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斯皮爾伯格的戰爭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大家不免被電影的情節所震撼,更有很多觀眾被感動的流下眼淚。在中國古代,也有一段訴說著兄弟情義,智勇雙全,將計就計,悲慘壯烈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很少了解這段歷史,今天就隨著小編的腳步,重新翻開這段悲壯歷史的篇章。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後漢書·耿弇列傳》和《名將傳》中,均記載了這次東漢軍隊跨越數千裡、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軍的行動,這次行動的主人公是範羌,他要拯救的便是大漢名將耿恭。

永平十八年,漢明帝去世,朝廷正是大喪之際,於是車師國趁亂再度反叛,與北匈奴一起圍攻駐守邊疆的耿恭部隊。剛剛上位的漢章帝接到求救信函已經是幾月以後了,並且對處理這類事情還不是很嫻熟,朝中大臣對此事也分為兩類,很多大臣決定放棄援救,因為就算軍隊到了西域,也不知當地情況如何,是否能救出活人,還不如修整以下等統一發兵,殲滅敵人。而以司徒鮑昱為代表的大臣還是堅決主張救援,他們慷慨激昂,一席發自肺腑的話感動了年輕的皇帝:大漢王朝 從來不寒英雄的心,即使這次救援註定失敗,也要向世人宣告 大漢王朝從來不會放棄為他戰鬥的勇士!皇帝派援兵去救援在水生火熱的國家英雄們。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耿恭部隊被襲擊後他鼓勵眾將士英勇抗敵,但是糧草與武器的缺失,使邊關將士心有餘而力不足。被困金蒲城後,耿恭為了減少傷亡,讓更多的將士活下來,冒險在大雨夜進行偷襲,雨夜視野不好,胡人分不清我方軍隊有多少人不敢輕易進攻,所以耿恭部隊成功突圍。耿恭為了解決將士的吃水問題,將部隊遷移到疏勒城,匈奴人很快看透耿恭意圖,又一次將耿恭部隊進行包圍。匈奴人不敢貿然進攻只能採取卑微的手段對漢軍進行威逼,他們堵住河流的上游,企圖渴死大漢士兵,疏勒城地區乾旱缺水,一年四季也不下雨,渴極了的士兵只能用布擠壓馬糞來取水。耿恭看到後別提心裡有多難受,他跪倒在地,拜天神保佑,奇蹟發生了,之前挖的井竟然冒出了甘泉,眾將士頓時喜極而泣,大家在水中盡情的哭著,笑著。這件事傳到匈奴人中,他們也很害怕,以為是天神保佑,所以有撤退的想法,但是還是不甘心,所以擴大包圍圈,想困死,大漢將士。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糧草捉襟見肘,,很多將士將護甲上的獸皮取下煮著吃,不少將士死去,但是掙扎在生命邊緣的大漢將士沒有任何人有投降的想法。匈奴單于下令,如果耿恭投降,不僅可以保證生命安全,還可以對他封官加侯,美女金銀無數。耿恭將信使放進來親自殺掉,然後將他烤熟來吃,徹底斷了勸降的念頭。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大漢的救援軍到了,進攻車師,斬殺三千八百人,俘虜三千人,車師投降。此時已經是冬季,天氣寒冷,救援軍不相信耿恭的部隊還有人活著,決定放棄救援,他們不想冒險前進,因為前方未知的危險太多了。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範羌此時站了出來,他相信耿恭還活著,他相信,大漢將士還活著,他懇請上級願意去尋找耿恭,上級無奈只好派給他兩千軍馬前往疏勒城。範羌沿北而行,中間遇到過一場大雪,經過很多困難才到達疏勒城。城中耿恭部隊已所剩無幾,半夜查看有軍隊至,還以為匈奴偷襲,所剩無幾的幾人準備和匈奴進行最後的廝殺。可是以外的是,城下的人說著漢語,他說他是範羌啊,他們是朝廷派來救援他們的,快快開門。兩支部隊相遇後,沒有什麼比這更激動的了,大家心裡只有兩個字——回家。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在回去的路上他們遇到了匈奴的追兵,到了玉門關時,耿恭部隊只剩十三人。著名畫家左國順的《十三將士歸玉門》講的就是這個歷史故事。

中國版的拯救大兵——範羌捨命救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

十三將士歸玉門

這場重情重義,熱血忠魂的救援行動就此拉下帷幕。

這場營救是那麼的雄偉壯闊,但是現在已經被世人所遺忘,很多歷史都是可歌可泣的,我們應該記住這些歷史,記住這些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