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最近常爸特別喜歡看一檔美國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叫Trevor Noah,我們叫他“崔娃”,就是下面這個精神抖擻的小夥子,也是美國當紅男主播。


由於喜歡崔娃的節目,進而就對這個人的背景和生活經歷產生了好奇,不看不知道,別想到崔娃這麼牛:

20多歲時,他成為南非第一批同時擁有白人和黑人粉絲的喜劇演員之一;


2017年和2018年,他兩次入選“紐約媒體35位最具影響力人物”,還被《時代》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也許你是因為這次疫情才知道他的,的確,這小夥砸天天懟自家總統特朗普,立場相當“客觀正派”,尤其那些調侃,實在很拉國人的好感。


“特朗普說這是外國病毒,好像這病毒不會說英語一樣。”


“現在美國比中國嚴重了,是不是要改名叫‘美國病毒’了?”


“在這個嚴峻的時刻,我們卻只有這麼個人(特朗普)。”


……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風趣幽默,聰明樂觀,正派磊落,堅守底線,這麼溫暖的人一定從小家教很好,不缺愛吧?!


誰知一查,對於他的過往人生,我只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地獄模式”


種族歧視,單親家庭,童年生活又窮又難。


有多窮?曾經好幾個星期,都靠吃蟲子過活!


有多難?親媽都不想讓外人知道有他這個兒子!


母子倆逛個街都要保持距離,媽媽還刻意解釋:“這不是我的孩子。”


平時很少出門,家裡來個人,他還要躲到床底下,不能讓別人看見。


長大後好不容易自己從南非奮鬥到美國,結果媽媽卻說,這事兒還不如9歲的弟弟當選學生會主席來得高興……


缺吃少穿,童年都在各種躲躲藏藏,這要是一般人,估計一輩子都要懷恨在心,痛斥原生家庭的罪孽了吧?


可這個崔娃,名利雙收後,卻專門寫了本自傳《天生有罪》表白老媽。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小時候被媽媽各種“虐”,長大後卻成了媽媽粉,怎麼回事兒呢?


這就要從崔娃的身世開始說起了。


混血兒的尷尬境地


1984年崔娃出生於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母親名叫Patricia,是科薩族人,黑皮膚,父親則是瑞士和德國混血的白人。


崔娃自傳的書名,其實就是在形容自己的出身:“天生有罪”。


崔娃出生的時候,南非正處於嚴重的種族隔離中,黑人與白人結合是違法的,可以說他是父母犯罪的鐵證。按照當時的規定,母親要入獄5年,而他則要進孤兒院。


為了保護三個人的安全,父母只能想盡辦法掩飾關係,所以才會有上面那些形似虐待的情況。


崔娃被關在屋子裡和躲進床下,都是為了防止陌生人或警察發現。


因為崔娃的膚色明顯更淺一些,媽媽在大街上遇到警察盤問,只能否認:“這不是我的孩子。”


崔娃想念父親,三個人只能隔著馬路遙遙相望,崔娃和母親在一邊,父親則在另一邊。想要靠近點,媽媽就要裝作傭人,崔娃才能和父親待一會兒。


有一次三個人一起去公園,父親走在後面慢了點,崔娃大聲喊:“爸爸,爸爸,爸爸!”父親只好驚慌失措地跑開了。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即使後來出來見人,崔娃也很尷尬。


黑人認為他是白人,排斥他:“你是什麼鬼?”白人認為他是黑人,看不起他:“你這口音是什麼鬼?”到了私立學校讀書,因為窮同學嘲笑他:“你媽媽怎麼不來接你呀?你家怎麼沒車呢?”


