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縣:脫貧增收,五十家子鎮使出“牛”勁兒

既能脫貧致富,又能照顧家裡的病人,這是因牛脫貧的高志會養殖肉牛的初衷。如今,高志會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自家牛圈看看她的“搖錢樹”。在她看來,一聲聲高亢有力的“哞哞”聲,就是世上最動聽的音樂。

赤峰市林西縣:脫貧增收,五十家子鎮使出“牛”勁兒


今年45歲的高志會,是赤峰市林西縣五十家子鎮孤榆樹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4口人,大女兒常年在外地務工,小女兒在縣裡上初中,丈夫9年前因車禍落下了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2014年,她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既能照顧殘疾的丈夫,又能養家餬口,在政策的扶持下,高志會向銀行貸款10萬元,購買了5頭基礎母牛,經過5年精心飼養,現存欄肉牛達到了15頭。

“我養殖的肉牛是專門引進的雜交牛,10至12個月就可以出欄,每頭牛淨利潤4500元,這樣算下來,我家年純收入能達到六七萬元。我們村秸稈豐富,種青貯的也多,飼料不成問題。我計劃今年將養殖規模擴大到30頭!”高志會信心很足。

在五十家子鎮,像高志會這樣養殖肉牛的散戶有400多戶,其中貧困戶有267戶,5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有75戶,全鎮年出欄肉牛達到8000頭。近年來,該鎮全力推進肉牛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使出“牛”勁兒讓農牧民脫貧致富,傾力打造“肉牛之鄉”。

在內蒙古祥達瑞林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號牛舍,飼餵車正在一名員工的操作下,對牛舍內的1000頭牛進行投餵。“在我們公司,一人一車就可以餵養1000頭牛。”公司行政主管郎顯昱說。該公司是一家自治區級肉牛養殖標準化示範企業,在這裡,先進的設備、現代化牛舍、容量巨大的青貯窖、大型機械庫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存欄肉牛達到1萬頭。

據瞭解,該公司流轉土地7749.2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6人,每戶貧困戶每年可獲得土地流轉費3萬多元。公司還與684戶農戶簽訂青貯玉米種植合同,共計種植青貯玉米2萬多畝,收購農戶種植的青貯玉米8萬多噸,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每戶年均增收3萬多元。僅肉牛繁育和青貯玉米種植兩項,可實現年產值0.68億元。

為確保肉牛吃得好、養得好、育得好,全鎮圍繞“為養而種、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種養結合”思路,大力推動青貯玉米種植,2019年,該鎮種植青貯全株玉米麵積達4502畝,生產加工青貯玉米18008噸,全鎮近800戶農戶參與青貯玉米種植,其中貧困戶61戶。

赤峰市林西縣:脫貧增收,五十家子鎮使出“牛”勁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