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她應該是《歌劇魅影》——倫敦《每日鏡報》

音樂劇《歌劇魅影》是英國著名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他與《貓》、《西貢小姐》、《悲慘世界》並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音樂劇《歌劇魅影》改編於法國作家加斯頓·勒魯的同名小說《歌劇魅影》,這部音樂劇自從1986年在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成功後,到現在已經在全世界27個國家,145個城市上演超過了74000多場,有超過1億3千萬的觀眾觀看,平均上座率為99%,高於任何一部電影或戲劇。

她獲得過超過50個戲劇獎項,包括3項奧利弗獎,1項倫敦標準晚報獎,7項託尼獎,7項戲劇藝術獎,3項外界評論圈獎。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音樂劇《歌劇魅影》用音樂元素與舞臺藝術,將小說中懸疑驚險的氛圍表現的酣暢淋漓,不僅把人物心理刻畫的細緻入微,張弛有力地推動劇情,而且完美地詮釋了這部經典之作,把這部劇推向了巔峰。

下面,我們從音樂元素來解讀這部經典鉅作。

01

歌劇魅影:現實與虛幻中的戲劇

音樂劇《歌劇魅影》是百老匯歷史上演出最久的一部作品,演出場次超過同樣出自韋伯的另外一部音樂劇《貓》,與改編於兒童詩歌的《貓》不同的是,《歌劇魅影》有著豐富、激烈、精彩的故事情節。

1、扣人心絃的愛情故事

《歌劇魅影》講述的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從小失去父親的克里斯丁是劇院中默默無聞的演員,一個偶然的機會,首席女演員受傷不能演出,克里斯丁用她天使般的歌聲贏得觀眾喜愛,成了劇院的新寵。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而默默教她唱歌的就是一直住在劇院地下迷宮的“幽靈”埃裡克,一個集音樂家、建築師、魔術師於一身的奇才。但是因為天生醜陋,他從小被父母拋棄,受盡凌辱,不得不戴著面具隱藏在地下室。

他被克里斯丁的善良和純真深深打動,想把克里斯丁佔為己有。

但是克里斯丁愛的是小時候的玩伴,英俊富有的拉烏爾,與此同時,克里斯丁又痴迷於“幽靈”埃裡克給她打開的音樂世界。

為了讓克里斯丁成為劇團的女主角,“幽靈”埃裡克一直威脅劇團,並製造出很多觸目驚心的事故。

最後,當埃裡克知道克里斯丁愛著拉烏爾的時候,他設下圈套,要挾克里斯丁嫁給他。

克里斯丁為了救心愛的拉烏爾,答應嫁給埃裡克。看到兩個彼此深愛的戀人如此痛苦,埃裡克明白,克里斯丁永遠不會愛上自己,於是成全了他們,留下披風與面具,自己從劇院永遠的消失了。

這個充滿傳奇與驚險的愛情故事,因為不同音樂形式的加入,使故事結構更為緊湊,故事情節更加扣人心絃。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2、不同的演唱形式

黑格爾說:音樂要處理的不僅有抽象的時間,長短比例,頓挫與強調之類,而且還有各種音質不同的聲音的具體空間。

韋伯音樂創作的特點就是非常具有開放性,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古典音樂,無論是民間流行,還是宗教特色,都是他運用的手法。

美聲唱法

《歌劇魅影》故事的背景就是發生在歌劇團裡,因此,為了突顯主題,美聲唱法是主要音樂元素。

整部音樂劇中,有大量的宣敘調、詠歎調,還有不少花腔女高音唱段。同名歌曲《歌劇魅影》的音域跨度非常大,採用男女對唱、合唱為主,加上管風琴的音效,營造出緊張興奮的氣氛。

尤其在歌曲最後,克里斯丁在埃裡克的引導下,陷入瘋狂,一個“啊”字的同一段旋律,不斷的升調,而且氣息非常連貫,聽不出換氣,女生最高音甚至到了high E,這對歌唱者的唱功有極其高的要求。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搖滾音樂

當搖滾樂與美聲相遇,一個聲嘶力竭,一個美輪美奐,二者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這樣大膽的結合,在《歌劇魅影》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不僅沒有不和諧,反而增加了緊張與衝突的音樂效果。

低音鼓的加入,烘托出神秘與詭異,然後在激烈緊張的絃樂中,抒情的詠歎調出現,急促的搖滾式節奏繼續為緊張的主題鋪墊。

到音樂的高潮,男女主人公盡情舒展,把感情發揮的淋漓盡致。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重唱

