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的身體檢查能檢查出癌症嗎?

水夫666


體檢現在很流行,意義在何處?需不需要定期體檢?答案當然是需要。但是的確很多人聽說,有些人剛做了體檢,沒過兩個月查出來癌症,甚至是晚期癌症。這又是怎麼回事?這其實不該體檢來背鍋。體檢只是一種形式,就跟看病一樣,同一個人,同一個病,在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生那裡診治,結果肯定不一樣。在鄉衛生院看病和在協和醫院看病,效果肯定不一樣。體檢也是一樣的。體檢有很簡陋的體檢,比如社區的免費體檢,只量一個血壓,查一下心電圖,查一個血常規,肝腎功能葡萄糖。這樣的體檢也就能發現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自然多數癌症都不可能被查出來。再稍好一點的兩三百塊的體檢,多做一個胸部X線片,腹部彩超,乳腺甲狀腺彩超,宮頸刷片等,或許可以檢查出中晚期肺癌、腎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等,但對於常見的早期肺癌,常見的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都可能被忽略掉。所以,首先如果是簡單的常規體檢,是會漏診很多癌症的。

那麼上千塊甚至幾千塊的體檢,是不是就能檢查出所有癌症呢?也不一定。稍微高檔一點的體檢套餐,一般是包括胸部CT檢查,全身的彩超,血常規血生化血脂全套,腫瘤標誌物全套,以及可選擇的胃鏡腸鏡等。這樣的套餐,對於癌症的檢出率的確會高很多,早期肺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腎癌等都可以被檢出,如果做了胃鏡腸鏡,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也很容易被檢出,基本上覆蓋了常見的十大癌症。但是檢查項目歸檢查項目,檢查結果又是另一回事。很多癌症並不是體檢項目直接發現的,而是通過體檢項目中的異常結果發現癌症的蛛絲馬跡,然後順藤摸瓜才進一步檢查,最後診斷癌症。所以,對於體檢項目的異常結果判讀,就十分重要。同樣的結果,如果提醒病人進一步做相關的檢查,可能就可以早期發現癌症,如果想當然地就對這些異常結果視而不見,那麼肯定就不能發現癌症了。目前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很多體檢機構,並沒有專業的診斷醫生,很多就是機器判讀結果後程式化的結論,體檢報告也說的模稜兩可,病人並不知道異常結果是重要還是不重要,需不需要進一步檢查。這才是目前體檢存在的最大問題。

簡單的結果,病人自然清楚,比如CT發現肺上有2cm的結節,傻瓜都知道要進一步檢查,或者彩超直接寫腎臟有佔位,考慮腫瘤,誰都知道要去專科看病。難的是很多腫瘤並不是這麼簡單就診斷了。比如尿常規,很簡單的檢查,如果發現有血尿,那麼需要專業的醫生來判斷是炎症引起的,還是結石引起的,還是膀胱癌引起的。如果簡單就在結論裡寫一個“尿中查見紅細胞”,那病人也不知道怎麼辦,較真的人可能會去醫生那裡進一步諮詢,多數人可能就不再理會了。又如腫瘤標誌物,很多人就知道一個“癌胚抗原”,因為裡面有一個癌字。對於其他的腫瘤標誌物,也不知道什麼意思。我看過很多機構的體檢報告,比如PSA這個指標,如果升高,體檢報告很多就這樣寫:PSA升高可能和前列腺疾病相關,建議諮詢泌尿外科醫生。很多病人看到這一句,可能就認為,我是老年人,老年人前列腺誰沒有點問題,應該不重要。所以往往這一句就被忽略了。殊不知PSA升高,很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徵兆,不可以掉以輕心。所以,國內其實很缺乏專業的體檢醫生,並且由於體檢人數眾多,就算體檢醫生,可能每天需要看上百份體檢報告,並且很少有體檢醫生和病人單獨交流解讀報告。所以很多時候不是體檢不管用,而是體檢的質量不過關。

此外,有時候病人也佔一定的因素。有時候體檢結果異常了,還是剛才說的,體檢項目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診斷癌症,只是間接徵象,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醫生也建議進一步檢查了。病人不當回事,認為體檢都沒有說癌,還要做什麼檢查,一定是醫院想多掙錢罷了。

