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2019年4月10日,沖洗了兩年之久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公之於眾,這對於科學界還是媒體界都是一件大事。不料卻引來了一場黑洞風波。

4月11日,有網友發現在互聯網上瘋傳的黑洞照片被商業圖片網站-視覺中國網站打上了標籤,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並在旁邊標明諮詢電話。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這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熱議了網友們的熱議,因為這似乎代表著視覺中國有黑洞照片的版權,如是這樣,那之前使用這張黑洞照片的廣大網友和自媒體就將給視覺中國版權費。

並且有網友聯繫視覺中國的客戶代表,該客戶代表說,黑洞照片需要購買後才可以使用,圖片價格在1500-5000之間。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對此,視覺中國回應稱:“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視覺中國通過合作伙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之後網友們還發現,國旗、國徽,故宮、中國共青團團徽、八一軍徽等圖片也被視覺中國打上了標籤,而且明碼標價,並聲稱版權歸屬他們。然後共青團中央官微發微博:國旗和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視覺中國影像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之後百度、聯想、海爾、360、蘇寧易購、騰訊、海爾、小米、新浪、攜程,網易、鳳凰網等中企業藍V也紛紛在其官微下留言,進行聲討。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針對國旗國徽照片版權問題,視覺中國通過官方微博聲明,經網友舉報的視覺中國網站關於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經查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為平臺方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為此深表歉意。視覺中國已對不合規圖片做了下線處理,並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持續性的加強審核,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而且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也回應稱,這些照片很多都是供稿人上傳上來的,已經進行了撤銷版權聲明。對於“濫用維權、漫天要價”,柴繼軍則表示,因為未經授權使用圖片的現象非常嚴重,很少自媒體會主動來得到合理授權。實際上,到視覺中國這裡來獲得授權並不是特別高的價格,自媒體也需要逐漸培養起圖片版權意識。

你以為就這些嗎,NONONO,接著往下看:

有網友還發現,國外很多著名大公司也是他們家的。比如:可口可樂、奔馳,麥當勞、Facebook、IBM、VISA等等。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甚至韓國也是他們家的,哈哈哈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這也被網友們玩壞了,不得不感慨網友們的強大啊,哈哈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好了,笑過了,我們繼續接著看:

接著中央官媒們紛紛站出來說話了:

先是新華社發文稱:我們尊重版權保護,但如果打著版權保護的幌子做起了生意,怕是不太合理。

然後是人們日報:當版權保護成共識,沒人否認攝影作品有著作權,問題在於著作權是否真的成立?平臺有沒有淨化版權池?商業模式是否經得起推敲?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然後是新華網:“視覺中國”啥都是你的,對於此事,當事一方的自我反省是不夠的,有關部門還要介入做進一步調查,給公眾一個交代。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然後11日晚上八點多有媒體就發現視覺中國官網已無法打開,官方也未公佈原因。

再後來視覺中國就被天津網信辦連夜約談,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

對此視覺中國凌晨3點再度道歉:接受廣大網民和媒體監督批評,全面配合監管部門徹底積極整改。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看到這兒你以為被約談整改,再次發封致歉信就完了嗎?那你是想多了。

先是,ESO在回覆《每日經濟新聞》採訪請求時明確表示,ESO從未,也不能將他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且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ESO,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自稱是視覺中國代表的人聯繫過ESO。

哇,昨天還聲稱上線的黑洞照片已獲授權的視覺中國,今天就遭版權方打臉!這臉是打的啪啪響。

4月12日早上視覺中國開盤就無懸念跌停。

4月12日中午新華網“新華銳評”:【莫把版權變霸權】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的一場黑洞風波,結局令人大快人心


4月12日下午,天津市網信辦成立工作督導組進駐視覺中國網站,就存量信息、日誌留存、信息審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應急處置、技術保障等方面進行督導檢查,對相關問題隱患提出具體整改意見並指導督促公司整改,對失職工作人員提出處理意見,確保整改工作落地見效,不走過場。

好了,黑洞照片的引起的這場風波到這兒目前算是結束了。

但是,好多人就要問了,這張人皆見之的黑洞照片到底屬於誰呢?

先是參與黑洞拍照項目的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表示:一旦發佈了,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體上也可以看見,只要標註是哪裡來的就可以。

雖然武院士這樣說,但是黑洞照片版權方是誰?是否可以商用?還是沒有明確。

一是視覺中國聲明稱:“黑洞照片的版權歸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但是給黑洞拍照的(EHT)項目,是一個多國科學家合作的項目,由歐周、北美、南美、亞洲、非洲多國一共200多位科學家共同完成。而且黑洞照片並不是黑洞本身。它是經過八個天文臺採集數據,是科學家用兩年才‘沖洗’出來的。所以它的版權是屬於它的作者,或者相關機構的。因此,說黑洞照片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的也說不過去,因為這個項目不是它一家獨立完成的。

二是武院長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一句話:NASA是第一公佈人。而且美國是主導此次項目的國家,而歐洲南方天文臺最初只是收集了不可見的微波數據,並不是圖像本身。而黑洞照片本身是根據數據做了可視化處理、明暗處理、添色、驗證等等之後完成的。這也意味著NASA有發表權。而發表權,就是版權所包含的最重要的一個權利。

所以,可以說NASA是才是黑洞照片的版權人,或者第一版權人。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圖片公司保護圖片作品的著作權無可厚非,但是黑洞照片的版權並非視覺中國所有,並且把包括百度、鳳凰網、海爾等在內的一些媒體和企業標誌圖片,也當成自己的版權圖片,更把國旗、國徽等也蓋上自己的戳,並明碼標價出售,這種做法不僅“吃相難看”,更是堂而皇之越過了法律邊界,把版權保護變成了斂財工具,早已背離著作權保護的本意。所以,視覺中國被責令關閉網站整改,並被約談和督察組入駐企業督促整改。就一個字: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