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第一印象的暗示力量強大

圖/來自網搜

本文引用了第一印象效應原理,闡述了對中小學生學習有很重要影響,歡迎轉發分享

題記

悟空問答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孩子是學渣怎麼辦?怎麼辦,能怎麼辦。如果天生不夠聰穎,那誰也沒有辦法,如果天生聰穎,但孩子從小沒有在學習上找到自信,從一開始學習知識沒有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只能說家庭教育要負一定責任。如果一開始上學就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那成為學霸的可能性就很大。不要等到成為了學渣再問怎麼辦?

一、第一印象效應的定義

第一印象效應,也稱為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人際交往中主體信息出現的次序對印象形成所產生的影響。首因效應指最先的印象對人的認識是有強烈影響的,會左右對此人以後的一系列特性所作出的解釋。

二、第一印象效應的理論闡述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人類在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顯著的影響作用,它是由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種心理傾向,許多人習慣稱之為"第一感"。

第一印象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

對於這種因信息輸入的順序而產生的效應的現象,理論上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為,最先接受的信息則易受忽視,信息加工粗略。總的說來,大腦處理信息的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很難改變。雖然我們的第一印象不一定正確,但是會帶來強烈的心理暗示,一般都會有兩種導向:比如我們認識一個人,其之後的行為與我們最初的判斷相符時,我們會加強第一印象。如果之後的行為與我們的最初判斷不那麼一致時,通常我們會相信第一判斷,而且主動為對方後來做出的那些不相符的行為尋找各種理由。

三、第一印象效應案例

1、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起的作用。

2、《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當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喜,又見他傲慢不羈,更覺不快。最後,這位廣招人才的孫仲謀竟把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龐統拒於門外,儘管魯肅苦言相勸,也無濟於事。眾所周知,禮節、相貌與才華決無必然聯繫,但是禮賢下士的孫權尚不能避免這種偏見,可見第一印象的影響之大!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3、80後小時候看過很多經典電視劇電影,比如《射鵰英雄傳》黃日華版、《神鵰俠侶》古天樂版、《笑傲江湖》呂頌賢版、《楚留香》鄭少秋版等,還記住很多經典角色:孫悟空六小齡童版、賭神周潤發版、喬峰黃日華版、和珅王剛版等等。這些印象先入為主,已經深深紮根於80後內心深處,之後再翻拍的無法與他們心中的經典相提並論。這也是第一印象先入為主起的作用。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四、第一印象效應對中小學生學習的影響

第一次學習新知識產生的印象很重要。尤其是對某個知識點理解的正確性和全面性。作為過來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如果對某個知識點理解的非常透徹,遇到此類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這以後將成為自己的強項。如果對某一個知識點理解不夠正確或不全面。在考試中遇到利用這些知識時,總是覺得沒把握。要不不得分,要不得不全分。這以後就成為自己的弱項。而且一個人的強項和弱項會持續很長時間。尤其要針對弱項,第一次沒有學好,凡是遇到類似問題都有一種"怵"的感覺。因此,考試中一般都會選擇先做會的,然後蒙不會的,最後解決模稜兩可的。如果不徹底解決第一印象問題,可能導致兩種極端,強項越來越強,弱項越來越弱。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偏科,在同一科目裡也存在強項和弱項。這對考試要總分的大背景下是極為不利的。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強項和弱項對比

在學校通常有這樣一個現象,尤其是高中階段,一般復讀班的學生考不過應屆班的學生。在考試正常發揮的情況下,很多復讀生第二年考試提分往往不多,上升一個檔次更是非常難。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高三第二學期一開始基本已定性。再複習也起不到很大作用,只是看臨場發揮波動。最近看頭條上說一個高考狀元,他的數學是強項,而在高三一年專攻弱項,數學一點都沒看,而高考數學是滿分。這些都是第一印象在學習知識中起的作用。

五、學習的第一印象怎麼形成的

學習的第一印象產生跟很多因素有關,學校教育,學生本身等。我們這裡只談家庭教育,希望給正在育兒的父母一些建議。假如孩子在學校考試差了,家長會有怎樣的反應,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有的家長暴跳如雷,嚴厲批評孩子。

有的家長漠不關心,隨便一句:跟我小時候一樣,學習不行,不是學習好的材料。

有的家長鼓勵孩子:這次沒考好沒關係,我相信你是最棒的,繼續努力,希望下次考好。

嚴厲批評孩子的,那要看孩子的性格,如果是強者性格,能克服困難努力學習,也會取得好成績;懦弱性格的孩子,可能懼怕學習,懼怕家長,懼怕上學,長此以往,可能厭學,甚至自閉。

漠不關心的教育,給了孩子成為學渣的心理暗示和理由。學習本是痛苦的,既然家長都默認了,孩子肯定不會去努力了,覺得在努力也白費。

鼓勵孩子的教育,會讓孩子感覺的自己有能力學習好,給了正面的心理暗示。他會發憤圖強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為學霸的可能性較大。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以上所說只是統計規律,它反映了大部分人的趨勢,可能佔到80%。但是不是絕對的,也有小時候是學渣,長大了是學霸的,可能佔到20%。但是畢竟是少數。家長願意用20%的概率去賭孩子的命運嗎?顯然不划算。

六、怎樣利用第一印象:夯實基礎知識

如何夯實基礎知識,首先對於某個知識點來說,要注重理解的透徹性、正確性和全面性。怎樣做到?我前面講到五步法學習。做好課前預習,課上聽講和課後討論,聯繫實際生產生活與理解,一定要做到獨立思考和與同學討論相結合。然後做習題,最好把歷年關於此知識點的真題反覆做,來加深全面理解。其次是補齊短板,錯題集上的錯題就是自己的短板,就是弱項。做題加深理解,加深理解了再做題。按照這個過程千錘百煉。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總之,學習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對於外人來看,只看中結果,對於學子來說,必須注重過程。我們在每一個過程中,從一開始設立一個小目標。利用正確的方法逐個實現小目標,積小勝,得中勝,積中勝、得大勝。夯實最初的知識學習基礎,才是我們今後考高分的基礎。

第一印象對學習的影響,學霸學渣一念之差,家長要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