所以,體檢對檢查癌症肯定有用。但是有前提。第一是正規的,高質量的體檢機構,第二是有針對性的體檢項目,這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家庭情況,生活工作習慣,平時的非特異性症狀(比如咽炎,咳嗽,便秘,胃疼這些常見症狀),根據這些來制定合理的體檢項目,體檢後對於報告的解讀,對於異常結果的病因討論,來做出進一步檢查的建議,並得到病人的配合。這樣的體檢才是合理的體檢,才是有意義的體檢。可惜這樣的體檢,對於普通人,在目前的各方面環境下,是不太可及的。上述的體檢,要麼是高昂費用的一對一VIP服務式的體檢,要麼是能找到某個專業體檢醫生花一定時間給專人設計實施的體檢。在常規的醫院或體檢機構,常規的病人,花常規可接受的費用,這樣的體檢至少在目前,可遇而不可求。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體檢不是萬能的,不能做到發現所有的癌症。

目前的套餐體檢能夠發現大部分的癌症病灶,比如甲狀腺、乳腺、肝膽胰脾、雙腎、卵巢、宮頸等部位的病變等,通過抽血查腫瘤標記物可以發現有可能患癌的線索等,但也有些可能遺漏。

一、和體檢套餐項目有關

目前的體檢套餐項目涵蓋了大部分的重要器官,但也有一些沒有包括進去,或者即使檢查沒有問題也不能完全除癌變的可能。

比如:目前的體檢一般不包括胃鏡和腸鏡,而胃癌和大腸癌的發現,胃腸鏡是最準確的檢查項目,所以,普通體檢不能發現胃腸有可能存在的病變;

而肺部的檢查,大部分的體檢項目為X線攝片,這種堅持方法雖然輻射較小,但對於肺部可能存在的早期癌症病灶,卻難以做到精準的分辨,容易遺漏。

二、和體檢醫生的水平以及經驗有關

這種情況最常見於彩超檢查項目,彩超屬於主觀性的檢查,檢查結果和操作者的水平、經驗、操作手法都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一些器官的早期微小病灶,有時就有可能出現遺漏。

三、和癌症的分期有關

早期或超早期癌症,體檢未必能夠發現,比如,一些早期乳腺癌或隱匿性乳腺癌,彩超檢查的敏感性就較差,所以,對於乳腺癌的早篩,目前國際上推薦的是X線鉬靶或核磁檢查。

基於以上情況,部分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在體檢的基礎上單獨做癌症篩查,比如:肺癌高危人群應該定期做低劑量螺旋CT、胃腸癌症的高發人群應該定期體檢查胃腸鏡等。


深藍醫生


首先肯定回答,體檢確實能查出來癌症的。但生活中有好多就是剛做完體檢全身健康,但是幾個月後發現癌症,還是中晚期。這個是和你體檢的價格有關,生活中體檢價格從100到10000多不等,所以便宜套餐就沒查癌症項目的。

1,癌症發生的過程

癌症的本質是基因突變,但是從亞健康到基因突變,從基因突變到突變累計,然後突變累計到癌症早期。從癌症早期到器官病變,從器官病變到癌症中晚期是一個5到10年的過程。

所以體檢完全在基因突變累計,癌症早期,器官病變,現在的醫療檢查手段完全能檢查出來的,只不過好多人沒檢查的。

2,體檢項目的區別

體檢按照檢查的深度分一般體檢,升級體檢和深度定製體檢。

(1)一般體檢:

一般的體檢就是我們最常規的,一般像入職體檢那種幾百塊錢,主要的就是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B超,X光。所以這種只能檢查出來癌症的中晚期,並且只是B超和X光能照的部,還必須是出現明顯的癌症腫瘤腫塊,或者器官變異嚴重才能查出來的。

(2)升級體檢:

升級體檢一般會檢查的詳細一點,比如女性增加了一個HPV,HPV是宮頸癌主要因素,這樣就能早早干預。女性增加更高級的陰式B超,這樣能查出宮頸或者子宮早期的病變。抽菸的男性增加一個肺的螺旋核磁共振,這樣也能發現肺部病變。愛大吃大喝的男性增加一個胃鏡,或者高級點的膠囊胃鏡,就能查出胃的早期病變。