用崔娃自己的話說,他是在“不被愛”中長大的。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不被愛的時候如何自愛,是崔娃面對的第一道人生難題。而媽媽,用自己的智慧,給出了完美解答。


媽媽解救第一錦囊:你是自己唯一的度量衡


“Trevor這個名字沒有任何含義,因為人生不設限。希望你可以自由地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成為任何人。”


從一開始,崔娃的媽媽Patricia就沒打算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走尋常路。


雖然周圍的人大都只會說科薩語(南非11種官方語言之一,使用人數約16%),但媽媽為了讓崔娃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從小就教他英語(南非的嚴肅媒體、高等教育中使用的語言基本都是英語)。媽媽四處蒐羅各種書籍,所以家裡常常出現別人捐贈的圖畫書、章節書,以及其他媽媽能弄到的所有書。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媽媽在給崔娃讀書的同時,一直不忘鍛鍊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

“這對你意味著什麼?”

“你如何將它應用到生活中去?”


她不顧黑人限制,冒險帶崔娃去溜冰,去看露天電影,開車去鄉下兜風,去免費公園裡玩耍,在大樹下讀《聖經》。她唱《生日快樂歌》,從來不用原調,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曲調或者即興編造。


她告訴崔娃:“世界是你的牡蠣(The World is your oyster,意思是世界任你馳騁),自己的想法和決定無比重要。”她讓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黑人孩子,在精神層面上一點不輸給當地精英階層的“白人”——相信世界是自己的,應該為自己說話。


周圍的人都覺得媽媽瘋了,他們質疑:“既然他永遠不會離開黑人區,告訴他這些有什麼用?”


Patricia回答,“即使他從未離開過黑人區,他也會知道黑人區不是整個世界。”


在媽媽的影響下,崔娃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要堅持自己的想法。


這種“不讓他人影響我”的習慣,讓崔娃每一個選擇都基於“熱愛”,遵從內心。所以他總是能帶給人們新鮮感和驚喜,他的言論總是帶著國際化視野,這些都得以讓他在單口相聲和主持界脫穎而出。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除了教孩子如何獨立思考外,媽媽還教會了崔娃如何面對苦難。


媽媽解救第二智囊:所有不愉快的經歷都會變成人生故事


因為沒有錢,曾經有好幾個星期,家裡唯一能吃的東西就是一種類似曬乾的毛毛蟲。


崔娃忍不住抱怨說:“我們好苦啊!”


媽媽沒有掩飾,反而給兒子講起了自己的故事:“我小時候餓急了會去河裡撿點黏土吃,土能填飽肚子。然後再回家吃飯,一吃就飽了。”


她講得流暢自然,絲毫沒有怨恨,這讓崔娃也不好意思抱怨了。


把苦難當成故事,一直都是Patricia消解苦難的方法。


一天,Patricia遭到了來自前夫的槍擊,四發子彈,一發打中頭部。


崔娃接到弟弟電話的時候,驚慌失措,衣服穿反了也沒有發現。他手裡拿著車鑰匙,卻滿地找鑰匙。他像瘋子一樣跑到醫院,看見媽媽被一群人圍著,周邊都是血。那一刻,崔娃以為自己要失去媽媽了。


幸運的是,子彈避開了關鍵的脊髓、神經、大腦、眼睛,打到眼眶後轉向,切掉一塊鼻孔後,整個子彈就都飛出去了。她不需要進行大手術,只要一週就可以康復了。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一週後,看到媽媽在康復室裡,身上還插著管子,打著點滴。崔娃忍不住哭了。


媽媽:”噓,別哭,寶貝。”

崔娃:“不,媽媽你中槍了。”


媽媽:“不,想想好的方面。”

崔娃:“中槍有什麼好的?”


媽媽:“至少因為我鼻子受傷,你成了全家最好看的人啊!”


