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馬太效應,提升認知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表面看起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類似,但是實則它只不過是“平衡之道”的一極。

打破馬太效應,提升認知


說到馬太效應,會提到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片子的初衷,是想真實地呈現階級壁壘、社會流動性之類的問題。選取了精英階層、中產階級階層、普通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孩子,每過七年去重新看他們的現狀。我們看到,精英階層的孩子從7歲開始的觀念和普通階層就有巨大的差距,往後的人生髮展也確實不出人意料。普通階層的孩子大多沒有上大學,中產階層,結婚很早,人生很早就固定在了普通階層中,甚至他們的孩子也很少有上大學的,人生軌跡與他們並沒有太大不同;而精英階層,從小的道路非常清晰,一步一步,名校畢業,踏入律師之類的職業,孩子也是名校,就算年輕的時候彷徨過,優越的背景也使他們彷徨之後依然有機會重新迴歸富裕的生活。

打破馬太效應,提升認知


如何打破階級固化的唯一方法,改變觀念,跳出現有圈子,提升自我認知,到精英階級接受思維沖刷,不斷更新和迭代認知範圍。

任何一種現象都應該研究他背後的邏輯:馬太效應的底層邏輯,改變觀念(認知),改變環境(到精英階級改變圈子接收更為先進的觀念)。

因此我們能給孩子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和管制,而是觀念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