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神科技“新主人”首發年報 未來走大健康產業之路

■ 金融投資報記者 楊成萬

4月20日,剛剛換了控股股東並由泰合健康更名而來的華神科技(000790),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5億元,同比增長17.6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63.23萬元,同比增長97.73%。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1元(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成都遠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收購公司部分股權事宜的為此,公司變更了工商登記,黃明良成為了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公司方面表示,未來,公司將以現代中藥為依託,以生物製藥為特色,走發展大健康醫藥產業之路。

業績:2019年淨賺6163萬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5億元,同比增長17.6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63.23萬元,同比增長97.7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067.71萬元,同比增長114.67%;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增長97.63%;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7.11%,同比增加3.36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6502.72萬元,同比下降39.64%;2019年末,公司總資產11.3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02%%;淨資產8.8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40%。

公司所屬行業為醫藥製造業,主要從事現代中西成藥、生物製藥的研發、製造和銷售。2019年,公司銷售額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10%以上的主要藥品包括:一是原國家二類中藥新藥三七通舒膠囊。公司擁有“一種三七三醇皂苷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的國內和歐洲專利,發明專利起止時間為2004年-2024年;二是鼻淵舒口服液。擁有發明專利——“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發明專利起止時間為2005年6月1日-2025年5月31日;三是伏立康唑片。

2019年,公司中西成藥實現營業收入6.41億元,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86%;實現淨利潤8852.47萬元,佔公司淨利潤總額的143.63%(因為公司鋼構產業及生物製藥產業均虧損)。

公司方面分析認為,2019年,在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醫藥分開分級診療、藥品流通“兩票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化藥註冊新分類、臨床試驗數據核查等監管政策的密集出臺,加大了醫藥行業全產業鏈優勝劣汰的競爭力度。

對於2020年公司將面臨的市場形勢,公司方面表示,帶量採購政策的實施推廣,同時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新的營銷模式飛速發展,從短期來看,將對公司業績產生負面衝擊;從長期來看,將推動公司轉型升級。

方向:向大健康產業邁進

黃明良花12億元用“債換股”的方式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後,公司接下來的“打法”頗受外界關注。而前不久公司召開的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給出了答案。

經公司董事會修改,並經公司股東大會審核通過的《公司章程》,確定了未來公司的經營範圍,其中包括: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生產、經營;中西製劑、原料藥的生產(具體經營項目以藥品生產許可證核定範圍為準,並僅限於分支機構憑藥品生產許可證在有效期內從事經營);藥業技術服務和諮詢,商品銷售(不含國家限制產品和禁止流通產品)等。

黃明良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四川作為中醫藥大省,在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大背景下,人們對醫藥的需求量將持續提升,醫藥行業長期保持穩定增長依然可期,但與之匹配的知名中醫藥企業還非常缺乏。

公司作為四川醫藥類上市公司,有責任,也有能力把公司主營業務做實、做優、做專業。公司接下來的發展一定堅持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持續優化產業運營模式,改善公司財務狀況,為公司核心業務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積極承接並全力推進新項目,將以現代中藥為依託,以生物製藥為特色,走發展大健康醫藥產業之路。

此外,公司股東大會同時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全稱及簡稱的議案》,公司全稱由“成都泰合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成都華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泰合健康”變更為“華神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