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在一部剧情电影中,摄影机的视角揣着最大的秘密——谁在看?在看谁?

戴锦华教授在评价《窃听风暴》时,用"视角"的问题去解释了电影的合理性,也带给观众们全新的观影角度和思路:

"对于一个故事片来说,主人公不仅仅是故事的主线,也不仅仅是意义的承担者,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成为视觉中心。"

所以,三个主人公都不是视觉主导的《窃听风暴》,在拍摄角度上"暴露"出一个问题——谁在看?

答案是:一个从未出场的"重要他者"(有可能是秘密警察)在看。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回到最近讨论度迅速升温的《饥饿站台》来说,部分观众们似乎忽略了"主角视角"。进一步讲,这部电影选取的"带本《堂吉诃德》进到监狱坑戒烟"的男主角,其实承担了整个故事的最大秘密——阶级,只是表象。


《饥饿站台》在情节中间穿插了几次主人公进来之前的片段,也交代了一些主人公的背景。但整部电影主要讲的是:

想在监狱坑戒烟的主人公,见识到监狱的"进食制度"后,从抗拒到妥协,奈何在较低层差点被队友做成刺身,兜兜转转去到较高楼层后奋起反抗,最后宣告失败的故事。

如果这部电影只是想讲阶级的乱象、体制的病症、资源引发的斗争等问题,主人公可以更换——看上去,经常上上下下且战斗力爆表的亚裔女,能带领观众看到更直观露骨的监狱坑。而结局也可以通过少量的改动,和现有的《饥饿站台》重合,丝毫不会影响整部电影的"表达初衷"。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那为什么要将摄影机固定在一个手拿《堂吉诃德》,说话做事也很"堂吉诃德"的人身旁?这部电影除了现有的结论之外,究竟想表达什么?


从《堂吉诃德》说起:这本西班牙国宝级的小说,其主旨究竟为何?


在《堂吉诃德》这本书的诞生(1605年)前期,也就是1596-1602年,西班牙境内爆发了著名的"塞尔维亚大瘟疫",致死人数占据全国总人口的10%。

巧合的是,这本书的诞生年代,也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手拉手进行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时代。

一边是急速膨胀的国家形态,一边是无能为力的天灾瘟疫。这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势必会对其统治下的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意识形态造成

冲击——堂吉诃德作为一类人的代表,出现了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苏联电影《堂吉诃德》剧照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

痴迷阅读骑士小说的吉桑诺走火入魔,变卖家产后四处与人讨论和生活无关的东西。后来他甚至自诩为游侠骑士,要解救苍生的生活和思想于水火之中,"行侠仗义"的途中不断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最后他在临死前幡然醒悟,并立下遗嘱——一是给他的侍从一笔钱,二是把遗产过继给外甥女,三最值得注意:向以他的经历为素材的作者致以最深的歉意,因为他导致对方写出这种荒唐的书。在卸下这个最大的心理负担后,堂吉诃德安然地死去了。

400多年过去了,关于这本书的主旨至今也没得出个结论。有人说,堂吉诃德是时代的产物;也有人说,他是殖民主义的具象化代表。

本人更倾向于他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他的遗嘱代表着理想主义向现实妥协,而他的离去则意味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更迭交替。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那么回到《饥饿站台》这部电影中说,这部西班牙电影将本国压箱底的经典之作搬出来,可绝不仅仅是凑个书名或沾个人设那么简单。


跟随主人公的脚步,重看《饥饿站台》:到底是"饥饿游戏"?还是"理想主义历险记"?


一个生活富足的中年男士想戒烟,于是找到了"传说中"的监狱坑。所谓"传说中",就是主人公对监狱坑的认知片面狭隘到只透露出以下几个信息:一座有着绝对严格管理制度的监狱,顺利"蹲"完后可以得到一个证书。至于监狱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自己究竟要在里面待多长时间,他一概不知。

单从这段出发,像极了迷信各种机构的"朝拜主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我们这位条件不错的主人公,在只被允许带一样东西进到一片未知领域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本《堂吉诃德》。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在他进到监狱坑之后,也就是电影中的开头,重点的镜头语言出现了。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是眼眸的侧面特写。这意味着,观众并不是从主人公的视野进入场景,而是被动地在场景中观察主人公的遭遇和反应。

这个特写角度具有迷惑性,也具有指向意义。结合文章最开始的"谁在看?"和"看什么?"来说,观众的任务不是去看主人公看到了什么,而是去看有了主人公以后的场景中发生了什么


顺着这个思路和视角,我们接着梳理剧情。

最先震惊到主人公的并不是这座监狱本身,而是眼前的这位狱友。这是一个为了个电视直播,就能将电视机顺着窗户扔出去的选手——多疑、易怒、敏感,且特别喜欢说"显而易见"。

