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引子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許多次戰爭,但是這些戰爭在如今看來大多都屬於內戰,直至近代史中,中國才因為“閉關鎖國”等原因,導致中國無法正常與世界交流,無法吸收西方先進思想與科技,國力衰弱,從而遭受到國外列強的侵略。要說在近代史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戰爭,那莫過於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一共消耗了14年的時間。這場戰爭導致無數的中國士兵與百姓死於非命,損失的財產更是不計其數,對中國人民、社會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這14年間,無數愛國人士為了保衛國土,加入到抗戰一線,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將侵略者趕出國土。

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倭塚

戰爭是無情的也是殘酷的,許多人都在抗戰中失去生命,因此在我國國土上埋葬了許多當初的愛國烈士,當然也有不少侵略者。在中國雲南省西部的騰衝縣城就有一座國殤墓園,用於埋葬當時的愛國烈士,就在國殤墓園的旁邊還有一座“倭塚”,用於埋葬以藏重康美少將為首的日本侵略者,並且還有個跪著4個塑像。

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四個跪著的塑像


騰衝戰役

雲南作為中國的西南邊疆省份,“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在那個時期,這些毗鄰國家還是別國的殖民地。雲南有著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也成為了抗日戰爭中戰略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1942年,292名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雲南騰衝。在騰衝被日軍佔領之後,騰衝及其附近的省份紛紛建立了抗戰組織,並統一了抗日戰線,一同開展了搶運物資、救助難民、成立抗日聯合中學、協助抗日部隊開展游擊戰爭等一系列的活動。在騰衝被佔領五天後,中國正規軍預備二師進入騰衝境內,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遠征軍抗戰陣亡烈士紀念碑

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實施了騰衝反攻戰此戰歷時127天,經歷大大小小40多次戰爭,殲滅敵人少將指揮官藏重康美及100餘名軍官,6000餘名士兵。雖然此場戰役以中國軍隊勝利而結束,也繳獲了敵方大量的武器,但是也給我方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共有9168名軍官兵失去生命

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國殤墓園


倭冢

李根源將軍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及死難民眾,決定修建一座烈士陵墓,在經過衛立煌批准之後,國殤墓園於1944年開始動工,在1945年7月7日竣工落成。英雄烈士有了安息之處,但是曝屍荒野的6000餘名日軍的屍體卻沒有處理,如此數量的屍體堆積,很有可能會造成瘟疫。李根源將軍想了一個辦法,在國殤墓園旁邊建一座日軍塚,並將他們雙手反綁,以下跪的姿勢埋進去,而他們的下跪方向就是國殤墓園的方向,李根源將軍為其取名為“倭塚”。並且還相仿古人,在這座倭冢前建立了4座跪地向烈士陵園懺悔的雕像,為首的就是藏重康美。

跪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兵,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答應3個條件

跪著的塑像

日本方面知道後,多次對中國提出抗議,要求中國將其拆除,但是中國表示拆除可以,但是日本必須答應三個條件:

  1. 日本必須先拆掉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
  2. 日本必須承認侵略中國的事實,正視日本曾經犯下的錯誤,並且對這些錯誤進行公開道歉
  3. 以官方的名義鄭重向騰衝這座烈士陵園中安葬的9000多名烈士道歉

日本方面決不答應這三個條件,只是向我們表示可以對中國進行經濟補助,同樣的我國也不會答應,並且還表示除非日本答應這三個條件,否則這座“倭塚”會永遠保存在中國國土上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