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區安和街道:巧用“三字抉”抓實土地拋荒治理工作

北湖區安和街道:巧用“三字抉”抓實土地拋荒治理工作

挖機正在拋荒的地裡進行翻耕作業。

北湖区安和街道:巧用“三字抉”抓实土地拋荒治理工作

翻耕機在地裡翻耕作業。

紅網時刻4月20日訊(通訊員 秦培凱 李麗華)有糧在手,心中不慌。4月19日一大早,北湖區安和街道下鳳村拋荒的田裡,挖機來回穿梭進行翻耕作業,轟鳴聲打破了田間的寂靜。

為深入貫徹落實各級“三農”決策部署,根據北湖區關於抓好2020年糧食生產工作要求,安和街道以治理耕地拋荒為突破口,在“宣”“幫”“效”字上下功夫,落實生產任務到組到戶,狠抓春耕備耕糧食生產工作,確保糧食生產穩定、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

做好“宣”字文章 群眾思想“活”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土地使用權人負有對標的物的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義務。使用權人在行使權利時,不得破壞土地,不得棄管、棄用。尤其是對於基本農田,更需要嚴格保護。”流動宣傳車在村組巷道進行巡迴宣傳。

為確保廣大群眾從思想“活”起來,通過主題黨日、下村講座等形式,組織村組幹部、廣大群眾認真學習各級關於嚴格制止耕地拋荒的文件、法規。利用信息員例會、村組幹部培訓班強化耕地保護教育。同時,採取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廣播講座、出動宣傳車巡迴宣傳等途徑,宣傳制止耕地拋荒的內容、範圍、要求,有效保護耕地,形成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大打耕地保護戰的共識。

做好“幫”字文章 群眾實踐“動”起來

“耕地拋荒,不僅是我們村的問題,在全區、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都不同程度存在。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向大中城市,在家務農的青壯年越來越少,導致農村勞動力不足。”下鳳村支部書記李滿蘭指著正在翻耕的荒地介紹。

下鳳村有耕地1400多畝,去年拋荒大概有60畝。為做好耕地拋荒治理工作,安和街道成立了助耕志願服務隊,幫我們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同時,聘請農業專家舉辦培訓班,為群眾提供農技培訓指導。

開春以來,街道舉辦農技培訓班3期,為群眾在復墾複種中提供助耕幫助190餘人次。

做好“效”字文章 群眾生活“富”起來

“我們採取以家庭承包為主,要求農戶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同時,大力推行土地流轉,培養種植大戶,鼓勵機械化、規模化耕作。街道負責人曹世立介紹,“對這些土地復墾複種表現突出的同志,我們在勞模推選中優先考慮,並在街道和村組進行表彰。”

安和街道通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創示範,抓典型,共創建耕地拋荒治理示範點3個,復耕複種育秧點4個。同時,將一些零散的拋荒土地整合起來,進行土地流轉,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組建了3個面積100畝以上規模的種植基地。

截至目前,街道拋荒的土地全部復墾複種,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又確保農民增收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