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 VS 創新者:國際視角下解讀DCEP和Libra的崛起

摘要: 數字人民幣在跟民營企業“搶飯碗”?Libra在白皮書2.0版本中做了一些“妥協”,傳統金融能買賬嗎?Libra期望與央行數字貨幣實現“無縫連接”,這種願景可以實現嗎?本期不得了對話從中國大陸、香港和美國的視角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

领导者 VS 创新者:国际视角下解读DCEP和Libra的崛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14日晚,兩張在社群中流傳的截圖顯示,中國農業銀行正在對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錢包進行內部測試。該跡象或表明,全球第一個由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即將迅速落地。

截圖顯示,中國農業銀行此次測試的功能包括收付款、轉賬、電子錢包查詢和管理。數字貨幣電子錢包可能與普通銀行賬戶直接關聯。此外,使用數字貨幣之前需要進行兌換,用戶將通過銀行賬戶付款,並將數字貨幣直接兌換到錢包中。

隨後,4月16日有消息傳出,央行數字貨幣將作為交通費補貼的形式,在5月發放給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員工。此消息得到了蘇州相城區某政府部門人士的證實,他表示,央行數字貨幣應用確有落地,此前已經收到文件,具體是金融監管局在負責。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领导者 VS 创新者:国际视角下解读DCEP和Libra的崛起

媒體報道的央行數字貨幣內測照片

關於CBDC的猜想不斷。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近日提出了一種自底向上的“兌換”視角:業務由底層客戶發起,客戶申請兌換CBDC並將其託管至代理運營機構。代理運營機構記錄客戶託管CBDC的明細賬本,為每個託管客戶單獨建立明細賬。代理運營機構收到客戶兌換並託管CBDC請求後,在收取現金或扣減客戶存款的同時,將等額CBDC記錄在該客戶明細賬下,然後向中央銀行繳回現金或扣減存款準備金,並以批量方式混同託管至中央銀行。

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這種全新的CBDC方案,可同時實現“管控中心化,運營分佈式”的目標。(鏈得得注:央行數字貨幣在市場中存在“DCEP”和“CBDC”兩種說法)

4月16日晚,Facebook發佈Libra白皮書2.0版,宣佈放棄公鏈計劃,除了提供錨定一籃子法幣的幣種外,還將提供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整個白皮書中都傳遞出一種訊息,即放棄之前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在穩健的合規框架中推出Libra。

此外,白皮書中還寫道,“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前景正在逐漸成為現實,協會希望將Libra支付系統進行升級以支持這些公共部門的創新,這也是Libra旨在實現的設計原則。”

鏈得得“不得了對話”第十六期邀請到(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及香港區塊鏈協會共同主席方宏進、 Sino Global Capital 首席執行官 Matthew Graham、MDT量數創始人及Measurable AI創始人黃何三位嘉賓來共同探討央行數字貨幣的新發現和全球主權數字貨幣的新路徑。

對話嘉賓: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香港區塊鏈協會共同主席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

黃何 | MDT量數創始人、 Measurable AI創始人

主持人:

仇楊濤 | 鏈得得執行副主編

精華摘要: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

1.Libra白皮書2.0版本中的一些“妥協”,首先傳統金融界未必會買賬;其次,這個妥協本身就失去了原來那種革命性的意義,流於一般的穩定幣,價值也就沒有這麼大了。

2.央行設計數字人民幣時希望它像普通紙幣一樣,不具有明顯的標記,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收存與使用;但另一方面,央行又希望能夠監控到錢的用途和流向,實際上最後糾結的根源就是錢包。

3.央行數字人民幣談不上是在跟民營企業搶移動支付,但確實有一定的可能性會衝擊商業銀行存款。

黃何 | MDT量數創始人

1.Libra白皮書2.0中提到,將新增錨定單一貨幣的穩定幣,這與很多地區的實際消費和轉賬場景更為接近,更方便Libra在不同地區先後落地。

2.央行數字貨幣跟 Libra 最大的區別是,發行DCEP實際上是增加 M2,而 Libra 是儲備一攬子或者是錨定一種最新的主流貨幣來發行,並不增加貨幣的發行量。

3.香港政府過去幾年一直希望推Fintech,但Fintech是一個非常敏感且需要監管配合的領域。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

1.華爾街的銀行對區塊鏈技術上演“冰與火之歌”:一方面,這些銀行害怕這項技術;另一方面,它們所做的一些創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要塞”而發起的“後衛戰”。

