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餘華,先鋒派代表作家之一,善於用淋漓的鮮血揭露人性,其寫作手法在《許三觀賣血記》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人性是複雜了,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就如你養育了11年的兒子,卻突然發現他不是自己親生的,面對血緣的糾結和朝夕相處產生的親情,你會如何選擇呢?

《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

01

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講述了主人公許三觀和許玉蘭結婚,生下了許一樂、許二樂、許三樂三個兒子,日子過的雖然清苦但卻很幸福。隨著許一樂的長大,街坊鄰居都說許一樂不像許三觀,而像妻子的前男友何小勇,由此許三觀也起了疑心,在審問之下,妻子才招認,在她回孃家的時候,禁不住何小勇的強迫,半推半就成就了好事。於是許三觀心中便有了陰影,在家中排斥許一樂,攆許一樂去找他的親生父親何小勇,此時的何小勇也已經結婚,對突然多出來的兒子並不認賬。

《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許三觀的三個兒子

此時的許一樂,已經和許三觀朝夕相處11年了,出了外貌,行為方式及處事風格與許三觀特別相似。在那個飢寒交迫的年代,妻兒已經喝了57天的玉米粥了,許三觀利用自己的“法寶”去賣血,用錢讓孩子吃頓好的。但是將許一樂排除在外,因為許一樂不是自己的孩子,許三觀給了他0.5元讓他去買烤紅薯吃,而帶著妻子和其他兩個兒子去勝利飯店吃麵條了,在當時來說1.7元的麵條是最好的美味,被排除在外的許一樂離家出走了。

《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許三觀的心傷

許三觀心中有氣,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卻不是自己的,而何小勇卻沒有養活許一樂一天,確實無法改變的親爹,自己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後爹。但是面對許一樂的離家出走,許三觀心中有急有氣有無奈,11年朝夕相處形成的親情,能因一句不是親生的就隔斷嗎?找到委屈的許一樂後,許三觀帶著他也去勝利飯店吃了麵條。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許一樂患了嚴重的肝炎,必須去上海救治,否則就有生命危險,於是許三觀借了親戚朋友的錢,讓妻子帶著一樂先去上海,他一路賣血湊錢隨後趕到,給一樂治病。他一路在6個地方上岸賣血,一路賣血到了上海,治好了許一樂的病。不是親生的血緣陰影終究沒有抵擋住朝夕相處產生的濃厚親情。

《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血緣陰影沒有抵擋住朝夕相處的親情

02

在譚以牧的小說《如果歲月可回頭》中主人公黃九恆同樣遇到了養育11年的女兒,在一次意外中發現不是自己親生的。想愛但是不是親生的陰影一直折磨著自己,不想愛,但是朝夕相處,愛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痛苦的糾結使他只能選擇逃離。但是逃離之後,每天晚上都想可愛的女兒,儘管不是自己親生的,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最終無法忍受思念的折磨,迴歸了家庭。但是身處國外已經結婚並有3個孩子的親生父親常哲回國奪走了黃小蕾的撫養權,此時妻子林響已經意外去世。黃九恆只能每天沒對滿牆女兒成長過程中的照片,回憶曾經的美好,思念女兒。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賺錢去美國看女兒,或者讓女兒放假回國看望自己。血緣關係的陰影沒有抵擋住朝夕相處產生的濃厚親情。

《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黃九恆思念女兒

03

血緣關係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能夠讓人產生一種特別的感情。同時感情更是一種奇妙的東西,一旦產生,就會覆水難收後,特別是這種朝夕相處的父女和父子之間的感情。在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中》吳莫西(以前叫楊百善,後來詹教父改為楊莫西,後入贅吳香香家,改名為吳莫西)丟了巧玲(是妻子吳香香和前夫所生),回想起以前和巧玲相處的點點滴滴,內心痛苦不已,比以前自己做豆腐、殺豬、在染布坊學徒,劈竹子,沿街挑水所受的苦加起來,都沒有丟了巧玲心裡苦的萬分之一。這種雖然沒有血緣超越血緣的父女之間濃濃的感情令人動容。

《許三觀賣血記》:養育11年的兒子,卻不是親生的,你會如何做?

吳莫西的痛苦

男女授受不親,很多人都因此批判孔聖人,但是卻不瞭解當時的提出的社會背景。在當時為了保證血緣關係的純真,當女子生第一胎都是要被殺掉的,為了避免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孔子從根本上提出瞭解決方案,那就是男女授受不親,也就出現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現象。但是隨著社會的開放,許三觀和黃九恆這樣的悲劇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餘華揭露的人性,就是現在社會的痛點,人們面臨的無奈,人性如此,我們應該學會面對,事實證明,血緣關係的糾結是無法抵禦朝夕相處產生的深厚的親情的,與其糾結不如坦然面對,不僅孩子是無辜的,而且你也沒有辦法割捨對孩子的感情,與其互相折磨,不如彼此成全。如果傷害孩子作為懲罰對方錯誤的手段,那麼最終懲罰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