升級體檢明顯好點了,都能查出早期的器官病變,但是費用一般在2000到5000之間了,一般稍微的白領才會檢查這麼多。

(3)深度定製體檢

這種算體檢裡比較高級的了,一般會檢查到細胞學或者基因的水平,一般叫腫瘤標誌物篩查。

A)比如女性檢查的:

乳酸脫氫酶(LDH),這個異常可能是卵巢癌早期。

癌抗原125(CA125)異常可能是女性的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前期。

角蛋白(CK)可能是肺癌、食道癌相關的癌症早期。

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異常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早期。

B)比如男性檢查的: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異常可能就是前列腺癌。

人體抑癌基因(P53)異常肯定有相關癌症病變。

這種雖然單個項目幾十塊,但是經不住項目多呀,所以全套的下來也上萬了。好處是在一般影像學觀察不到,但是能早早發現癌症動態,立即醫療深度檢查和干預。

3,怎麼體檢最合理

把癌症發生到癌症晚期排時間的話,假如按照3年來說,一般體檢檢查的癌症第三年,升級體檢檢查癌症的第二年,深度體檢檢查的癌症第一年。並且一般早早發現的治癒率很高的。

所以比較合理的方式有:

(1)經濟情況,經濟好的做深度定製體檢。

(2)年齡情況,根據該年齡高發和易發疾病,做針對體檢,尤其絕經後女性的生殖器官癌症。

(3)遺傳情況,家族中有相關癌症的,早早就開始檢查,最好檢查到分子學的腫瘤篩查水平上。

總的來說,體檢是能查出來的,題主的應該是最一般的檢查,不能發展癌症的早期很正常。加上癌症後期發展快,所以後面才發現。


90後聊基因


體檢能不能查出癌症?這是要看做的是哪種的體檢和具體的體檢項目的,體檢項目有很多類,比如常規的入學或招工體檢就比較簡單,是沒有針對腫瘤指標的檢查。



有針對中老年人的體檢,或者是特殊高發人群體檢項目會加上癌症指標篩查這一項,一般是腫瘤六項。

腫瘤六項就是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腫瘤抗原CA153、CA125、CA199、鐵蛋白。這六項都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是對於腫瘤比較敏感,在通過其他的檢查手段不能發現腫瘤的時候,腫瘤標誌物的數值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就可以輔助診斷癌症了,並且是通過血液檢測,檢測手段比較方便,易於接受,是比較適合作為體檢項目之一進行推廣的。

另外呢,一般的體檢項目還會包括肺部的x線檢查來看,肺部是否有明顯的腫塊的發生,還有腹部超聲,用來篩查腹部的肝膽胰脾腎是否有明顯佔位性的異常病變。

腫瘤六項雖然是針對腫瘤篩查的,不是癌症診斷的金指標

這幾種腫瘤標誌物如果出現異常,並不是一定代表癌症,例如甲胎蛋白AFP高於正常,可能是肝癌,也可能是最近酗酒。所以說腫瘤六項只是輔助診斷,不能確診是否有癌症的存在。腫瘤六項疾病上涵蓋了我國比較常見的幾種癌症,如果這個數值有明顯增高異常,提示可能有癌症,但是不是百分之百。

除此之外,腫瘤六項並不是針對單一的某種癌症的,例如癌胚抗原出現異常,可見於結腸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癌症,也可以見於肺癌、乳腺癌、胃癌以及轉移性肝癌等。

最後補充下,癌症的診斷,最準確的方式就是取病理進行活檢,這是百分之百準確的。


張浩醫生


體檢是可以查出癌症的!事實上很多早期癌症都是通過定期體檢而發現的。比如,肺癌、胃癌、肝癌、腸癌等等。但是,不同體檢中心,不同體檢內容,其發現"癌症"的"靈敏性"不同。

1. 比如,同樣是患有早期肺癌,你用胸片篩查和用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肯定不一樣!用64排CT和16排CT也不一樣!