2.在美國,許多嘗試Fintech項目的科技公司都面臨諸多問題,金融領域顯然與他們的創新DNA不匹配。

3.本週Libra協會的聲明是對這次失敗的一個承認,表明自己希望能在一個不那麼野心勃勃的願景下重新啟動這個項目。

以下是鏈得得推出的“不得了”對話第十六期中,三位嘉賓的對話實錄。由鏈得得編輯後發佈:

仇楊濤 | 主持人:首先請方老師談談基於當前央行數字貨幣的種種猜想,你有沒有一些新的觀察?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央行數字人民幣可能沒有這麼快會馬上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現在也只是在央行內部測試,進展到了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間進行測試,還處於一個測試階段,它還沒達到實用階段,所以說距離馬上進入到我們的生活還有點遠。

關於Libra的最新進展,這與我原來在鏈得得發的文章中所做的預估是一樣的,Libra原來的特立獨行非常吸引人,是革命性的,但是不可能被傳統金融界所接受,所以它現在做出這些妥協。但是首先,傳統金融界未必就會買賬;其次,Libra做的這個妥協本身就失去了原來那種革命性的意義,流於一般的穩定幣,其實它的價值就已經沒有這麼大了,這是我的兩點想法。

仇楊濤 | 主持人:Libra在新版白皮書中做了四項關鍵修改:1、除了提供錨定一籃子法幣的幣種外,還將提供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2、通過強大的合規性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統的安全性;3、在保持其主要經濟特性的同時,放棄向無許可公有鏈系統的過渡計劃;4、為Libra的資產儲備建立強大的保護措施。黃總對Libra頗有一番研究,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黃何 | MDT量數創始人:Libra設計本身並不是面向經濟發達的地區,而是希望可以覆蓋經濟不發達的人口大國,比如越南、印尼、墨西哥、菲律賓、秘魯等加起來有數十億人口。這些地區人均擁有銀行儲蓄賬戶的比例非常低,但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並不比發達國家差。此外,這些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普遍不發達,甚至主權貨幣也不穩定,所以Libra一開始的設計是通過儲備並錨定一攬子主流貨幣的方法來發行。這裡我整理了一張圖,大家可以看一下。

领导者 VS 创新者:国际视角下解读DCEP和Libra的崛起

Libra白皮書2.0中提到,將新增錨定單一貨幣的穩定幣,注意這裡是新增,而不是取代之前的設計。錨定單一貨幣與很多地區的實際消費和轉賬場景更為接近,更方便Libra在不同地區先後落地,是一種妥協。

仇楊濤 |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Matthew分享一下對這兩條消息的認識:一是農行內測數字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將落地,二是Libra修改白皮書,新增錨定單一貨幣的穩定幣。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首先來看DCEP的最新進展,本週關於中國農業銀行(ABC)內側數字人民幣的消息透露出許多有用的信息,畢竟這是我們首次看到DCEP錢包可能的雛形,至少在界面展示方面會是什麼樣子。據我所知,ABC試點具體在深圳、雄安、成都和蘇州等地進行。

另外,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還有許多其他的試點也在進行中,畢竟DCEP並不是直接通過金融中介開展工作的,農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從流出的用戶界面(UI)來看,DCEP錢包包含掃描、接收、轉賬等功能,與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有許多相似之處。這裡我有幾個有趣的觀點:

1.DCEP越來越像是一種可編程的“智能貨幣(smart money)”,代幣化但又不是真正的區塊鏈;

2.DCEP的諸多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破除美元的霸權局面。目前除了依靠美元之外,用於全球轉賬的基礎設施都普遍過時、緩慢且昂貴,而DCEP正在試著將貨幣變得更加智能和快速,並且是建立在更少依賴於美元的基礎上。

仇楊濤 | 主持人:方老師,你如何理解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提到的自底向上的“兌換”視角?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先,央行數字人民幣測試目前是在一個正常的推進過程中,從內部完全封閉式的測試到開始跟一些社會大眾有接觸,並不是要突然要做一個大動作,所以大家不必對此有過多猜測。

第二點,這次農行錢包漏出可以說是一個失誤,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安排,後邊(農行)也澄清了,所以大家可以只把這當作一個參考。因為不同的國有商業銀行都對錢包做了不同的設置,而且在錢包方面,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之前也多次說過,允許其他機構做各自的開發,所以大家也不必認為數字人民幣一定就要以哪種錢包的形式來做接收和支付,這方面還是有一個很大的活動空間。

