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別把自己看低一等,他人的優秀你也能做到

讓一個人承認自己存有自卑的心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沒有人會覺得自己瞧不起自己,更沒有人會覺得自己比別人更低一等。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天生帶有自卑的心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情。正是在自卑心理的驅動下,人們才能超越自我而一步步走向更優秀的狀態。阿德勒出版過一本名叫《超越自卑》的書,在他看來每個人其實都具有自卑情結,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源於自卑感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阿德勒認為,自卑感可以影響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每個人也都具有將自卑感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動力的能力。阿德勒寫出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從自卑心理中走出來,並在生活和事業上獲得成功。

相信自己,別把自己看低一等,他人的優秀你也能做到

能產生這一不同尋常的理念,起源於阿德勒的童年經歷:

阿德勒小時候的命運多,他的身體很虛弱,時時都在經受著死亡的考驗。阿德勒患有駝背,他總是覺得自己又醜又矮,並且樣樣都不如哥哥,所以他總是覺得自慚形穢,並因此而感覺不快樂。久而久之,阿德勒開始陷入自卑的陰影中無法自拔。後來他在五歲的時候,因為患上肺炎而差點喪命。阿德勒開始害怕,擔心自己一生都無法獲得夢想中的成功。所幸的是,在之後成長的過程中阿德勒很快就發現這樣的情緒似乎不能改變生活現狀。成功不會在抱怨中誕生,唯有付出實際的行動,才有可能使自己一點點地進步。

阿德物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有的人因為自己身心的問題而需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有的人見到他人的成功就整天自怨自艾,這都是自卑的心理在作祟。在他們的心目中,或許會認為自已能方不夠,又或許是因為低估了自身的智力、能力、形象等,還有的人喜歡用自己的短處和他人的長處做對比,結果總是一次次給自己造成無形的傷害,甚至從此變得不思進取,乃至於對整個人生都感到悲觀失望。生活中的自卑心理,通常都會導致失敗的人生。

但自卑並不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恰恰相反,合理的自卑因素正是促進一個人奮發努力的關鍵要素。在阿德勒的理論中,每個人的自卑都是可以超越的,關鍵在於要激發出人內心深處對超越自卑的潛在渴望,通過努力來補償自已在某方面的缺陷。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身殘志堅的人們,他們正是因為在某方面存在缺陷,所以才會迫切地想要在其他方面求得補償。這樣的例子古往今來不勝枚舉。一個剛剛投入新環境的人,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事情,通常都會選擇虛心向他人請教的姿態,以此促使自己更快地進人新的工作模式中。這正是微微的自卑心理在發揮作用。

相信自己,別把自己看低一等,他人的優秀你也能做到

面對新的工作,自身在經驗和知識上存在明顯的不足,但同時又能夠正確地認識到別人的長處和優點,懂得虛心向其他人請教,能以這樣的行為來超越心理的卑微感,這才是對自卑的超越。

自卑感是人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徵,只不過每個人的表現形式不一樣。如果想要做到超越自卑,必須要建立在對自我全面瞭解的基礎上,既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裡,同時又明白自己的優勢有哪些。唯獨可以正視自身的自卑感,承認自己與他人在對比時產生的現實差距,努力去發現問題的根源,才有可能在源頭上擊敗它,併成功地把自卑轉化成值得付出的自信心,從而獲得人生的成功。

相信自己,別把自己看低一等,他人的優秀你也能做到

在生活和工作中,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是謙遜的態度,但在行動上是沒有高矮區分的。命運只垂青於真正付出努力的那些人。不要把目光只放在自身的弱點上,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學著揚長避短,把對缺陷的遺憾轉化成前進的動力。當因為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的時候,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般灰暗。從自卑的心理中成長壯大出一份積極心態,才是最終創造人生輝煌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