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短暫的虛榮,一生的揹負

《項鍊》的作者莫泊桑是19世紀後期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寫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說,在短篇小說方面的藝術成就尤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之稱。

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裡,有相當大的數量是描寫資產階級世俗生活、揭露資產階級道德墮落的。


《項鍊》:短暫的虛榮,一生的揹負

《項鍊》寫一個小職員的妻子馬蒂爾德因愛慕虛榮,向朋友借了一串項鍊去參加一次豪華的晚會,因項鍊丟失而造成的悲劇。通過這個悲劇,作者諷刺了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譴責了那個金錢萬能、以貧富分貴賤的資本主義社會。

小說中的瑪蒂爾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她雖然地位低下,卻迷戀豪華的貴族生活,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會,她用丈夫積攢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禮服,還從好友那裡借來一串美麗的項鍊。

在晚會上,瑪蒂爾德以她超群的風姿出盡了風頭,她的虛榮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可她竟然把借來的項鍊丟失了,在這種情況下,她只有隱瞞著好友,慢慢來賠償。


《項鍊》:短暫的虛榮,一生的揹負

從此,夫婦倆度過了10年節衣縮食的生活。在這艱難的積攢過程中,瑪蒂爾德的手變得粗糙了,容顏也衰老了。後來,她偶然得知了她丟失的那條項鍊不過是一條價格低廉的人造鑽石項鍊,而她賠償的卻是一掛真鑽石項鍊。就這樣瑪蒂爾德白白辛苦了10年。


《項鍊》:短暫的虛榮,一生的揹負


馬蒂爾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於她的出身,她的家庭,無法給她所想要的生活,她還要為了她那短暫的虛榮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但是這樣的結局不一定是不好的。

假如,項鍊沒丟。

她回家後會忘記酒會上的觥籌交錯嗎?令人興奮的榮光嗎?

當她看到貧困的家境,陳舊的房屋,她的心不會痛嗎?

她所面臨的可能是為了追求她理想中的愛情和生活,傾盡所有,背叛家庭,最後悲劇收尾。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慾望和能力的不相稱。

其實,人生從來都不是幻想,而是要腳踏實地,先努力了,等你有了能力再去順其自然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