第三點,目前從央行的角度來看,它最大的擔心就是監管問題,也就是數字貨幣發出去以後,到底是誰在用、怎麼用。畢竟在這之前沒有過實際的經驗,所以央行希望一步一步在可控的範圍內去推廣。這裡其實有一些矛盾性的東西:一方面,央行設計數字人民幣的時候希望它像普通紙幣一樣,不具有明顯的標記,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收存與使用;但是另一方面,央行又希望能夠監控到錢的用途和流向。這樣來看,實際上最後糾結的根源就到了錢包這裡,到底是由國有商業銀行開發實名制登記的數字錢包供大家使用,還是允許民營公司自己開發通過下載就可以匿名使用的錢包。這實際上是目前在推廣數字人民幣的時候一個比較大的難點,也是我覺得央行要一點一點進行測試的一個主要原因。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關於這個問題我再往更深層次補充下,如果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普通人可以用匿名的數字錢包進行接收和轉移,倘若這樣的業務充分發展起來,就會存在一個前景,叫做商業銀行的去媒化或脫媒化。也就是說,商業銀行的作用會被大大的削弱,實際上變成了央行和我們每個人直接發生借貸關係。我們拿著錢,央行作為一個保障實體,相互之間進行交換,這又是央行不願意看到的一件事,因為央行希望充分發揮現有商業銀行在中間層的作用。所以目前就要通過不斷地測試來看到底怎麼安排是最合適的,也就是既讓國有商業銀行、各商業銀行發揮作用,又能保證持有數字人民幣的個人可以和央行直接發生聯繫。

仇楊濤 | 主持人:我補充一下,因為目前商業銀行主要以利息收入。如果照此設計,央行在考慮商業銀行的地位,但是DCEP在做脫媒的事情。那這中間的利益如何做權衡?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先要說明一點,央行數字人民幣是不存在利息的。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的數字錢包裡拿的數字人民幣是沒有人付利息給我們的,因為沒有放貸的過程,也就不存在利息這回事。商業銀行本來是把我們的錢存到自己行裡,在放貸之後收取借款方的利息,並把其中一部分給我們。所以這就是現在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就是如果央行直接跟每一個用戶發生了聯繫,就會存在去商業銀行的風險。

這個說起來大家可能一下想象不出來,我是60年代生人,在我小的時候,商業銀行和我們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就可以直接開戶,我們可以直接從中國人民銀行取錢去花,而工商銀行只對企業,建設銀行只對建設行業,和老百姓根本就沒關係,所以這個數字人民幣勢必對現有的銀行體系產生一個巨大的衝擊,但央行做事比較小心,它不希望這個衝擊存在某些不穩定的因素,所以央行現在只能逐步推進,以期找到一個平衡點。

仇楊濤 | 主持人:Libra白皮書2.0中寫道,“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前景正在逐漸成為現實,協會希望將Libra支付系統進行升級以支持這些公共部門的創新,這也是Libra旨在實現的設計原則。”黃總您覺得這是一種市場力量的“主動獻殷勤”嗎?我覺得這不會和“支付寶參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相關研發”一個道理,你覺得這是一種什麼關係?是Libra寄希望用市場力量去撬動法定數字貨幣這塊大石頭嗎?

黃何 | MDT量數創始人:首先央行數字貨幣跟 Libra 最大的區別是,發行 DCEP 實際上是增加 M2(廣義貨幣供應量),是在印鈔票,而 Libra 是儲備一攬子或者是錨定一種最新的主流貨幣來發行,並不增加貨幣的發行量,當然如果 Libra 能延伸到信貸領域,那就另當別論。

Libra 如果成功推廣應用,將使金融基礎設施未完善的地區失去發展金融基礎設施的機會,當地金融體系不再重要。另外,Libra 可取代第三世界國家央行(尤其是法定貨幣不穩定的國家)的角色,從而使當地法幣失去競爭力並進一步導致政府喪失鑄幣權。正因如此,Libra在全球各國都受到史無前例的監管,第三世界國家更是害怕,所以Libra想按照自己的理念強推的話肯定不可能。

DCEP 在全球是趨勢的話,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並沒有技術和能力去搭建這個系統。而這也是Libra的一個機會,本來進不去那些國家,但是可以從技術上幫助他們。Libra這麼做與其說是“主動獻殷勤”,倒不如說是曲線救國,撬開大門。

