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高三學生將免費領口罩,開學後進行30人小班化教學,實行餐飯打包、錯時取餐、分開用餐

自山東確定高三學生4月15日正式開學之後,很多家長開始關心開學後學校該如何做好防護?其他年級又是什麼時間開學?4月7日上午10時,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山東省教育廳等介紹了“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返校工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高中(含中職)學校畢業年級也就是高三,開學後原則上編班控制在30人左右,進行小班化教學;實行餐飯打包、錯時取餐、分開用餐。

另外,記者從本市一些高中學校瞭解到,青島局屬高中、職校將每天免費為每位老師提供2只口罩,每天免費為每名學生提供1只口罩。

島城高三學生將免費領口罩,開學後進行30人小班化教學,實行餐飯打包、錯時取餐、分開用餐


高三開學後進行小班化教學
發佈會上,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表示,山東高中(含中職)學校畢業年級4月15日開學返校。下一步要做好高中學校(含中職)畢業年級管理服務。原則上編班控制在30人左右,進行小班化教學,固定活動空間,實行餐飯打包、錯時取餐、分開用餐,推行“單流向”活動,保持學習生活“1米線”。
儘可能實行學校全封閉管理,所有學生、教職工和服務人員集中在校內學習和生活,學生住宿每間不超過4人,休息時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與校外人員接觸。確實無法實現全封閉管理的,對走讀學生通過統籌安排校車、定製公交、騎行、步行、家長接送等方式,實現“點對點”往返家庭與學校,提倡校內就餐或在家吃飯。要求校外住宿教職員工“兩點一線”上下班,呼籲學生家長減少社會交往活動,做好家庭防護,共同守護學生的健康安全。
據介紹,目前全省845所高中學校畢業年級開學兩週所需物資已經全部到位。邢順峰說,高三學生開學後,將上好學生“開學第一課”,組織全體返校師生員工進行疫情防控防護知識培訓和演練。嚴格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落實實名登記、體溫監測出入制度。強化師生和有關人員管控,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加強校園聚集性場所管理,做好通風消毒,嚴格控制人流。加強校內食堂和學生配餐管理,嚴格執行食堂操作規程和文明就餐規範,降低人員聚集風險。對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師生員工,第一時間採取應急處置措施。


初中學校實行市域統籌
“我省是教育大省,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77萬所,在校生1913萬人,教職工150萬人,人員分佈廣泛,流動性大,密集程度高,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很大。”邢順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省教育廳堅持慎之又慎的原則,並借鑑大多數兄弟省份的做法,採取分類分批錯時開學、錯峰返校的方式組織各級各類學校開學。根據安排,高三學生開學時間為4月15日。開學後學校將對高中畢業年級學生開展學情評估檢測,精準掌握學生居家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調整好教學方案,做好線上教學與開學後教學工作有效銜接。
在高中順利開學後,對初中畢業年級開學返校接續作出安排。初中學校畢業年級原則上按順延一週做開學準備。“順延一週不是說初三年級4月22日就一定開學,還要綜合研判各種情況來最終確定。”邢順峰說。
其他年級和其他學段學生的開學返校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區域風險等級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進行研判確定,及時向社會發布。高中學校實行省域統籌,初中學校實行市域統籌,小學、幼兒園實行縣域統籌。高校實行省域統籌,具體開學返校時間由各市與高校協商確定;部屬高校與當地省屬高校開學返校時間保持一致。其中,高校開學要報省教育廳核准。

我省防疫物資可自給自足
學生開學,需要大量防疫物資,該如何保障呢?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新生表示,學校復學需要的防疫物資主要有四類:口罩、消毒劑、洗手衛生用品、體溫計。據測算,首批開學師生和學校(高三年級)每天需要口罩93.46萬隻;84消毒液7.66萬升(或含氟消毒片3.81萬片);肥皂1萬塊(或洗手液1萬瓶);紅外體溫槍4280支,普通體溫計17.1萬支。到第二批開學(初三年級),師生和學校每天需要口罩230萬隻;84消毒液15.24萬升(或含氟消毒片7.61萬片;肥皂2.49萬塊(或洗手液2.49萬瓶);紅外體溫槍6222支,普通體溫計24.9萬支。
“即使不考慮學校已經為開學做了相關物資儲備因素,也不考慮在我省市場銷售的省外產品,單就省內生產能力而言,學校開學所需的上述物資完全可以持續滿足。”王新生說,截至目前,我省各類口罩日產能接近3000萬隻,日產量2000萬隻以上,其中醫用口罩800萬隻以上。王新生說,我省有84消毒液生產企業50多家,每天產量1000噸左右,摺合100萬升;洗手液生產企業14家,每天產量60噸以上,摺合60萬瓶。醫用紅外體溫槍生產企業3家,日產3萬支以上,普通體溫計生產企業3家,日產15萬支以上。目前,口罩銷售價格仍高於疫情發生前,但已經從最高時期的6~10元/只,回落到2.5~3元/只,其他物資價格與疫情前基本持平。
採取“兩點一線”生活模式
發佈會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立新表示,目前全省疫情防控形勢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斷拓展,總體處在平穩可控的低風險狀態,137個縣(市、區)均為低風險區。但是我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仍然較大。開學後,為保障學生身體健康,仍然需要全社會特別是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共同努力為學生創造安全的學習環境。
馬立新建議,一是不聚集、少接觸,學校教職員工、家長和學生要採取“兩點一線”生活模式,暫不參加各類線下補習、聚會聚餐和校外文體娛樂等聚集性活動,避免前往人多的場所,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接觸。二是勤洗手、戴口罩,準確向孩子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養成勤洗手、正確洗手的好習慣,督促孩子按規定堅持佩戴口罩、正確存放口罩。三是勤通風、重營養,要講究家庭衛生,經常通風換氣,提倡分餐制,保持清潔生活環境,要注意給孩子均衡營養,督促孩子適度鍛鍊、按時作息,提高自身抵抗力。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儘快恢復學習狀態。四是有不適、快就診,學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和學校各類工作人員如出現發熱、乾咳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醫,並按規定第一時間向學校和所在社區報告。學校也要對學生開展體溫檢測和因病缺課監測,關注每一名孩子的身體健康。

對學校食堂進行全覆蓋核驗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宇紅介紹,學校食品安全關係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將學校食品安全作為工作重點,不敢有絲毫懈怠。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春季開學與往年又有不同,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教育廳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積極研究措施。省市場監管局根據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點,結合本次疫情防控的要求,認真梳理了13條學校食堂的核驗細則,並明確了44條檢查要點,從制度建設、人員管理、環境佈局、設施設備、原料管理、清洗消毒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同時,通過視頻進行統一培訓,確保核驗工作規範、到位。
認真組織核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在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在開學前對所有學校食堂進行全覆蓋核驗。目前已按要求完成全省有畢業年級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食堂的核驗。省市場監管局還從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選派了100名監管人員,在省教育廳的統一組織下,正在對學校食堂開展抽查複核。
做好後續監管。在前期屬地全面核驗、省級抽查複核的基礎上,學校開學後,市場監管部門將對學校食堂落實以“學校自查、屬地季度檢查、省市兩級飛行檢查和督導檢查”為核心內容的四查制度,排除風險隱患,全力保障學生就餐安全。


半島記者 孫雅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