重唱是歌劇中必不可少的演唱形式。在《歌劇魅影》中,克里斯丁與拉烏爾和埃裡克的劇情中,運用了三重唱來表現人物心理,就像以歌言志一般。

比如在墓地,埃裡克與克里斯丁的二重唱中,加入了烏拉爾呼喚克里斯丁的聲部。

不同的演唱形式,為音樂劇錦上添花,而這些演唱方式對演員的要求極高,也正是這樣的創作,才使《歌劇魅影》如此成功。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3、經久不衰的唱段

黑格爾說:一部音樂作品如果來自深心,滲透著豐富的靈魂和情感,可以在聽眾的心裡引起很深的反響。

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很多歌曲如今都成為經典名曲,被人們廣泛傳播。

《Think of me》

這是一首小快板速度的詠歎調,是克里斯丁代替首席女主演唱的歌曲,是整個音樂劇的開幕曲。描寫的是一對戀人的依依不捨。

音樂緩緩進入,克里斯丁婉轉的歌聲,猶如在你耳邊輕輕私語,甜美的聲音唱出心裡對戀人的溫柔,也許因為第一次代替女主,還沒有足夠的自信,所以聲音有些小心翼翼。

間奏部分,音樂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管絃樂隊的加入,使氣氛達到高潮,克里斯丁的歌聲也隨之更加有力量,更加自如。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後面男生的加入與克里斯丁相互映襯,十分浪漫。最後部分,女生採用美聲唱法,完美收尾。

這首歌就像一股溫泉,不僅給克里斯丁帶來希望,也讓她感受到自己的魅力,她不僅戰勝了自己,更贏得了觀眾,是她價值的最好體現。

《The Phantom of the Opear》

這首與音樂劇同名的主題曲,是整部音樂劇氣勢恢宏,扣人心絃的歌曲。

音樂一開始,緊湊強烈的鼓聲和管風琴的聲音營造出緊張與陰森的氣氛,前奏結束後,克里斯丁的歌聲引入,一種娓娓道來,用心訴說的感覺,跟著“幽靈”埃裡克走在迷宮的通道里。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女生結束後,間奏進入,音樂比前奏部分更加激烈,隨後“幽靈”埃裡克的歌聲響起,他回答著克里斯丁的問題,就這樣一問一答,推動著音樂進入高潮。

後面是搖滾節奏加上電聲部分襯托的背景,兩人的聲音融合在一起,與前面的音樂形成強烈的對比。

克里斯丁天籟般的抒情女生加上“幽靈”埃裡克充滿詭異、野性的聲音,歌唱達到高潮。一邊是埃裡克的吶喊,一邊是克里斯丁的high E,情緒在兩人的相互襯托下,完全釋放,音樂被推向高潮。

正如黑格爾所說:通過音樂來打動的就是最深刻的主體內心生活;音樂是心情藝術,它直接針對心情。

這幾段經典唱段,更加豐富的表達了人物的心理活動,讓觀眾的情緒也跟著人物心理變化而起伏。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02

古典與現代的結合成就了《歌劇魅影》

與韋伯的其他作品不同,這部音樂劇體現著古典主義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完美結合,是韋伯音樂劇創作史上的經典之作。

1、動盪的年代滋養了藝術創作

小說《歌劇魅影》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的法國,由法國小說家加斯頓·勒魯創作。這是一部結合愛情、懸疑、恐怖為一體的小說。

當時人們都籠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恐怖中,各種藝術作品都在含沙射影的抨擊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

伴隨著戰爭,科學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都有了新的變化,對生活也有了一絲期待。音樂劇的創作需要迎合大家追求自由,自我的心態,開始轉移到大眾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上。

此時不止音樂,繪畫、建築、電影、文學等藝術領域都在湧現新生代流派的作品,

他們大膽創新,創作出很多具有強烈時代感的藝術作品,豐富了藝術表現形式,開闢了新的題材和領域。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後現代主義就是這個時代的衍生產物,她的作品開始打破求同的穩定模式,強調差異的不同,用一些虛幻的情節,混亂的邏輯表達人們對生活的反抗和對自由的渴望。