仇楊濤 | 主持人:方老師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我個人認為Libra白皮書2.0版本喪失了很多革新性:

第一、Libra如果不是一個錨定多幣種的穩定幣,就失去了做世界通行的流通數字貨幣的可能性,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倒退,因為原本Libra帶給大家很多的想象空間。

第二、Facebook本身有一個很大的bug,但大家都認為這是它的優勢,那就是Facebook平臺有二十幾億的用戶。其實這些用戶在使用Facebook時,所處的地理位置可以顯示,如果再有錢包,就會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隱私洩露。

仇楊濤 | 主持人:Matthew,從國際市場環境來看,你對各國央行在推行的數字貨幣有哪些認識?它們的影響如何?你看到了哪些阻力?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首先我認為可以把美國作為一個對比點,在央行數字貨幣方面,美國很可能會繼續作為一個追隨者。這也是顛覆式創新的一個經典模式,美國一直嚴重依賴於其世界領先的金融部門,即華爾街,但這些根深蒂固的利益受到了來自區塊鏈和加密技術的極大威脅,並且這些技術在美國政府間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所以從本質上看,這就是一個行業領導者與創新作鬥爭的典型案例。只不過這裡不是與一家公司競爭(例如書店行業被亞馬遜的創新擊敗),而是讓這種現象在整個國家層面上演。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我同意Matthew的觀點,美聯儲完全可以自己發行錨定美元的央行數字貨幣,根本不用靠Facebook的Libra。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說到Libra,毫無疑問,Facebook在美國和歐洲都聲名狼藉,這也是Libra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但這又涉及到另外的話題了。

而關於美聯儲,坦率地講,美國目前的領導層是十分倒退的。因為比起新技術,他們更願意支持大型煤礦。

同樣,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華爾街對美國政府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並且華爾街仍然將區塊鏈技術視作對自己商業利益的巨大威脅。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爾街的銀行會對區塊鏈技術上演“冰與火之歌”:一方面,這些銀行害怕這項技術;另一方面,它們所做的一些創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要塞”而發起的“後衛戰”。所以,創新者又陷入兩難的困境。由於華爾街是美國最強大的商業力量,因此這些銀行在政府間的遊說能力也不容小覷。

總結一下,在數字貨幣方面,我認為美國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保持追隨者的狀態,但如果Biden在今年晚些時候的選舉中獲勝,說不定美國迎頭追趕的幾率會大幅增加,因為民主黨實際上是一個支持科學與創新的進步黨派。但即便如此,金融領域還是會繼續發揮其強大的遊說力量,相較於其他領域,金融領域更加害怕區塊鏈技術。(有一點需要說明,這裡我提到的“區塊鏈”這個術語是將央行數字貨幣包括在內的,儘管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大多數央行數字貨幣使用的是分佈式賬技術而不是區塊鏈技術。)

另外,歐洲或許對央行數字貨幣持更加開放的態度,並且可能會在中期採取行動。但是與中國和美國相比,歐洲要更為保守,進攻性沒那麼強,行動上也會慢一些。

仇楊濤 | 主持人:接下來請方老師對Matthew提一個問題。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我認為Facebook要發穩定幣,最大的問題在於以往它對個人隱私保護方面做得非常不好,引起全世界的反感,你覺得Facebook應該如何與Libra切割,才能讓大家對Libra放心?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這的確是Libra需要面臨的主要難題。儘管Facebook是一個受歡迎的產品,但在歐洲和美國,許多人都不信任甚至是厭惡它。這主要是由幾個因素造成的:第一,隱私問題;第二,Facebook在其公開聲明中一貫維持不誠實的態度;第三,壟斷行為;第四,人們認為Facebook肆無忌憚地讓自己成為俄羅斯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個載體。

為了緩解這些問題,Facebook成立了Libra協會,並邀請一些有影響力的公司加入其中。但在人們眼中,Libra依舊是Facebook的一個項目,在我看來,這個觀點基本上是正確的。

其次,Facebook經歷的是“硅谷式”的技術創新,從這一點來看,Facebook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公司之一,但這在金融業是行不通的。因為在金融領域,你不能“快速行動,打破常規”,尤其在美國,金融業更是受到了嚴格的監管。

