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體很難,走不下去時,不妨回頭看看初衷


做自媒體很難,走不下去時,不妨回頭看看初衷

前段時間,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運營公眾號的女孩,行文風格俏皮溫暖,我挺喜歡,便關注了她的公眾號。

公眾號剛起步,粉絲人數太少,文章的閱讀量最多也不過兩百,不過她在其中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開通了公眾號,督促自己寫文,每天寫文很難,但是我知道我可以堅持下去,我相信我做的到。”

因為這句話,每當我想看點什麼的時候,總是會打開微信,搜索她的公眾號名稱,看一看她今天有沒有更新文章。

我同她一樣,關心著她的公眾號的發展,同時也盼望著堅持耕耘能有所收穫。

今天晚上,我又打開了她的公眾號,她更新了文章,題目卻是《再見,再也不見》。

她說堅持了一個月,刪刪寫寫反反覆覆,可是閱讀量始終不見長,很累,就此停更。

很錯愕,我想過有朝一日她可能會放棄,但萬萬沒想到,這放棄來的這麼早。

我統計了她的發文量,一個月三十條推送,其中有十四條是不過百字的訴說和祝福,打上原創標籤的只有四篇文章,剩下的推送有轉發內容,也有重複推文。

我還記得清清楚楚她寫的那句篤定的話——

“開通了公眾號,督促自己寫文,每天寫文很難,但是我知道我可以堅持下去,我相信我做的到。”

可她已經忘記了。

做自媒體很難,走不下去時,不妨回頭看看初衷

有一位學姐,很喜歡寫小說,讀大學的時候,她花了很多時間在創作小說上邊。她每天都會寫一點,有時幾百字,有時幾千字,從不間斷。

我問她,為什麼要寫小說?有渠道發表嗎?

她回答我,沒有渠道發表,她也不認識小說編輯,寫小說純粹就是給自己看的。

日復一日,小說完結了,足足有三十萬字。她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修改小說,改到滿意後,她將小說保存了起來,沒有嘗試投稿,也沒有在同學之間傳播。

過了一個多月,她從網上得知小說可以發表在網站上,說不定還會拿到簽約。她對比分析了各類網站,選擇了一個貼近她小說風格的網站,將小說分章節陸續發表在上面。

她的小說沒有拿到簽約,甚至連閱讀量也寥寥無幾,她很失落,甚至有點兒懷疑自己的寫作能力。

難過了幾天,她突然想明白了。她把小說下架,繼續保存起來。我問她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突然下架小說?

她告訴我,她之前從來沒想用這篇小說賺一毛錢,當初創作這篇小說只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紀念高中生活,而是提高寫作能力。小說沒人看,說明她的處女作寫的不好,她還需努力。

三十萬字,花了很長的時間,沒有帶來一分錢的收益,從某種的角度看,她的做法得不償失,但是沒過不久,她又投入了第二篇小說的創作。

做自媒體很難,走不下去時,不妨回頭看看初衷


很多個人公眾號的運營者是文學愛好者,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想靠著運營和寫作才能實現經濟自由,也有一部分人,註冊公眾號時,只是單純地把它看成了一個能收藏自己愛好,承載自己情緒和觀點的平臺。

初衷不變質,也不會有諸多的焦慮和煩惱。慢慢地,原本只想有個平臺能讓自己抒發下情緒的想法變成了什麼時候我的粉絲能過千?我怎麼樣才能開通流量主?我要不要買一些閱讀量讓數據好看些?

目的發生了改變,其實並沒有什麼,能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養活自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錯就錯在,目的的改變讓一些人變得急功近利,丟掉了一顆平和的心。

他們太急於求成,原本一直在乾的事情由於沒有帶來預期的成果便心懷沮喪,以前寫文章自娛自樂無限歡喜,現在哪怕是心中排第一的文章,只要沒有閱讀量,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接二連三的挫敗感就讓他們打了退堂鼓,做出不再寫文章的決定。

可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個行業都是如此。一本名著,一篇爆文,一首詩詞,背後莫不是作者多年的堅持和努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還未利,又怎好奢求善其事?還是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走穩當了。跬步積多了,自然至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