恰巧,在《堂吉诃德》中,主人公也有一位同伴,一位目光短浅且胆小怕事的同伴。和这位狱友相同的是,两者都是"出口即金句"且非常现实主义;不同的是,书里的那位很忠诚,监狱中的这位后来一度甚至要把主人公当做刺身吃掉。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但是狱友被反杀后,被想象出来的那个"另存在"则伴随着主人公走到了最后,直至电影结尾一起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这种处理方式,也影射了主人公渴望得到堂吉诃德曾得到的“忠诚”。


接着从主人公视角看电影。

看到一桌子残羹冷炙的他,一开始是下不去手也张不开嘴,饿了几天后也端不住架子敞开了吃,甚至还放飞自我和狱友"坦诚相见"地读书做游戏。

也就是说,在更换楼层之前,我们的主人公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只是这转变并未伤害到别人的利益,也没有导致自己受到伤害。后面剧情逐渐升级的冲突,加速了主人公改变的同时,也不断地试探着他的底线。


电影最后的他,就像《神曲》中所说的那样:

"当人们沉沦在苦难中时,往往没什么心思悲天悯人。"

所以他去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层6层后,有心思也有能力"从上管到下"了,于是闹出最大的动静并直接导致了自己和同伴的死亡这种行为,也就很好理解了。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但丁《神曲》地狱图,波提切利 绘


总而言之,他在中间的时候,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在较低层监狱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活下去,只有到了比较上层的时候,才将"打造理想国"这种想法付诸行动。

说了这么多,到底为什么选择一个"书呆子"做主人公呢?


结合主人公的特质,再看《饥饿站台》:这部电影的基调,其实是“讽刺骑士精神”


无论是书中的堂吉诃德,还是电影中的主人公,他们的身上除了具备肉眼可见的"理想主义"特质外,西班牙人一贯传承奉行的"骑士精神"也不容忽视。

那么所谓"骑士精神"究竟是什么?是蔡依林在歌里唱的"忠贞且不畏惧邪恶"吗?

纵观西班牙历史,最出名的骑士莫过于熙德——热血沸腾、敢于冒险的英雄主义。

在文学史上,《熙德之歌》和《堂吉诃德》也有着"首尾呼应"的关系——前者奠定了骑士文学,后者为其划上句号。

如此看来,带着"熙德之光"出现在监狱坑的主人公,却揣着《堂吉诃德》,下场也落得个不清不楚——拼死送上去的"信息",却只被人看见一根头发。所有的意义,瞬间烟消云散。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也像过山车一样:最一开始的不屑进食,后来的大快朵颐,之后开始杀人吃人肉,最后触底反弹发起"革命"。结局的"失败"是注定的宿命,也是赤裸的讽刺——理想主义的骑士们,尽最大努力也只能战胜自己。


  • 这位主人公,可以迅速适应中性的环境,并迅速和不同类型的个体打成一片;
  • 他有着最柔软的人性和最神性的悲悯,在没有监督也没人认识他的情况下,仍会毫不吝啬地将善意给一个陌生女人;
  • 哪怕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面对和自己当初一样理想化的人,他还是会选择伸出援手......

即便如此,仍掩盖不住一个在他身上的烙印,同时也是理想主义骑士精神的"后遗症":缺乏同理心&

习惯性的“想当然”。

  • 所以他不懂得"天生"占据无限资源的上层人,为何极端浪费,又不考虑下层人的感受;
  • 所以他无法理解下层"人吃人"的现状和心理,就算他也曾有过2次强烈的求生欲;
  • 所以他到死还是对所谓"智者"提示他们的"信息",抱着极大的希望,至死不醒。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也许就像朱光潜评价《堂吉诃德》所说的那样:

"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唐·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

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唐·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

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唐·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变化的时代,注定了骑士的消亡。


而主人公最爱吃、后来被比喻、最后终于看见的"蜗牛",在这部电影中也有其独特的隐喻:除了背负很重的保护壳(理想)、行动缓慢、牙齿超多却没有任何杀伤力、可以一年不吃东西却要在被吃之前彻底清理——除了又坚韧不拔的希望等正面含义,脆弱到不堪一击也是一层意思。


除了“阶级”,电影《饥饿站台》还想表达什么?


那么从阶级呈现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固然可取。但如果结合它的国家背景、镜头视角,还有人物细节等诸方面元素,"骑士精神的消亡"或许更贴合《饥饿站台》的本意。

而它留给我们的思考也像"站台"一样,从上到下,都经得起推敲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