此時的音樂藝術節奏多變,經常使用不協和和絃,樂曲也缺少調性。

韋伯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變革中,他對音樂劇的創作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用充滿激情和想象力的曲調與流暢歡快的旋律結合,創作出富有浪漫基調的作品。因此他的音樂總能給人們帶來驚喜和刺激。

正如當代美國活躍的後現代主義者之一格里芬說:“如果說後現代主義這一詞彙在使用時可以從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處的話, 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種廣泛的情緒,而不是一種共同的教條———即一種認為人類可以而且必須超越現代的情緒。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2、韋伯不拘一格的創作手法

獲得戲劇託尼獎終身成就獎的韋伯,是公認的音樂奇才,他天馬行空的音樂想象加上大膽,富有張力的表現,使他的音樂獨樹一幟,成為音樂劇的時代符號。

《歌劇魅影》這部發生在歌劇院中,充滿懸疑的故事,正好給韋伯自由發揮的機會。於是他把歌劇元素與音樂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完美的結合,渲染了詭異與激情,浪漫與悽美的音樂氛圍,符合當時不同人群的審美需求。

韋伯在音樂創作中,打破傳統意義中不同音樂形式的獨立,讓不同類型音樂衝破界限,融為一體。

採用了古典、流行、現代先鋒派等手法,把歌劇音樂、古典音樂、搖滾音樂、鄉村音樂和爵士音樂等元素結合起來,不僅彼此相對獨立的發揮著獨有的元素魅力,更讓整部音樂氣勢恢宏,震撼人心。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不同於其他音樂劇中,音樂服務於劇情,韋伯的《歌劇魅影》是讓劇情服務於音樂,此時音樂成為主體,而劇情擔負著串聯旋律的功能,這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除此之外,韋伯在作曲中融入大量古典音樂元素,讓美聲輔助通俗的唱法,運用宣敘調和詠歎調的方式表現劇情,真正做到了交響樂團與電聲樂隊的結合,亦雅亦俗。因此,那些深入人心的歌聲,即使脫離劇情,依然沁人心脾,令人難以忘懷。

中央電視臺曾經評論韋伯,說他被譽為是當今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音樂劇作曲家之一,韋伯的天才創作極大的推動了音樂劇的發展,並且開創了音樂劇的新紀元。他所創作的《歌劇魅影》、《貓》、《貝隆夫人》和《日落大道》等一批音樂劇,不僅馳名全球、久演不衰,同時也為英國音樂劇奠定了世界性的聲譽和地位。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3、美輪美奐的舞臺

為了配合音樂劇的演出,《歌劇魅影》的舞臺從佈景到設計,從道具到結構都完美的營造著19世紀巴黎歌劇院的場景。

《歌劇魅影》的舞臺是個大黑盒子,裡面放著道具。舞臺上的樓梯,有的是代表著劇院大堂,有的是“幽靈”通向迷宮的升降機。整個舞臺充滿著異域風景。

從大吊燈、地下水道,迷宮、地下建築設施的結構與佈置,都非常逼真,富有神秘色彩。而且每一場景切換,地點變換,都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真假難辨。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尤其“幽靈”帶克里斯丁到迷宮的時候,舞臺煙霧瀰漫,蠟燭藝術品從舞臺緩緩升起,克里斯丁坐在“幽靈”的船上,穿過陰暗的通道,猶如正在划船一般。

還有“幽靈”殺死劇院男主唱,逃跑時讓舞臺噴出的火焰;演員謝幕時大吊燈下墜並且噴出火花……

這些充滿神秘色彩,真假難辨的舞臺效果,除了設計師的鬼斧神工,還要讚歎當時的舞臺技術,很多場景都是通過遙控器和電腦操作實現轉換的。這在當時的8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技術創舉。

因此,逼真的舞臺效果和對視覺聽覺的衝擊力,讓觀看演出的觀眾無不拍案叫絕。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03

《歌劇魅影》對中國音樂劇的影響

音樂劇是一門綜合藝術,音樂、舞蹈、表演等元素間存在著內在深層的交互關係,每一種藝術形式都在戲劇的統合之下。

音樂劇自改革開放以來,開始引入中國,目前,我國的音樂劇整體創演水平與國外還存在很多差距,但是在《歌劇魅影》的影響下,已經誕生了非常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音樂劇。

1、搖滾音樂劇《美猴王》

《美猴王》是我國首部搖滾動作音樂劇,他的製作和編排與百老匯風格一致,尤其採用《歌劇魅影》中搖滾元素的用法,並且結合中國民族化、本土化的元素,開創了中國音樂劇的新篇章。

