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在最近的熱播劇《清平樂》中,有一個人,如果穿越到現代,可以身兼數職,化身詞作者、文學家、書法家、水利學家,可以當將軍,可以當大學校長,甚至還是慈善家。他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但是你肯定不知道範仲淹到底是怎樣一個千古大牛人,用“開掛”都不足以形容的人生,服務器都是他們家的。


范仲淹這位大牛太厲害,關鍵還不是某一方面厲害,是各方面都厲害。所以,我只好分類,從為人、為官、為學分開來說說。

一、為人。

范仲淹為人用幾個關鍵詞可以形容:正直、寬厚、硬漢、曠達、安貧樂道。

你很難想象這些性格可以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但是范仲淹這位老大是一般人可比的?望遠鏡都只能看到個小小的背影

一般人年少時鋒芒畢露,中年開始圓滑世故,老年就認命了

。范仲淹?不存在的,就是要堅持到底,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他曾寫過一首《靈烏賦》,可算是自己的一生的為人獨白,其中有幾句:

割而可卷,孰為神兵;


焚而可變,孰為英瓊。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一切割東西就捲刃怎麼算神兵利器?一燒就化怎麼算是美玉?寧可為民請命而死,不沉默苟活!

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這時候我自己瞬間想到另一個人,明朝的于謙,於少保,他的那首《石灰吟》堪稱是《靈烏賦》的衣缽傳人,詩的主人也用一生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我想:他們帶著決心寫詩的那一刻,絕不會平靜如水。

范仲淹進京第一個名場面:上書要求把持朝政的劉太后交還政權!範老大,你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為此事把舉薦范仲淹的晏殊都嚇得夠嗆。

如果你以為范仲淹是不知變通的迂腐老夫子那就錯了,他不是不通世事,只是不屑於妥協,因為你只要妥協一次,就再也無法堅持最初的信念

你以為范仲淹只是剛直、強硬的鋼鐵硬漢?他還是寬厚君子,疏放曠達的自在達人,

他在任何時候、任何位置總能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方式,真正算得上“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仁厚。他的兒子範純仁運麥子,遇到落難的石曼卿,把一船麥子都送給了他。回家見到范仲淹說了石曼卿的事,范仲淹問,為何不把麥子給他?範純仁才說已經給了,范仲淹聽了很高興。

你看,是不是寬厚長者的形象出現在眼前了?

二、為官。

范仲淹27歲開始做官,一直到64歲病逝,大大小小的官做過很多,當過郡縣小官,主導過“慶曆新政”,但不管在哪裡,都稱得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范仲淹是水利專家。“范公堤”至今還有紀念碑,他治理水患採用的“修圍、浚河、置閘”的措施被沿用到明朝。

他還是駐守邊塞的軍事家。仁宗當政時,西夏發兵攻宋,宋連敗三場,范仲淹臨危受命駐守西北前線,打得西夏“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范仲淹為官原則看他三次被貶的原因就知道了:

第一次,上書要求當時當政的劉太后交還政權,跟仁宗皇帝站一邊,被貶。

第二次,仁宗皇帝要廢皇后,范仲淹認為郭皇后無大錯不該被廢,跟仁宗對著幹,被貶。

第三次,上《百官圖》,禁止欺上瞞下,任人唯親,被呂夷簡排擠,被貶。

范仲淹為官不跟任何人站一邊,他只站在良心和道義這一邊

有意思的是,也許是皇帝信任范仲淹的為人,所以范仲淹被貶官去的地方都是名勝之地,還是范仲淹心境曠達,所以任何地方都是美不勝收的地方。

文天祥《正氣歌》中說: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滄冥…

范仲淹就是民族浩然正氣中最明亮的那一束,足夠光耀千古。

三、為學。

說到范仲淹的學問,想到曾經被逼著背誦的悲慘人生了嗎?

一般人有一首詩詞、一篇文章流傳下來就足夠吹半天牛了,畢竟能流傳下來的必須都是佳作。君不見,乾隆皇帝一生作詩四萬多首,你知道哪一首

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而范仲淹,如果是名句名篇就要背誦,我的天!你打死我算了!太多了!背不過來!

你以為有名句名篇就算了?不不不,范仲淹還開文壇風氣之先。范仲淹之前文壇風氣是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要的是婉約,要的是纏綿悱惻。

範老大寫什麼?寫的是家國情懷,寫的是邊疆將士,寫的是底層百姓。反對堆砌辭藻,言之無物的文壇風氣。要豪放?給你!要婉約?咱也不是不會寫!

把所有的作品搬上來實在太長沒人看,只列些句子,想看全文?自己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范仲淹作品”看看,背誦吧,少年!

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李清照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就是向範老大致敬的)。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他一輩子都是這麼做的,算得上他一生的自白。

“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最後,我就問你,這樣的范仲淹,值不值得你追?

最後的最後,我這樣一個無粉絲、無黃V、無名氣的人寫這麼一個註定沒有太多人看的文章,值不值得你關注?

從《清平樂》看追星:這位千古大牛人才是我們最該追的那顆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