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龍井和龍井寺

錢塘故事 | 他與龍井和龍井寺

現在杭州龍井的出名,是因為龍井茶。

你喝什麼?

我喝龍井。

那一個茶字,基本是省略掉了。龍井就是龍井茶的代名詞。

錢塘故事 | 他與龍井和龍井寺

其實,近千年前龍井就很出名,那是因為一位高僧和一座寺廟,還有那裡的山水風光。高僧是辯才法師,寺廟是龍井寺。辯才法師不但是一位高僧,而且是一位詩人,他與蘇軾、秦觀、黃庭堅等結為詩友,有詩唱和。又因為有蘇軾等詩人到訪龍井寺,還留下許多趣事,使得龍井名聲遠播。這些留待後文細說,此文單說辯才法師與龍井和龍井寺。

辯才法師對龍井的貢獻非常大,先來看看他為龍井寫的“形象推廣”——十首詩:

《龍井十題》

獅子峰

獨爾群山裡,人稱獅子峰;

無心自哮吼,顯晦煙雲中。

風篁嶺

風篁蔭修嶺,挺節含虛心;

悠悠往還客,孰不聆清音。

歸隱橋

謝講竺峰寺,歸隱新此橋;

院幽結林表,身老寄煙霄。

寂室

心寂寂自絕,此意焉思說;

寒雲散空庭,獨有月照雪。

照閣

高峰銜皎月,深壑瀉飛湍;

誰來白雲裡,與汝憑欄看。

吶齋

憶昔毗耶老,杜口有誰聽;

還聞寂寂裡,其辯過雷霆。

潮音堂

真說無所示,真聽無所聞;

海潮山外過,妙響入深雲。

薩陲石

巨石如掌平,兀然半青嶂;

欽哉昔道人,飼虎茲巖上。

衝泉

物外老餘生,泉發幽巖裡;

自可給瓶盂,不羨滄溟水。

龍井亭

虛亭亂石間,中有潛虯府;

澄湛源莫窮,旱歲為霖雨。

插播一小段:現在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因為看了某地的風光片、讀了某個故事、知道了哪個名人事蹟等,就想去那個場景看看。比如愛爾蘭的莫赫懸崖,就因為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其實莫赫懸崖很久以前就在,只是因為電影哈利波特的順便推廣,現在變成了特別熱門的觀光景點。

錢塘故事 | 他與龍井和龍井寺

回過來說龍井,儘管辯才法師描述的這些地、這些景,經歷了千年的變遷之後,有的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在當時,有多少人是因為讀了《龍井十題》而心生嚮往,走訪龍井?要不然,《龍井十題》也不會流傳到今天。因為辯才法師、因為《龍井十題》、因為龍井寺,引來了蘇軾等名流,才給後世留下了許多佳話和傳說。

辯才法師的《龍井十題》雖然是寫景,細細品讀,卻蘊含著禪意,與他出家人的身份十分契合。這就要說說辯才法師的身世了。

《鹹淳臨安志》卷七十有條目“元淨”

元淨

本姓徐,字無象,於潛人,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絛,八十一日乃滅,及師之終實八十有一歲。師生十歲出家,二十五賜紫衣及辯才號。知杭州呂溱請師住大悲寶閣居十年,沈文通治杭命住上天竺,乃以教易禪師鑿山增室,幾至萬礎,重樓傑閣,冠於浙西學者數倍。其故,詔名其院曰靈感觀音,居十七年還於潛。逾年復歸天竺清獻公趙抃與師為世外友,贊之曰:師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師歸道場光輝。復留,三年謝去,老於南山龍井之上。與僧熙仲會食,仲視師眉閒有光如熒,遽起攬之,得舍利,自是常有於其臥處得之者,及其將化召常所往來僧道潛告之曰,吾西方業成剋期而逝。門下侍郎蘇轍撰碑,翰林學士蘇軾書集賢校理,歐陽棐書額。

此段文字中除蘇軾、蘇轍兄弟之外,歐陽棐是歐陽修第三子,進士出身,做過多地知州,有文名。可見辯才法師結交文人學士之廣。

結合這段文字,綜合其他史料,我們可以大致知道辯才法師的身世:

