密集,達到200-300米和100米的密度

其次,人們擁有更快速、良好和“健康”的網絡。隨著手機與基站距離的縮短,人們感受到與4G不同的網絡體驗:一是解決了建築干擾問題;二是大大增加了分配給每個人的帶寬。同時,介紹了基站的通信範圍,降低了功率,減少了基站周圍的電磁波輻射

最後,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

《浪潮之巔》作者、硅谷投資人吳軍則更傾向於將物與物、人與物都能聯網的事物稱為“萬物互聯”,認為它是“第三代互聯網”——第一代互聯網是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第二代互聯網是移動設備之間的互聯,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互聯,而第三代互聯網是以人為中心的萬物互聯,各種對象從孤立到連接、監控

5G第一波創業紅利降臨何處?

一個創業者想要在5G時代尋找新的機會,特別是在互聯網服務領域,在前幾代通信技術改革中,面對完全不同的創業環境,找到新的機遇。最大的不同是,歷史上第一次,服務需求落後於通信技術的發展

“在2G和2.5G的情況下,只能發送一些帶有小圖像的短信息和彩信。當時,基於固定網絡和PC機的互聯網服務已經是郵件、瀏覽器等大數據流的服務。移動通信技術落後於固定網絡和人們的互聯網需求。當時,移動互聯網的瓶頸是通信速度,一旦3G和4G網絡建成,第一個固定網絡的應用就直接轉化為移動設備。同時,手機音樂、視頻、社區、微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具有移動特色的服務也呈爆炸式增長,豐瑞資本合夥人楊永成表示,“當我們進入5G時代,在感慨躋身於世界技術前列的同時,我們對如何使用這個高速率通訊有了些許焦慮,大家一時找不到4G時代的剛需了。”

他提醒那些將5g視為新出路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在5g商業化的早期階段,這個速率可能是硬件設備供應商的盛宴,但在5g應用和服務方面,這個速率不會像3G和4G時代那樣具有爆炸性,特別是在互聯網服務的某些形式和領域以前存在,規模大。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耐力,等待新思路的出現、發展和成熟。”

雖然5g短期內難以爆發式發展,但楊永成對5g的長期發展仍持樂觀態度,“首先,儘管有聯合服務的層面,但5g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不會那麼緊迫。5g商用網絡的建設和運營對中國的科技和國民經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一件長期的好事,沒有理由不樂觀。第二,在世界範圍內,沒有一種通信技術比5g更適合中國國情和市場,沒有理由不大膽幹。”

有業內人士解析5g商機,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下半年現場應用

從縱向上看,5g相關的商機包括5g網絡設備中的各種微組件,包括設備、芯片等;其次是各種設備,包括手機、基站等;其次是圍繞5g網絡運行的運營商網絡;以及在5g網絡上運行的各種應用,如移動互聯網應用在to-C領域,工業互聯網在to-B等領域。

雲集資本副總裁鄭瑞庭對36氪表示,5g不是新的投資軌道,4G軌道是升級的。它的發展道路類似於4G時代。是否會出現類似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浪潮,還有待觀察。他認為,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期為5-8年。現階段5g裝備生產及裝備相關零部件企業分紅最早

鄭瑞庭說:“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完成區域性覆蓋後,隨著5G手機保有量提升,才會真正誕生5G的應用。”

以下是一些最先獲得5g商業紅利的公司——

1.基礎建設:5G器件和光通信企業

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近日在活動上表示:“中國會在7年時間裡建600萬個5G基站,要花1.2到1.5萬億。明後兩年是建設高潮。”

目前,5g網絡建設正在進行,芯片、射頻設備等5g設備企業自然最先受益。值得一提的是,光纖、光模塊等光通信產業進一步發展

“因為我們和基站的通信速率在增加,所以連接了很多物聯網設備,總流量也在增加。”吳軍認為光纖仍然是必要的,從事光纖通信行業的人是5g的受益者

2.娛樂領域:雲遊戲可作為,VR存疑

2019年被稱為5g業務和雲遊戲的元年。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在其2019年IFA主旨演講中稱5g雲遊戲是“他期待的用例之一”

雲遊戲具有直接在雲服務器上運行遊戲而不受終端限制的特點,這使得5g商用給它帶來了實際的幫助,因此在應用層被稱為“5G風口”。據騰訊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9月,全球共有152家雲遊戲公司,推出了30多個雲遊戲\\/遊戲流媒體平臺,其中中國有22家企業

最新消息是,12月18日,英偉達CEO黃仁勳正式宣佈與騰訊合作推出start雲遊戲服務,並打出了“讓好玩觸手可及”、“任何設備,想玩就玩”兩個口號。此前,網易雲遊戲平臺也在11月29日低調推出。目前,網易手機遊戲有40多款可供玩家選擇

另一方面,有輿論認為,曾經失敗的“風口”VR正在再次崛起。對此,楊永成認為,5g只能解決虛擬現實的部分數據傳輸問題,但如何處理數據,如何解決可穿戴設備的輕量化、舒適性、低功耗等問題,還需要在技術上不斷努力

3.工業賦能:AR的to B應用

在對虛擬現實產生懷疑的同時,楊永成對AR眼鏡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從市場需求和應用前景來看,他特別看好AR眼鏡相機的應用前景。許多受訪者認為,在5g使能到B的領域,工業級AR將看到成效

AR技術在工業領域有以下典型場景:遠程協助、員工培訓、操作指導、產品展示。其中,遠程協助是AR技術的典型應用場景,即通過AR技術,當設備發生故障時,遠程維護工程師可以通過AR眼鏡商的手機和車牌上的攝像頭看到設備故障,並通過AR眼鏡板的顯示引導設備附近的工人,從而降低工程師到設備本部的人工成本,減少機器的維修時間

隨著高帶寬、低延遲5g網絡的發展,2020年是工業ar的一年,但ar需要在硬件輕量化、交互技術人性化、操作系統研發等方面取得進一步進展,才能從工業領域向消費領域邁進

4.網絡安全:與5G同步發展

寬帶資本董事田遂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5G安全是5G生態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安全,就沒有5G雲網絡。”在過去,是病毒感染了你的電腦。在5g時代,病毒有可能感染駕駛汽車和正在使用的智能家庭設備。”

物聯網時代,互聯資產的價值越來越高,安全挑戰與日俱增。5g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保障網絡安全的關鍵基石,需要從發展初期就予以重視。因此,與網絡安全技術相關的創業項目將受到更多關注。以5g寬帶資本為例,其安全投資佈局包括核心盾、青藤雲、亞信安全等

驅塊屏 | 5G商用元年,哪些創業將迎第一波紅利?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驅塊屏,邀您共享錢程! (責任編輯:小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