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打馬球

一場來至於唐朝與吐蕃的高級友誼賽,運動員甚至有一個皇帝兩個駙馬,這配置放到任何時代都是頂配級別的。

這次友誼賽的主題是打馬毬(qiu同球,也被稱為馬球),這項運動在李淵和李世民時期就被提倡。

不過打馬毬根據文獻和考古證實,在東漢時期,就流行於大江南北。

馬毬直白點說,就是一種騎在馬上,用仗擊球的一項運動。

可以想象成一群人追逐足球的樣子,然後換成一群人騎著馬用木棍之類的,搶奪馬毬的樣子。

騎馬之間的碰撞,相比較足球也更加激烈,然而這可不是我們中國本土最先起源的。

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唐中宗李顯

靠譜點的說法是,這項運動起源於公元前525年的波斯(今天的伊朗),後來傳入吐蕃,最後才傳入中國。

偷偷告訴你,我們今天吃的菠菜,也是從波斯傳入的,最早記載是在貞觀二十一年,波斯人進貢給唐太宗李世民的,我們現在吃的菠菜在當時也是貢品,一般人吃不到。

言歸正傳,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這場比賽,其實是有原因的,而促成這項運動風靡唐朝的就是當時的皇帝,唐中宗李顯。

說起這個李顯和馬毬之間,也有一段淵源。

唐中宗李顯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用“命運總是顛沛流離”來形容他,一點都不過分。

他有個皇帝老爹,這一點值得高興,但是他又有個強勢的皇帝老媽

(武則天),這就有點不那麼幸福了。

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武則天

李顯最初好不容易當上皇帝,有心想要反抗一下這種家庭壓迫,結果被自己老媽給廢成王爺了,整天過的是心驚膽戰。

在被自己老媽流放出京城之後,李顯就帶著人去了房陵(據說如今的房陵黃酒,就是李顯帶過去的宮中秘方,加上當地特有的植物釀成的)。

在房陵度過了一段不算太差的時間之後,李顯也終於熬到了自己老媽年邁,這才有機會從新做自己的皇帝。

李顯經歷過這些事情之後,感覺自己挺不容易的,決定要對自己好一點。於是李顯就迷上了各種遊戲玩樂,其中尤其以馬毬最受李顯喜愛。

皇帝老大都喜歡的東西,大臣們也不好不喜歡,討一下老大的歡心還是有必要的。

這一點在唐朝之後的宋朝,太尉高俅就做的很好。同樣的道理,唐中宗時期的大臣們,也有這方面的想法。

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唐朝女子馬球隊

當時楊慎交和武延秀這兩個駙馬,為了討好老丈人,也是拼了命的練習馬毬技術,一時之間馬毬也可以說風靡整個唐朝上流社會。

李顯不僅自己喜歡,還喜歡向別人炫耀。

當時唐朝和吐蕃聯姻,吐蕃的使者到達長安之後,李顯就帶著吐蕃使者看了一場馬毬。

這場運動下來,吐蕃使者不同意了,心說打成這樣還好意思顯擺,弄的誰還不會一樣。

吐蕃使者就請求,用吐蕃的馬毬隊和唐朝來一場友誼賽。唐中宗答應之後,結果嘛,大唐的馬毬隊迎來了連戰連敗。

吐蕃人高興了,唐中宗李顯臉上有點掛不住了。臉可以不要,但是運動必須要贏,雖然口號肯定也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種,但是口號就行了,也不能太當真。

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唐朝男子馬球隊

李顯考慮一會之後,就派出了皇室的馬毬高手,一共四個人,其中就包括臨淄王李隆基(就是後來的唐玄宗)、楊慎交、武延秀(別問我最後一個是誰,問了我也不知道)。

這四人也的確都是高手,上場之後就連連取勝,壓著吐蕃人打,最後以唐朝大獲全勝結局,也算是揚了國威。

不過有個成語說的叫“玩物喪志”,李隆基成為皇帝之後,對於馬毬的痴迷程度絲毫不減,以至於後來的唐穆宗李恆也是一個馬毬迷,後來還因為打馬毬受傷丟了性命。

之後的唐敬宗也是不吸取教訓,日夜打球不理朝政,甚至還組建了專業的馬毬隊。在一次唐敬宗與馬球將蘇佐明等人喝酒時,唐敬宗被蘇佐明殺掉。

1000多年前的友誼賽,唐朝與吐蕃的較量,運動員包括皇帝和駙馬

唐玄宗李隆基

人家是“玩物喪志”這就是典型的“玩物喪命”。

作為一個皇帝,有點興趣愛好可以理解。問題是他們所處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職業還是皇帝,一言一行決定的都是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玩到這種程度有這樣的結果也是應該。

有點興趣愛好不奇怪,玩也能理解,但是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本來責任。

就像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玩就丟棄,養家餬口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也不能自己自己玩就丟棄。同樣的作為一個皇帝,因為玩而放棄百姓,早晚也要玩完。


參考:《舊唐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