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就未來的太空計劃來看,一是月球、二是火星、三是小行星帶,它們都是人類前往更深太空的天然跳板,可以磨練科技、儲備技術,為將來更好的探索利用太空做準備。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移民

可以想象,未來人類肯定會走出地球,前往新家園,這幾乎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情,第一步該去哪裡?火星還是月球?我想,優先的選擇還應該是火星,畢竟月球上的環境太過於惡劣,白天陽光直射溫度可以達到127攝氏度,晚上就可以冷到零下170攝氏度,相比較月球而言,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雖然沒有氧氣,但是在火星的極冠之下存在大量的水冰,這是一種水固結成的冰與沙土的混合物,位於地下1.6公里處,有的地方淺一些,儲量豐富。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冰層

有冰就代表有液態水,結合之前對於火星奇特的地表構造來看,這反映出在遙遠的火星古代,火星地表也被大型的海洋、湖泊覆蓋過,只是由於某些原因,火星失去了這些。

有科學家預測,如果火星地層之下的水冰全部融化,可以覆蓋火星表面達1.5米水深,這對於設想移民火星的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這一發現來自於對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器MRO傳回來的數據的研究。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改造

移民的第一大問題有了解決的方案,那就是讓火星升溫,至於升溫的辦法,有很多科學家給出了種種猜想設想,但實施的難度都非常之大,不是現代的人類文明可以辦到的。

要說對於火星移民最熱衷的名人,這就要數“火星狂人”馬斯克了,這位企業家曾表示在100年之內移民100萬人到火星上,他也表示在做這些事情之前應該先在月球上建立人類基地,因為月球是理想的火箭發射地,不僅重力小,而是還沒有大氣。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馬斯克

前面說到火星上有著大量的水冰儲備,這些都可以作為未來火星居民的日常飲用水,而獲得這些水並沒有什麼技術上無法攻克的難關,是可以辦到的。接下來就是火星磁場、大氣層的問題了。

火星只存在微弱的磁場,其實產生火星磁場的發電機效應早已停機,現在殘存的磁場來自於之前被磁化的遺留。沒有磁場可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磁場可以保護住一顆星球的大氣層不至於被太陽風剝離。

該怎麼來重建火星的磁場呢?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改造計劃

​我們知道磁場的產生來源於星體內核的發電機效應,這種效應是說:在星體的內核,溫度、壓力都非常高,就地球來說,內核溫度6000攝氏度,壓力是地面大氣壓的200萬倍,在這種溫度與壓力之下,內核中的物質有向較冷地幔運動的趨勢,而地幔中較重的物質也有向內核聚集的趨勢,正是這種對流運動產生了磁場,從而保護住了地球的大氣層,因而有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解決火星磁場的問題,有些科學家提出了比較大膽的設想,有的人認為如果用大型天體再次撞擊火星,說不定可以重新激發出來原本的對流運動,這樣就可以恢復磁場了。

還有的人認為,將大型天體搬遷至火星軌道處,充當火星的衛星,這種施加的引力作用可以使火星冷卻的內核重新加熱,實現對流運動。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磁場恢復

上面的這些辦法都太大膽了,人類目前也辦不到,還有一些想法具有實施的可能性,那就是在太陽-火星系統中的L1點上放置一塊強大的電磁鐵,由於此點是拉格朗日穩定點,且位於太陽與火星之間,這塊電磁鐵可以長期的停留在那裡,施加的屏障可以抵禦太陽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

後一種辦法就是創建人工的磁場了,在一座座人類聚集的火星城市處佈置人工磁場屏障,這種辦法也是眼下最容易實施的方案。

有了水,有了磁場,還需要有什麼呢?那就是氧氣、臭氧層。

人們原本的設想是在火星重新擁有磁場、表面水之後,將地球的藍藻帶過去,藍藻可是地球氧氣來源的功臣,沒有藍藻的付出,我們也不會擁有今天的人類文明啊。

還有的想法是瘋狂在火星上建立化工廠或是其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工廠,先把大氣層撐起來再說,雖然話很直接,但是不無道理。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城市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土星五號的設計者馮布勞恩曾經就設想過登陸火星的計劃,並且事先準備了可行性的預案,但由於後面的種種原因,包括阿波羅計劃的終止、政府財政停止了撥款,太空探索熱情下降等諸多原因,馮布勞恩的偉大設想就被掐滅了。

而如今,人類的太空探索熱情重新燃起,此時的世界上,已經不是當初美蘇獨霸太空的時候了,現在各方勢力雲集,就看誰能拔得頭籌了,太空的大航海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太空大航海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