而這次崔娃卻一點兒也笑不起來。


事後,媽媽談及此事,說:“我不會為過去而哭泣……我與我的過去和解了。”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與苦難和解,把挫折看成人生故事,也成了崔娃克服艱難的辦法。


如今,他也可以把媽媽被槍擊的事情當成故事說給別人聽,調侃媽媽偷偷停掉了社保,調侃自己聽到私立醫院賬單時的糾結。


他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挫折都看成故事,比如約會失敗,就會安慰自己:“啊,我又多了一個節目素材。”


他把人生的經歷都看作自己走到今天所積累的財富:“所有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都變成了故事,所有那些未按規劃實現的事情造就了今天的我。”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用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這是媽媽送給崔娃最珍貴的人生禮物。


事實上,媽媽自己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媽媽解救第三智囊:身教比言傳更重要


Patricia出生於南非索韋託,那裡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貧民窟。在家裡人看來,她天生叛逆,無所畏懼,是個典型的“麻煩製造者”。


9歲時,她被父親送到了姑姑家,與14個堂兄生活在一起,一待就是12年。在這期間,她就像個傭人一樣照顧家庭,還時常吃不飽。就像她給崔娃講的,有時候餓瘋了就會吃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姑姑家附近有一所宣教學校。在這裡,Patricia學習了英語和閱讀,這成為她日後可以走出當地黑人婦女“宿命”的資本。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等長得足夠大了,她在工廠找到了一份工作,除了賺到錢每天還能飽餐一頓。那個時候,對黑人女性來說,出路只有三條:女傭、女工或娼妓。但Patricia沒有選擇任何一條。


她回到索韋託參加了秘書培訓課程,學習打字。21歲那年,因為“取消勞工限制”運動,黑人被允許在較低的職位任職。Patricia在約翰內斯堡一個大型製藥公司找到了秘書工作,後來還當上了經理。


崔娃形容媽媽的艱難“就像盲人開車一樣”。


Patricia也從不畏懼所謂的規則,看不慣的自己就去打破。就比如,生崔娃這事兒,其實是Patricia先要求的。崔娃爸爸並不同意,但Patricia堅持要一個孩子,還承諾自己撫養,不要婚姻。


事實證明,Patricia說到做到。她真的自己養大了崔娃,即便後來種族隔離制度被取消了,Patricia還是堅持:不想結婚。


Patricia對感情拿得起也放得下。第一任丈夫家暴、酗酒,為了愛情,她選擇了隱忍,還為他生了兩個孩子。可當Patricia對這段婚姻死心時,她也毫不猶豫地帶著孩子離開。


她還教育崔娃要善待女性:“你如何對待媽媽,以後就會如何對待女性。”


她沒有為了財富、名譽而選擇屈服,在崔娃眼中,媽媽只堅持內心所愛。聽到兒子在紐約紮根,最關心的也是孩子能不能幸福地活著,而不是能賺多少錢。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媽媽雖然沒有像崔娃一樣走出南非,走向世界,但她卻完成了從依賴到獨立、跳出原生家庭循環的蛻變,讓小小的崔娃就看到了即使生在黑人區裡,也可以過出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人生。


崔娃說:“今日我所能成就的一切,是被一代代人的肩膀頂起來的。”而這些人當中,媽媽一定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天天狂懟特朗普的美國當紅主播崔娃,出人頭地,全靠拼媽!

我們公號後臺經常會有粉絲問常爸,孩子出生在四線小地方,周圍的資源跟北上廣深沒得比,我們應該怎麼養孩子呢?


其實崔娃和媽媽的故事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崔娃的媽媽沒有把時間浪費在抱怨出身和相信階級固化這些事,為了自己和孩子,她懂得抓大放小,付出的都是實打實的努力;


沒有把孩子框定在大人的舒適區內,而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盡情探索世界;


沒有試圖向孩子掩飾生活艱難的真相,而是教給他們看待困難的視角,用樂觀消解苦難。


越是在底層,越需要讀書改變命運。英雄不問出處,到什麼時候都會是顛簸不破的真理,而現在的日積月累,日後也終究成為別人的望塵莫及。


崔娃說:“媽媽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機會的世界,但她仍在努力探索這個世界。”不能免俗地說一句,在今天,有很多機會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這麼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