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之後怎麼過?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人生果實

在我們為學習、工作、生活奔波打拼的空檔,可曾想象過幾十年後的生活?兒孫滿堂?對影成雙?還是攜一人手,擇一城終老?

最近看了一部片子,叫做《人生果實》,講的是一對年齡加起來有177歲的老夫婦的日常,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平淡溫和。

老了之後怎麼過?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人生果實

"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這句貫穿整部片子的話,是兩位老人自給自足的過日子,住在老屋裡,每日在自家庭院鋤地拔草、撿落葉挖土豆、摘櫻桃梅子、採核桃柿子、做木工、熬果醬、烤蛋糕、打年糕,給筆友寫信,再騎自行車去郵局郵寄……一蔬一菜,一瓜一果全都自己親手栽種,果實成熟後也分享給親朋好友,認真的生活,從容的老去。

老了之後怎麼過?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人生果實

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似乎並非要與時間賽跑,所需要地只是去考慮如何能做的更好。就像奶奶說的,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人。而為未來的百寶箱蓄積能量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老了之後怎麼過?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人生果實

看完整部部片子,感慨這可以說是人生的終極理想了。

也許有人說,這樣的生活是建立在良好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但仔細計算一下,爺爺奶奶的日常花費並不高,他們的美好是因為認真對待生活的態度。

似乎那個年代的人對待生活都格外的認真。

在小區有一部分單元樓的一樓是帶一個小院子的,開春的時候家裡有老人的人家院子裡總會支起整齊的竹架子,秋天的時候收穫滿滿的果實,和隔壁小兩口雜草叢生的院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每次路過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母親也總是說,如自家也有這個麼個小院,一定不會給它荒廢了去,要在春天種上豆角,西紅柿,秋天栽下蘿蔔白菜,欄杆底下種幾株葡萄藤,夏天的時候搬個小馬紮坐在下邊乘涼……

比起忙忙碌碌,精疲力竭的我們,似乎上個世紀的人們更懂得生活。

老了之後怎麼過?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人生果實

什麼是真正的生活?只要我活著,我就會盡力而為。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不出挑也不顯赫,所以"從自己能做到的開始",一步一步的踏實前進,從容地、堅定地,面對愛人,面對生活,面對自然,面對年月,當我們老了時會發覺這就是最好的生活和愛情。

就像影片最後後製作人說的話:"能珍惜死亡才能珍惜活著的現在。"

老了之後怎麼過?不緊不慢,孜孜不倦——人生果實

希望當我們老了以後,生活也可以浪漫得像少年情人,林中小屋,四季瓜果,小鳥花貓,美味料理,過腳踏實地的煙火日子,有相濡以沫的長情陪伴。

希望我們都可以成長成一個包容又開闊的人,不鑽牛角尖也不輕易受影響,不敏感也不設置內心障礙,只是往自己喜歡的方向努力,希望在春天生長髮芽的不只是植物,還有我們那些堅持和好運。在等待疫情結束的日子裡也繼續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