不同醫院,不同醫生判讀影像結果也可能存在差異。為什麼老百姓喜歡到大醫院看專家?這是因為大醫院相對小醫院來說,通常設備更先進,專家教授們臨床經驗更豐富,更能針對病情給與最佳治療建議。

2. 能不能查出癌症,其實和體檢項目有關。比如,你想篩查消化道癌症,那麼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胃鏡和腸鏡。但是,我們知道,一般的體檢都沒有這兩個項目。再比如,發現鼻咽癌的最佳檢查是鼻咽鏡和頭顱的MRI(核磁共振),但是一般體檢是不會做這個檢查的。所以,別以為你想體檢什麼就做什麼,體檢項目同樣需要醫生建議。不聽醫生建議做的體檢那就是大海撈針,有的時候一點兒意義都沒有,該查的沒查,不該查的查了一堆。

3. 題主講,第一次體檢沒查出癌症來,後面診斷肺癌晚期。其實,這裡有一個關鍵信息沒有給到我們,那就是兩次檢查的間隔時間!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半年?一年?我在臨床上碰到進展最快的肺癌病人從體檢發現小結節到全身轉移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其實,大多時候雖然癌症是惡性的,但是進展也還不至於有這麼快。體檢如果發現你是癌症的高危人群,那麼就要縮短定期體檢的時間,密切關注病情進展。


骨科木匠劉醫生


體檢不可能檢查出、或排除所有的癌症,目前檢查手段是達不到的。可以檢查出所有癌症的宣傳都是騙人的,至少也是誇大宣傳,包括腫瘤標誌物男性全套、女性全套,真的全套不了,況且不要說腫瘤標誌物特異性、靈敏性大多都很差,一般就是提示、參考意義,解讀不好反而引起恐慌。


人體除了毛髮、指甲外任何組織、臟器都可能發生惡性腫瘤,常見的癌症大約有百種,就是最常見的前十種癌症也只佔到總髮病人數的70%左右,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系統等等都有可能發生惡性腫瘤。其每種惡性腫瘤不只發病原因有不同,其檢查方法也有各自針對性的手段,不可能完全通用,如肺臟檢查是X線片、CT片,食管、胃檢查用胃鏡,而結直腸檢查就得用腸鏡等等。所以沒有一種、或幾種檢查方法能完全覆蓋所有癌症。

經過長期的臨床研究總結以及某些癌症的生物學特性,有些癌症篩查有效性很高,也有成熟的篩查意見,如非小細胞肺癌用低劑量螺旋CT篩查,乳腺癌用X線片、超聲篩查,結直腸癌用腸鏡篩查,宮頸癌用塗片、HPV病毒檢查等。有些癌症篩查有效性相對比較高,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有些癌症篩查意義不大,如小細胞肺癌、膽囊癌、胰腺癌等等。

這麼多的檢查都要做一遍嗎?不說費錢,人都受不了,也根本不可能做到。那怎麼辦?首先弄清楚自己有沒有哪種癌症的高危因素,如家族史、癌症高發地域、某些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等,比如嗜煙者是不是要重視一下肺部檢查,嗜酒者要檢查一下食管吧?其次一些常見的、比較方便篩查的癌症,我們就抽點時間去做,比如肝炎患者,每半年需要1次甲胎蛋白AFP、肝臟超聲檢查,既是高危人群,檢查不復雜也不貴,就是得重視。

早發現、早治療是癌症預防第二道防線,如果有可能的話,同醫生溝通,聽從醫生的建議比較好。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體檢當然可以查出癌症!



舉個栗子吧,我同事的父親在2004年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當時就想來都來了,就在醫院做個胃鏡檢查吧,這一檢查不得了了,居然發現了中下段的食管癌,而且是原位癌!此外,還檢查出上腹部疼痛不適的症狀是由於慢性胃炎引起的。



那麼早期的食管癌還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我同事的父親這次體檢本身的目的也不是食管方面的疾病,卻意外的發現了這麼早期的食管癌,真是不幸中的萬幸!那還有啥好說的呢,趕緊手術唄!

於是當場就做了食管癌的根治手術,術後老人恢復比較好,到現在依然健健康康的!