因此,許多嘗試Fintech項目的科技公司都面臨許多問題,金融領域顯然與他們的創新DNA不匹配。在我看來,Facebook肯定也面臨一些相似的問題。再進一步來說,數字貨幣是金融領域的一個顛覆性創新,因此更為敏感。這一系列因素讓Facebook的Libra項目舉步維艱,總結起來就是:

1)人們認為Facebook不值得信任;

2)在美國,科技公司很難向金融或Fintech公司轉型,並且監管機構對其持懷疑態度;

3)數字貨幣本身就尤為敏感,因為它涉嫌奪取國家的權力。

在此環境下,更不要說與各大洲的眾多監管機構和政府進行協調有多困難了。這也是為什麼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Libra的最初版本肯定會失敗。本週Libra協會的聲明更是對這次失敗的一個承認,表明自己希望能在一個不那麼野心勃勃的願景下重新啟動這個項目,並特別指出,自己更願意在現有的監管框架內工作,而不是成為一股破壞性的力量。

仇楊濤 | 主持人:接下來請黃總為我們講講從香港視角出發,當地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做的一些創新實踐,以及站在香港視角來看數字人民幣的社會意義。

黃何 | MDT量數創始人:說實話我並沒有在香港聽到太多關於 DCEP 的討論,雖然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但是人民幣本身跟老百姓關係並不大。

可以說,DCEP 跟香港最大的關係是,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會帶來機會。DCEP 如果實現像紙鈔一樣不記名,可匿名持有和轉賬,就間接的模糊了人民幣在岸和離岸狀態。當然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障礙並不是所謂的紙幣形式還是電子貨幣形式,而是外匯管制制度。

還有就是,相比於新加坡政府,香港政府在區塊鏈領域的政策出臺上幾乎沒有太多作為,或者推出明確的監管措施,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懶政政府。但有趣的是,恰恰因為香港政府的懶政,不明令去禁止一些行為或者推出新的政策來進行合規性監管,讓這個行業存在很多灰色地帶,而這些灰色地帶反而給創新帶來一些機會。

不少重要的區塊鏈公司,如Bitfinex、Tether、Circle 和 Bitmex 等都相繼在香港落地。正因為香港沒有監管,沒有立法,沒有指引,通常來說只要不面向香港用戶提供相關服務,香港政府就不會太多限制你。

只是最近香港政府出手了,出臺了一個STO資產交易所的牌照制度,要求相關公司需要向香港證監會申請1號和7號牌才可從事相關業務。1號牌和7號牌什麼概念?以監管傳統證券市場的標準來監管STO資產交易,且合規後只能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將散戶擋在門外,從而大大提高門檻。創業型公司只能紛紛退下。

另外,香港政府過去幾年一直希望推Fintech,但是Fintech是一個非常敏感且需要監管配合的領域。香港政府的懶政,既是好事也是壞事,這是一把雙刃劍,就怕在不該出手的時候出手。

仇楊濤 | 主持人:有觀點指出,“目前的央行數字貨幣與真正的區塊鏈沒毛關係,實質是一個以區塊鏈的名義來搶民營支付生意的政府項目”,方老師您如何看?

方宏進 |(香港)數碼動力有限公司創始人:第一,央行數字人民幣是不是區塊鏈技術,這要看怎麼定義它。它肯定是使用了分佈式分類賬的一些手段,並且肯定是數字化的,但它肯定不是去中心化的,所以我們不好跟幣圈的這些項目進行直接類比,看它到底是不是區塊鏈。

第二,央行數字人民幣談不上是不是在跟民營搶移動支付,因為它可能對現有的移動支付不會構成這麼大的衝擊。更多的我覺得應該緊張的是這些商業銀行,因為數字人民幣確實對沖擊商業銀行存款帶有一定的可能性。

仇楊濤 | 主持人:黃總怎麼看?

黃何 | MDT量數創始人:DCEP、Libra 和微信支付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首先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並不是金融服務賬戶,而是聚合的支付接口,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只能為已經有銀行賬號的用戶服務。微信支付之所以在中國能普及,得益於中國銀行儲蓄賬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都非常高,以及又不像發達國家一樣已經擁有完善成熟的信用卡生態。

Libra 和 DCEP 的使用和轉賬均可不依賴金融基礎設施,即用戶無需綁定銀行賬號即可持有或轉賬,央行還在糾結放開到哪個程度。(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App;來自於鏈得得“不得了”對話第16期;編輯/宋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