辯才(1011—1091年),俗姓徐,名無象,法名元淨,於潛縣(今臨安於潛)人。他家樂善好施,經常幫助窮苦之人。相傳,在他出生的時候,有位外鄉客路過,說他家的房子裡有瑞氣上升,會出奇男子。剛生下來時,他的左肩上有肉隆起,形狀如同袈裟絛,八十一天後才消失,辯才法師正好是在八十一歲的時候圓寂。

辯才十歲的時候,父母親把他送到西菩山明智寺出家為僧,師從僧人法雨禪師。辯才天資聰穎,好學精進,博學強記。辯才十八歲離開西菩山明智寺,來到杭州上天竺寺,師從慈雲法師,學習天台教義,深得慈雲真傳,學行並進。慈雲圓寂後,又師從明智韶師,學《摩訶止觀》。在名師指點下,辯才道行漸高,行化東南,在吳越一帶很有名望。辯才法師二十五歲的時候,宋神宗聞其德行,特恩賜紫衣袈裟,並賜法號“辯才”。

此後,他代韶師講法長達十五年之久,住持大悲寶閣院前後又長達十年之久。嘉佑末年(1063年),杭州知州沈遘以上天竺寺住持智月法師之邀,聘請辯才法師入山住持,並上請朝廷,以教易禪,朝廷恩准,賜改寺名為“靈感觀音院”。吳越信眾解囊相助,辯才法師“開山闢地二十五尋”,“增廣殿宇”,“幾至萬礎”,且“殿皆重簷”,“重樓傑觀,冠於浙西”,前來求學的僧眾越來越多,上天竺因此而成為杭州名剎。辯才法師在上天竺住持法席十七年。

錢塘故事 | 他與龍井和龍井寺

元豐二年(1079年),年屆古稀的辯才法師從上天竺退居南山龍井壽聖院。北宋乾祐二年(949),當地百姓募緣在此建報國看經院,熙寧(1068-1077年)中改稱壽聖院,即龍井寺。由於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僅存“蔽屋數楹”,辯才法師“策杖獨往”,“以茅竹自覆”。辯才修葺屋宇,寺院得到振興,最後圓寂於此。他曾開山種茶,被後人尊為“龍井茶鼻祖”。

錢塘故事 | 他與龍井和龍井寺

元豐六年(1083年)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師到龍井壽聖院辯才法師住所方圓庵拜會辯才法師,二人講經說法,談古論經,十分投機。為此,守一寫了《龍井山方圓庵記》一文,以示紀念,並請米芾書碑刻石,留下一段佳話,可惜石碑早已無跡可尋。

乾隆皇帝(清高宗弘曆)曾四次遊歷龍井,效仿辯才法師寫了《龍井八景》組詩:過溪亭、滌心沼、一片雲、風篁嶺、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這裡各選一首:

過溪亭

行雲流水視遷留,奚問虎溪過與不。

一笑詩吟杜子美,墨名儒行足風流。

滌心沼

辨才歸老開精舍,沼水曾臨蘇與秦。

卻是清波無芥蒂,滌乎抑否聽伊人。

一片雲

片石玲瓏號片雲,英英常自蔚氤氳。

龍泓本自顛翁碣,馨折宜應於此君。

鳳篁嶺

靈石峰西翠嶺岑,蒼莨萬個戈風森。

世間官徵安能譜,此是雲山詔頀音。

方圓庵

方圓庵是辨才跡,葺築曾經聞啟祥。

今日重看新舊址,有為一切幻誰常。

龍泓澗

鳳凰嶺上龍泓澗,噴沫成池貯碧流。

飛作瀑泉靈作雨,攻祈那待法師投。

神運石

移來不及五丁穿,峭茜亭亭一朵蓮。

聞說鐵牌同出井,依稀辨得赤烏年。

翠峰閣

平陵小閣切青宵,縱目因之意興遙。

頗怪吳人費疏剔,翠峰今古祗高標。

不管詩寫得咋樣,也算有心了。

2005年,龍井寺修復,以弘揚龍井茶文化為宗旨,以山澗、清泉、奇石及石刻藝術為景觀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