所以,對於有癌症危險因素的人群定期體檢是最好的方法,定期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癌症,很多癌症都是體檢的時候,意外發現的。例如前列腺癌,胃癌,肺癌,肝癌等。現在人們生活條件是好了,說實話,也都沒有那麼的缺錢,每年花點錢在體檢上面還是值得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金色柳葉刀


目前來看呢,全民健康意識得到明顯的提升,健康體檢也成了一些人每年的例行檢查,健康體檢的好處在於可以在疾病的早期發現,對於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對於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癒率,減少因癌症導致的死亡率,這些體檢的好處是不用懷疑的。

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體檢時檢查結果正常,而後來也發現了肺癌晚期呢?我想可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 1、醫院可以檢查的項目非常多,考慮到經濟因素以及部分檢查還是有一定的創傷性,是不可能做完全面的體檢項目,所謂的全面也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制定體檢的項目,目前很多體檢機構或者醫院推出了體檢套餐,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套餐,這個時候其實建議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增加部分檢查項目。

  • 2、對於癌症的篩查,肺癌的篩查最可靠的檢查方式是胸部CT檢查,而胸片檢查能夠發現的腫瘤多屬於中晚期了。消化系統的腫瘤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最可靠的篩查方式是胃腸鏡檢查。

對於您,由於您父親有肺癌的病史,您在今後的健康體檢中,尤其需要重視肺癌的篩查,同時一定要戒菸,包括二手菸的吸入都要避免。
我是全科鮮醫生,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還行,請給我一個贊,您的支持也是我一直堅持的動力,歡迎大家轉發評論,謝謝!

急診科鮮醫生


平時的身體檢查,指的是平時的常規體檢吧?這種常規體檢能查出癌症嗎?答案是:有可能,但有太多的偶然性,多數屬無意發現。常規體檢主要是為了一般的健康體檢,比如量量身高體重,血壓,視力,聽力,醫生常查體,化驗大小便,抽血查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做做B超,拍個胸片啥的,基本不針對腫瘤,現在很多體檢機構說能查出癌症,指的是所謂的一套腫瘤標誌物,很多人一聽腫瘤標誌物,這應該可以查出腫瘤。其實沒有多少作用,還經常給大家增加不必要的煩惱,有的人查了這一套標誌物,會出現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指標升高,於是擔心得了癌症,背上思想負擔,焦糾結,寑食難安,做了進一步檢查沒問題,可這個指標還是高,怎麼解釋也放不下心來,真是有點“沒事找事”。而如果這一整套指標物全都正常,有的人就認為沒有得癌症,可以高枕無憂,也不會想著做其他檢查,於是反而因此耽誤事。

想要篩查癌症,不是靠這種常規的體檢,而要進行綜合評估(結合性別,年齡,職業,生活方式和習慣,家族史等),然後視情況有針對性安排檢查,比如,如果經評估屬於肺癌高危人群,則要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經評估為食管癌和胃癌高危人群,則要進行胃鏡篩查;超過50歲(現在建議提前到45歲)要考慮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高危人群更要提前……等等,這在以前的科普中反覆說過。


腫瘤專科醫生


正常來講常規的體檢項目是不包括查癌症的,但是你想要查怎麼辦模擬可以查以下項目,可以自行根據需要加項目,具體的自己看看吧!根據自己需要加項目尤其是年齡超過40的人群。

食管癌篩查的建議

如果您身處食管癌高發區。有臨床症狀,可採用食管拉網脫落細胞學或胃液隱血檢測兩種初篩技術,然後接受內鏡檢查,活檢組織學檢查,明確診斷。

胃癌篩查的建議

建議從以下4種選擇

 1.超微量胃液系列篩查法。

 2.血清或胃液內源性熒光光譜篩查法。

 3.新鮮胃粘膜細胞篩查法。

4.抗胃癌單克隆抗體 AH5篩查法。

大腸癌篩檢的建議:

如果你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並有具有以下2項及2項以上者:

①慢性便秘;

②粘液血便;

③慢性腹瀉;

④慢性闌尾炎;

⑤精神刺激史。

推薦以糞便隱血試驗結合1500px纖維腸鏡檢

肝癌篩查的建議

如果你有肝病的背景,即有慢性肝炎病史,或有 HBV感染證據,同時有肝癌家族史

方法:

肝癌篩查的方法包括甲胎蛋白檢測和實時超聲檢查。通常每半年1次

肺癌篩查的建議

如果您是40歲以上。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1)嚴重吸菸者,每日2O支以上;

  (2)有毒有害職業接觸史;

  (3)有癌症家族史;

(4)患慢性呼吸系統症狀者,咳痰帶血等。

方法

痰隱血檢查,痰 T抗原檢查,X線間接熒光攝影等方法,疑肺癌病例。6個月到1年篩查1次。

宮頸癌篩查的建議

所有35歲以上婦女定期(3年-5年)進行陰道脫落細胞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