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如何看待: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商學如何看待: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每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選擇,而選擇會讓人得到很多,同時被拋棄的那個選項,又會讓人失去很多。而你所承擔的最大的選擇後果,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在商學裡面,機會成本是這樣定義的: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換句話說,你有2個女人可以選擇結婚,你選擇了A,那麼B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個人都要面臨很多的選擇,特別是一些比較關鍵的時刻,一個選擇可能就會讓我們的人生髮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你高考完後,選擇出國留學還是選擇在國內上大學,在國內上大學你的分數僅能讀個985,而到國外你可以上一個全球排名差不多的大學,差別就在於可以選擇的專業不一樣,也許你權衡很久之後選擇了出國,若干年後,成為某外資企業的骨幹。與你同時段的同學,則選擇了留在了國內,相較之下,也許你的選擇更加明智。


商學如何看待: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該怎麼選擇?


其實,在古代,機會成本就已經存在。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上面這篇文章出自孟子《魚我所欲也》,文章很生動的運用了魚和熊掌的選擇,來比喻我們在面對一些抉擇時的心態,你選擇了魚,那麼熊掌就是你的機會成本,你選擇了熊掌,那麼魚就是你的機會成本,這些選項都是你必然要做出的決定。

面對選擇,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把所需要承擔的機會成本降到最低呢?

凡事三思而後行,記住幾個原則:

1、絕對不在酒後做選擇;

2、絕對不在心情躁動時做選擇;

3、凡事思考結果,要有閉環思維,所謂閉環,就是把整個事情想透徹,既要顧頭也要顧尾;

4、不盲目,保持冷靜和理性;



往期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