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的體驗,讓你害怕了麼?窮,會讓人卑微麼?

第一次感受到窮是發生在讀小學二年級,開學那天媽媽讓我自己去學校報名,讓我告訴老師學費等爸爸回來就繳,因為我們班主任就是我們村裡的,我興高采烈地去了,但是沒料想到那個報名窗口就一個窗戶那麼大,所有人都擠在那,我一直沒排到那窗口,就一遍遍大聲地說“老師我要報名,錢我爸爸到時候送到你家” ,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家裡沒錢,我爸去外面借錢去了,不知道喊了多少遍,很怕報不上名,當時內心真的很急;還有就是泡泡糖陰影哦,小時候那些小朋友都會吹泡泡糖,我不會,因為從來沒買過,沒有一分零花錢,當別的小朋友去買零食的時候,自己就在邊上站著,有一種很不知所措的感覺。

第二次窮的感受是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跟著媽媽去賣米,那個買家住在六樓,那個時候城裡還沒有電梯,媽媽是霸蠻把那一擔米挑到六樓上去的,進去後結賬卻不順利,買家用他們的秤稱出來硬說我們少了半斤米,要知道我們家用的秤可是村裡最公正的秤了,平時鄰居家稱一斤的我們家的秤是稱8兩的,老老實實農民秤,又不是專門做生意的,賣米也是收成好多了吃不完拿出去賣換錢的。天知道那個買家家裡是什麼秤,我媽媽當時很氣憤,說家裡的秤可是老秤,最公正的,從不短斤少兩,在況且在路邊都稱好了,也講好了,挑到樓上了,又另一番說辭,當時聽那人說,不按我的秤來,那就不要,你挑回去吧,我當時還不太懂,都看到媽媽眼睛有點紅,沒說話,我當時大聲說了句,挑回去就挑回去,媽媽沒回答我,正巧這時候那人家裡進來了一個人,我一看,真就這麼巧,是我當時的數學老師,我叫了一聲“劉老師,這是你們家麼”,我還把這事跟老師說了,天知道我當時有多懵懂,以為老師會幫我,那買家就是她老公呀,後來還是以他們家的秤數去算的錢,從那件事後媽媽對老師有了偏見,說老師是這個世界上最摳門最會算計的職業,,我實在無言以對,不知道怎麼勸解她。

第三次印象深刻的窮,是高中畢業那年,馬上就要讀大學了,我是我們村那一屆唯一一個通過自己努力考上大學的人,媽媽說上大學了,又是大姑娘了,得買幾件新衣服,說家裡的魚塘裡面養了很多魚,吃不完,拿去城裡賣,想想自己那會太不懂事了,跟著媽媽去城裡賣魚,看著媽媽挑著魚,等著別人來買,大中午了魚還沒賣幾條,天太熱,又餓,只能往回走,走了很久走到一個賣衣服的店鋪前,媽媽給了我15塊,讓我自己挑選衣服,選了一件,媽媽把兩桶魚放在店前面等我,可巧了,那魚突然好賣了,賣了一條又一條,媽媽賣幾條魚,我就又去挑一件衣服,那賣衣服的老闆當時那瞅我的眼色,都有點奇怪 這是目前為止我經歷的三次窮的感受,不過可能當時閱歷少,沒覺得有多卑微,可能媽媽是體會到卑微了吧。

畢業後參加工作,目前為止倒是沒有再遇到特別窮的尷尬了,努力賺錢,開源節流,生活不易,內心滿滿正能量地面對生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