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白銀資源


貴金屬白銀資源

目前已知銀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200多種,其中以銀為主要元素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60餘種,但具有重要經濟價值,作為白銀生產的主要原料有12種:自然銀(Ag)、銀金礦(AgAu)、輝銀礦(Ag2S)、深紅銀礦(Ag3SbS3)、淡紅銀礦(Ag3AsS3)、角銀礦(AgCl)、脆銀礦(Ag2SbS3)、銻銀礦(Ag3Sb)、硒銀礦(Ag2Se)、碲銀礦(Ag2Te)、鋅銻方輝銀礦(5Ag2Sb2S3)、硫銻銅銀礦(8(AgCu)SSb2S3)。

中國是銀礦資源中等丰度的國家。總保有儲量銀11.65萬噸,居世界第六位。我國銀礦分佈較廣,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區均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569處,以江西銀儲量為最多,佔全國的15.5%;其次為雲南、內蒙古、廣西、湖北、甘肅等省(區)銀資源亦較豐富。銀礦成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80%的銀是與其他金屬,特別是與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共生或伴生在一起。我國重要的銀礦區有江西貴溪冷水坑、廣東凡口、湖北竹山、遼寧鳳城、吉林四平、陝西柞水、甘肅白銀、河南桐柏銀礦等。礦床類型有火山-沉積型、沉積型、變質型、侵入岩型、沉積改造型等幾種,以火山-沉積型和變質型為最重要。從成礦時代分析,除太古宙和新生代沒有發現具工業意義的銀礦床外,自元古宙到中生代都有大中型銀礦床產出,其中以中生代形成的銀礦最多。

中國銀礦儲量按照大區,以中南區為最多,佔總保有儲量的29.5%,其次是華東區,佔26.7%;西南區,佔15.6%;華北區,佔13.3%;西北區,佔10.2%;最少的是東北區,只佔4.7%。

對此,本人以國內證券大數據數據資料全庫信息做如下分析:

首先關注具有銀礦資源的公司如江西銅業、華鈺礦業;

其次關注具有銀精礦的上市公司如銀泰黃金、興業礦業、盛屯礦業;

三是關注具有銀金屬量的公司如盛屯礦業、梅雁吉祥、銀泰黃金、四川路橋、興業礦業、雙塔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