《美猴王》改編於《西遊記》, 但是與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美猴王有很大的區別,這是一個融合了現代與古典,東方與西方的愛情觀、生活觀與文化觀的全新音樂劇。

首先在音樂元素上,每一段故事都配有不同的搖滾曲風,為了彰顯人物性格,在借鑑西方音樂劇傳統表演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以架子鼓、貝斯、電吉他、鍵盤等搖滾樂器元素,使音樂更有張力。而且,每一幕的高潮部分,都由打擊樂、琵琶、古箏等結合,形成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音樂表現形式,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除了音樂元素的創新,舞臺風格也極力得營造出那種身臨其境,亦真亦幻的效果,舞蹈、武術、雜技的加入,使舞臺更加豐富。

演員的服裝與造型上,鮮明的中國顏色和民族元素,表現出鮮明的環境背景,讓中國觀眾更加有親切感,其次,大膽的舞臺佈景,夢幻的舞美,搖滾節奏的音樂,生動得還原取經路上的奇幻與驚險,完全顛覆觀眾對中國傳統音樂劇的刻板印象,給人煥然一新的衝擊。

《美猴王》的導演羅啟仁借鑑西方優秀的音樂劇,立志推行先鋒音樂劇與其他藝術的結合,完全打破觀眾對美猴王固有的認知。這一創新,有褒有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第一部去國外巡演的中國音樂劇,《美猴王》得到了世界觀眾的認可,開創了國內音樂劇長期駐演的先河。

“中國國內現在進來的音樂劇比如《貓》等,他們僅僅只是從國外這樣引進來,而我們是想做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音樂劇,然後把它帶出去、推出去、同時也就把中國的文化推廣出去。” ——羅啟仁導演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2、中國音樂劇豐碑《二泉吟》

《二泉吟》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排演的音樂劇,以我國著名的演奏家阿炳的故事為創作基礎,講述了養女阿莉與民間盲人二胡演奏家阿泉的坎坷經歷。

這部音樂劇同樣借鑑和運用了《歌劇魅影》的創作手法,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受。

首先是音樂元素的多樣性。

既然是發生在江南水鄉的故事,那麼委婉悠長的二胡,應該是音樂劇中不可或缺的器樂,然後與現代、民族的元素相結合,利用傳統民族樂器的音色與西方樂器音色的不同,營造出不失時尚感的江南水鄉音樂。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其次在作曲風格上,素有“旋律王子”之稱的著名作曲家孟慶雲,在民族旋律中加入了音樂劇專屬的包括爵士、RAP、搖滾等現代風格的音樂,完美地詮釋了劇中人物性格,強化了戲劇的衝突場景。演唱風格上除了民族歌曲素材,通俗、美聲、原生態唱法融合在一起,使音樂劇更加飽滿。

音樂劇的舞臺效果也是非常關鍵的要素,《二泉吟》以江南水鄉為背景,舞臺上古鎮小城、小橋流水、荷風飄香,如詩如畫,觀眾彷彿置身於江南的百里畫舫,悠哉愜意,跟隨人物的生活環境,感受他們的心理活動。

孟慶雲說:“音樂劇的難點是歌曲與人物、歌曲與戲劇的結合,每個唱段既要符合人物內心,又要好聽和易於流傳。雖然是第一次創作音樂劇,但我已經在創作中找到了音樂劇的一些基本規律,這無疑是一次特別的收穫。”

這兩部中國音樂劇的代表作,在汲取西方優秀音樂劇的經驗上,無論在創作形式上,還是音樂創新上,都在力求打造出中國本土特色的音樂劇。他們的突破與成功也預示著中國音樂劇美好的前景。

《歌劇魅影》:7項託尼獎的背後,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04

尾聲

音樂,他是通過一些由藝術製造來為藝術服務的因素來活動的,他先要進行一種重要而困難的準備工作,然後才能使它產生音樂——黑格爾

《歌劇魅影》一直以來被譽為音樂劇皇冠上的明珠。除了韋伯巧奪天工的多種音樂元素的創作,更得力於古典歌劇元素與現代流行音樂的完美結合,以及創作者的精心製作,是音樂劇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對我國本土音樂劇的創作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是世界音樂劇的標杆。

如此風靡全球的音樂劇,你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劇院,身臨其境的感受她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