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狗成為我們的朋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人們愛狗,又總以為自己很瞭解狗,狗也很瞭解自己。幾乎所有的養狗者都會誇耀自己的狗如何聽話、如何懂事,然而,今天小編要告訴這些愛狗者,你們其實並沒有懂得狗的語言。快來看看這篇文章會對你有好處。

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一、如何讓狗狗聽懂你的語言?

當狗看見你就將尾巴上翹並彎向背部時,你認為狗在向你表示什麼意思呢?大概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在向自己表示友好和善意。其實,你錯了,此時你的愛犬正想告訴你,它願意不惜一切為你效勞。當它看到你只是接受你想當然的“友好表示”,它心裡一定在想,“我這個主人難怪兩條腿走路,他太笨了”。

當狗看見你就將尾巴下垂並左右稍許晃動…時,你一定以為它還是向你表示友好,你又錯了。這時,它想告訴你的是,“我感覺不太舒服”。此時,由於你錯誤地理解了它的意思,沒有做出相應的表示,它心中又在想,“這些兩條腿走路的怪物就是自私,只顧自己不幫我們”。而當狗將尾巴左右大幅晃動時,這次它才確實一切都好,沒有不舒服,只是想告訴你,它喜歡你。你可不要刻舟求劍,從前一問題得到教訓,反以為它不舒服了。

你懂它為什麼舔你嗎?大概也未必。狗的這種動作不是來顯示那些我們通過撫摸和接吻等所要表達的情意,而是想引起你對某些事的注意,比如它餓了,想吃些東西,這大致相當於我們嬰兒的某種哭聲。說到人的哭聲就又想到狗的叫聲。當一條生狗向你吼叫,有時它確實對你表示敵意或警惕之心,有的時候它不過是朝你笑呢怕。

狗的智商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高,能夠理解我們的二十多個單詞和一些形體語言,相當於一個兩歲嬰兒的水平,我們固然不應對狗的智商期望過高,但也不應低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學會理解狗的語言,不然不僅你不能滿足愛狗需求,而且你的愛狗嘴裡也許不說,心中想的卻是“我的主人真傻”。

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飼養狗類寵物的人也越來越多。初養者要對狗的起源和天性等方面有所瞭解,便於更好的接受和訓練你的愛狗。

二、為什麼狗狗能夠輕而易舉被你馴服?

狗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它的發源地在哪裡?是何時由狼演變而成的?這種演變的過程和原因是什麼?狗在地球上又是怎麼遷徙、發展的?這也是在難度上可與金字塔相媲美的一個大謎團。普遍接受的理論是,狗是在大約一萬年前從某個犬科動物中分離出來的,這些說法都預示著狗是由狼進化的。

在與我們共同生活的時間裡,感覺敏銳的狗兒已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來定位;也就是它們清楚的知道:哪些人只不過是自己的玩伴罷了。於是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狗兒對於某些人的命令非常服從,對某些人又是愛理不理,而之所以會有這種結果,就是家中每個人與狗相處的方式及管教的態度皆不相同所導致。

瞭解狗兒群居的原始本性,我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狗之所以容易接受訓練,就是因為它保有在族群中服從領袖的天性。因為貓是獨居的動物,自主性強,故難以訓練)。狗在家裡面的地位,是由家中每個人對它的期望、態度及相處方式所共同決定的。要教狗能夠服從命令,先決的條件,就是先讓自己成為狗的好朋友。

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三、規範養犬,人人有責

養狗是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後人們的需求,盲目禁養或曾經發生在一些地方的運動式“打狗”顯然不是良策,“一禁了之”往往難以治本相關職能部門應強化對城市養狗行為的管理,當務之急是要制定完善的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讓養狗者形成自律。

針對日常遛狗行為,應規定主人必須攜帶糞便汙物“收存袋”隨時收集處理糞尿。為犬繫上繩子,有的國家對牽狗繩長度都有具體規定,多數為 1.5 米以內,防止其亂跑傷人。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開闢專門的遛狗場所或劃出特定遛狗區域、路線,實現人性化管理。

要解決飼養寵物犬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首先“養狗族”應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遵守公德。

人與狗的衝突與和諧,其實只差“一根繩”的距離,即養狗人能不能守規矩。正是因為一些人不守規矩,聽任自己的狗與他人“親密接觸”,才最終引發種種糾紛、矛盾和衝突。而其中,守規矩的人多數情況下處於被剝奪的、被傷害的地位——這是一種極不正常、必須得到糾正和治理的現象。

如果養狗人只享受養狗之樂,卻無視城市管理規定和他人正當利益,意味著不養狗的人和遵守規矩養狗的人會無故蒙受小區綠化遭到狗踐踏所產生的損失,經常忍受小區道路被狗糞汙染的磨難,遭受一隻或多隻大中小號狗突然撲向身邊的驚嚇,還必須直面自己與家人被狗咬傷甚至咬死的風險。

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更為悲催的是,無論在道德上還是在法律上,不守規矩養狗的人與不養狗的人始終處於一種不平等的地位——面對擅長無理取鬧,缺乏公共意識和法律意識是狗主人,不養狗的人即使利益受到侵害,也總是在事實上處於一種“不佔理”的弱勢地位,無辜又無奈。

例如,在不守規矩的養狗人眼裡,狗是我家的心肝寶貝,在咬人事實發生之前,狗與人的地位是平等的,甚至比人還懂事。“我家的狗不咬人”,言下之意,作為一個正常人,卻害怕一條善良的狗,是不應該的,是矯情的,是毫無道理的,甚至是錯誤的。而一旦狗把人咬傷了,狗主人立即換上另一種說辭:狗就是狗,是動物,是畜生,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凡是狗沒有不咬人的,你是人,不應該和狗一般見識?

不惹事的狗是可愛的,惹了事的狗也是無辜的。為避免一條好狗變成環境的破壞者、人際糾紛的製造者,甚至傷人殺人的“兇器”,實現狗與人、人狗與環境的和諧,管住養狗人最為關鍵。鏟屎官們,看完你們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